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23: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5:00
面具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并不陌生,许多影视剧中都有。面具最开始可能是用来震慑敌人的,古代武将在上战场时,有些就会戴面具,比如著名的美男子兰陵王高长恭,北宋号称“面涅将军”的名将狄青,抗金名将扈再兴等等,无不如此。
面具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现在考古发现,在今天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中,还出现了一种黄金面具,属于商朝时期,距今超过3000年。
与我们今天见到的面具所不同的是,这个黄金面具金皮捶拓而成,大小、造型和铜头像面部特征相同,耳部、鼻子极大,眼和眉部都镂空,制作精致,看起来十分威严,似乎是权威与神圣的象征。
黄金面具的作用是什么呢?
四川,古称蜀。蜀本意是葵中蚕的意思,因为当地人善于养蚕自供自给,所以蚕在当地有着很高地位,人们遂以蜀名之。后来蚕被神化,出现了蚕神,蚕神被人化,又出现了蜀王蚕丛、鱼凫等人。
李白在《蜀道难》中所说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指的就是开发四川的古蜀王。
蜀字上部是个竖过来的“目”字,所以在一些典籍记载,蜀王蚕丛的眼睛是纵目。
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华阳国志 蜀志》
三星堆遗址曾出土一个纵目面具,眼睛突出16厘米,耳朵阔大外张,十分夸张,很多人认为是蜀王蚕丛。
这件黄金面具,很有可能也是祭祀古蜀王(蚕神)所用。它们都制作成双眼镂空、嘴部微张的样子,很可能是为了突出其面部光辉,也可能含有让蚕神观看祭祀场景并与司祭者“密语交谈”的含义。蜀地人通过祭祀面具,达到祭祀祖先的目的。
其实,不管是纵目也罢,镂空也罢,目的都是为了突出眼睛。
巴蜀之地,四面山中间地,像一个盆,所以号称盆地,突出眼睛很有可能是表达了当时人们想要走出去看看,了解更多未知世界的心理。所以,在当地有眼睛崇拜,出土的文物中也有许多眼睛一样的东西,称之为眼形器。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
商朝黄金制品极少,三星堆出土的黄金面具、手杖等在整个商朝都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有专家认为,黄金面具很有可能是外国从缅甸、云南经蜀道传入中国,又经过蜀地人改造形成的。但更多的专家持否认态度,毕竟两地相差太远,而且面具风格大不一样,不太可能是外国传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