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0:5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9:12
相信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即使脾气再好的家长有的遇到一些孩子犯了不可理喻的错误时还是会忍不住打孩子,更别提那些没办法控制自己脾气的暴躁父母了。
之前就有人提倡“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孩子时他们的这几种反应可是在长大后有很大的区别。
第一种:默默忍受,忍气吞声。
相关区别,关于性格:
很多孩子在被打的时候都会现在不吭声,同时也不求饶,就这么随着家长打到够。这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懦弱和自卑的性格,同时也在向家长发出一种危险的信号。
当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在心里默默的产生仇恨和憎恶的情绪,会等着有一天能够找机会对施暴者进行报复回去。很容易让孩子的心理变得阴暗晦涩。
关于行动上:
因为从小经常被家长打,所以他们面对外人总是胆小和害怕,同时在做事上面也会显得非常的小心翼翼,还总是一昧的忍让和退缩,成为最容易受欺负的对象。
第二种:和家长还手,打不过的话就求饶
有不少皮孩子其实犯错是比较多的,可能会形成一些先还手后求饶的表现。
相关区别,关于性格:
这类的孩子性格是比较开朗和活泼的,因为知道自己被打了但是还能够和家长“你来我往”,还是比较乐观的。
长大后这类的孩子不会特别的调皮,往往会相对来说变得比较的稳重和负责。
关于行动上:
这类的孩子如果在家习惯了和家长互搏的话,那么如果之后在校园里接受暴力行为他们也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去解决,也就是大家传统的“以暴制暴”。长大之后做事也会比较的雷厉风行,大方迅猛一点。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到底正不正确呢?当然不。
这个观点其实是之前我国孩子处于封建社会的情况下提出的,这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采用这种极端的方法去进行对孩子的教育。
但是如果演变至今还有家长延续的话,那当然是错误的。
1:经常打孩子是家长自私的表现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有的时候家长因为生气而要打孩子但是其中让家长生气的原因并不是全都在孩子身上。
现在很多家长会出现一种迁怒的现象。在一天的工作不顺或者是遇到什么事情之后就会在孩子一点小小的举动怒火一点就着。用打孩子来当做发泄情绪的工具,这不是自私的表现是什么?
曾经遇到过一个被家暴的小孩,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是能看的,都是淤青和伤口,但是她一个女孩成绩优异也很乖巧,根本没做出什么坏事,被打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妈妈只要一打麻将输钱就会使劲的抽孩子用她来撒气。
边打还边骂她就是个丧门星和丢财虫。孩子这个人都被她打得快精神恍惚了。
2:打孩子对孩子没有促进作用
很多家长会觉得打了孩子他们就会听话了他们就会好好学习了,但是这是真的吗?
并不,打了孩子之后如果逆反心理严重的孩子只会变得更加的叛逆,即使是没有反抗的还是他们的屈服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害怕疼,害怕父母继续打下去的感受,所以打孩子并没有对他们起到什么推动作用,更多的是让他们身心受到伤害。
如果父母真正的想让孩子变好的话,绝对不会用打孩子来教育他们。
沟通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因为家长会打孩子,首先就是因为一些不明不白的原因导致彼此产生了误会。孩子犯错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也分大错和小错,可以避免的,可以改正的错误。
如果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就已经给孩子定了“死罪”,那是一种不明智的表现。
事实证明,受到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出现打孩子的概率就越小。因为他们懂得用沟通去和孩子化解一些不必要产生的矛盾。
所以现在的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摒弃一些糟粕老旧不合时宜的传统教育观点,教育孩子的方式其实是有很多种的,打并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想要把孩子教育得更好,还得靠父母们自行的去摸索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才能把优秀发展最大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9:12
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一声不吭的孩子会更有忍耐力,目光也会更加长远,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还手的孩子目光会比较短浅,并不会有很大的作为。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9:13
这两种孩子在性格方面是不一样的,这种一声不吭的人在以后很容易遭受别人的欺负,那种还手的孩子证明他们非常的有主见,不会让自己受委屈。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9:13
一声不吭的娃,长大以后性格可能会更加的孤僻,自卑懦弱,不善与人交际,还手的孩子性格会更加的果断坚决。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9:14
被打时一声不吭孩子长大后忍耐性比较好,还手的孩子长大后会顶撞父母,但不管怎么说打孩子都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