急求大学物理实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的实验报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0:0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9:53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实验报告如下: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力敏传感器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液体表面的性质,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二、【实验原理】
液体具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的趋势,好像液体表面是一张拉紧了的橡皮膜一样。这种沿着表面的、收缩液面的力称之为表面张力。
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的常用方法:拉脱法、毛细管升高法和液滴测重法等,此试验中采用了拉脱法。
假如在液体中浸入一块薄钢片,则钢片表面附近的液面将高于其它处,如图1所示。
由于液面收缩而产生的沿切线方向的力Ft称之为表面张力,角φ称之为接触角。
当缓缓拉出钢片时,接触角φ逐渐的减小而趋于零,因此Ft方向垂直向下。在钢片脱离液体前诸力平衡的条件为F = mg + Ft (1)。
其中F是将薄钢片拉出液面的时所施加的外力,mg为薄钢片和它所沾附的液体的总重量。
表面张力Ft与接触面的周长2(l+d)成正比,故有Ft = 2σ(l+d),式中比例系数σ称之为表面张力系数,数值上等于作用在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上的力。
将Ft代入式(1)中得δ=F-mg/2(1+d ) (2)。
当用环形丝代替薄钢片做此实验时,设环的内外直径为D1、D2,当它从液面拉脱瞬间传感器受到的拉力差f = F–mg =π(D1+D2)σ,此时 δ=F/π(D^1+D^2 ) (3)。
只要测出力f和环的内外直径,将它们代入式(3),即可算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σ。
式中各量的单位统一为国际单位。
三、【实验步骤】
(1) 开机预热。
(2) 清洗玻璃器皿和吊环。
(3) 在玻璃器皿内放入被测液体并安放在升降台上。
(4) 将砝码盘挂在力敏传感器上,对力敏传感器定标。
(5) 挂上吊环,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当环下沿全部浸入液体内时,转动升降台的螺帽,使液面往下降。
记下吊环拉断液面瞬间时的电压表的读数U1,拉断后瞬间电压表的读数U2。则f=(U1-U2)/B
扩展资料:
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有:DH4607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力敏传感器;0.0005kg砝码(7个) ;镊子;砝码盘;圆形吊环;玻璃皿。
实验采用的拉脱法是直接测定法,通常采用物体的弹性形变(伸长或扭转)来量度力的大小。
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所处的环境跟液体内部的分子不同。液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四周都被同类的其他分子所包围,他所受到的周围分子合力为零。
由于液体上方的气象层的分子很少,表层内每一个分子受到的向上的引力比向下的引力小,合力不为零。
这个力垂直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所以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体内部的倾向,并使得液体表面自然收缩,直到处于动态平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9:54
[实验目的]
1.用拉脱法测量室温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2.学习力敏传感器的定标方法
[实验原理]
测量一个已知周长的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面脱离时需要的力,求得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方法称为拉脱法.若金属片为环状吊片时,考虑一级近似,可以认为脱离力为表面张力系数乘上脱离表面的周长,即
F=α·π(D1十D2 ) (1)
式中,F为脱离力,D1,D2分别为圆环的外径和内径,α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由弹性梁和贴在梁上的传感器芯片组成,其中芯片由四个硅扩散电阻集成一个非平衡电桥,当外界压力作用于金属梁时,在压力作用下,电桥失去平衡,此时将有电压信号输出,输出电压大小与所加外力成正此,即
△U=KF (2)
式中,F为外力的大小,K为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U为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大小。
[实验装置] 图14-1为实验装置图,其中,液体表面张力测定仪包括硅扩散电阻非平衡电桥的电源和测量电桥失去平衡时输出电压大小的数字电压表.其他装置包括铁架台,微调升降台,装有力敏传感器的固定杆,盛液体的玻璃皿和圆环形吊片,实验证明,当环的直径在3cm附近而液体和金属环接触的接触角近似为零时.运用公式(1)测量各种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的结果较为正确。 图14-1 液体表面张力测定装置
[实验内容]
一、必做部分
1.力敏传感器的定标
每个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都有所不同,在实验前,应先将其定标,步骤如下:打开仪器地电源开关,将仪器预热。
(1)在传感器梁端头小钩中,挂上砝码盘,调节电子组合仪上的补偿电压旋钮,使数字电压表显示为零。
(2)在砝码盘上分别如0.5g、1.0g、1.5g、2.0g、2.5g、3.0g等质量的砝码,记录相应这些砝码力F作用下,数字电压表的读数值U.(4)用最小二乘法作直线拟合,求出传感器灵敏度K.
2、 环的测量与清洁
(1)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圆环的外径D1和内径D2 (关于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请阅实验1)
(2)环的表面状况与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关系,实验前应将金属环状吊片在NaOH溶液中浸泡20-30秒,然后用净水洗净。
3、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1)将金属环状吊片挂在传感器的小钩上,调节升降台,将液体升至靠近环片的下沿,观察环状吊片下沿与待测液面是否平行,如果不平行,将金属环状片取下后,调节吊片上的细丝,使吊片与待测液面平行。
(2)调节容器下的升降台,使其渐渐上升,将环片的下沿部分全部浸没于待测液体,然后反向调节升降台,使液面逐渐下降,这时,金属环片和液面间形成一环形液膜,继续下降液面,测出环形液膜即将拉断前一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U1和液膜拉断后一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U2。
△U=U1-U2
(3)将实验数据代人公式(2)和(1),求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二、选做部分
测出其他待测液体,如酒精、乙醚、丙酮等在不同浓泄劲时的表面张力系数
=。= 我也是川大的,其实到那实验室,有准备好的资料给你抄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9:54
http://pec.nankai.e.cn/files/%E7%94%A8%E7%84%A6%E5%88%A9%E6%B0%8F%E7%A7%A4%E6%B5%8B%E5%AE%9A%E6%B6%B2%E4%BD%93%E7%9A%84%E8%A1%A8%E9%9D%A2%E5%BC%A0%E5%8A%9B%E7%B3%BB%E6%95%B0.doc
南开大学实验室的实验报告。
急求大学物理实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的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实验报告如下:一、【实验目的】(1) 掌握力敏传感器的原理和方法。(2) 了解液体表面的性质,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二、【实验原理】液体具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的趋势,好像液体表面是一张拉紧了的橡皮膜一样。这种沿着表面的、收缩液面的力称之为表面张力。测量表面张力系数...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最大泡压法是一种测定溶液表面张力的方法,溶液的表面张力σ是强度因子,是物质的重要特性之一,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有一定的数值。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有多种,在科研和教学上常采用的有:毛细管上升法、最大泡压法、滴重或滴体积法、拉脱法等。其中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
本实验用气泡最大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其仪器装置如图: 恒温套管;2)毛细管(r在0.15~0.2mm);3)U型压力计(内装水);4)分液漏斗;5)吸滤瓶;6)连接橡皮管。 Δp=2γ/R (4) 式中,Δp为附加压力;γ为表面张力;R为气泡的曲率半径。最大气泡压力法是大学物理化学实验中测定...
大学物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实验思考题
金属环在液体表面受力平衡:浮力+2环周长的液体表面张力=重力 当不水平时,表面张力线长小于2环周长,则可能无法形成平衡,沉入水中。若在上方,无气泡溢出,若在液面下方,气泡必须克服液体的压力才能逸出,是测量值偏大。当毛细管液面上受到的压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气泡的附加压力时,气泡就会从毛细管口逸出...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影响实验准确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起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a值误差的主要原因:1.定标时砝码盘摇晃,会使传感器受到大于砝码盘(含砝码)重力的力的作用,这会导致 测得的电压值偏大,致使定标获得的k过大,导致最后求得的结果偏小;2. 如果吊环不水平,则会导致水面在下降过程中,水膜并不是同时破裂,实际作用于吊环的水膜长度只...
大学物理实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如何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测的硅...
物理实验的话= =其实老师不会那么认真看报告的,你把式子写出来,用excel画图直接可以获得最小二乘法的线性相关系数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
其中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且不需要测定接触角 θ 和液体密度 ρ ,因而是大学物理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测定表面张力时,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这样是为了数据处理方便。如果做不到相切,每次实验毛细管浸没的深度应保持一致。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仪时,要从浓度低到...
大学物理实验中,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时(拉脱法),为什么液膜是提供两...
两边的表面张力平衡,表面张力是使液面试图收缩的力。
什么叫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是沿着表面趋于收缩的应力,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是表征液体这一性 质的常数.单位长度液膜上的表面张力的大小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拉脱法由于操作简单,是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常用方法,但在准确度、灵敏度、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旨在对大学物理实验中拉脱法的实验的操作和结果的分析,与其他方法进行...
在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中,测量前为什么要对整机预热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大小,测量前对整机预热是为了营造一个恒温的环境,减少因局部存在温差导致误差,避免给张力系数求解带来困难。 半途不弃 | 发布于2011-11-17 举报| 评论 2 1 对整机预热,可以使机器的电流稳定,减少实验误差!(个人想法) 热心网友| 发布于2011-11-14 举报| 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