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作品谈谈20世纪80年代台湾散文的特点。1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4 18:0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1 17:41
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散文既继承了传统散文的元素,又融入了新时代的特点和个性。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特点:
1. 强烈的个人色彩:80年代的台湾散文充满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和情感,表现出浓厚的个人色彩。例如,许达然的散文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远方的向往,这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表达。
2. 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80年代的台湾散文对于社会现象的剖析和批判也体现出了新时代的特点。例如,朱秀娟的散文《吃蟹记》中,她以蟹为象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3.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80年代的台湾散文也表现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例如,李敖的《人与自然》中,他以幽默风趣的笔触,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回归自然的生存方式。
4.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80年代的台湾正处于全球化的浪潮中,因此,散文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作家在作品中引入了西方的哲学观、文化观,使得台湾散文在主题、技巧、语言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5. 形式多样:80年代的台湾散文在形式上也非常自由,不受传统文体的*,表现出一种兼收并蓄的特点。例如,王鼎钧的《四十年散文选》就包含了多种不同的文体和风格。
总的来说,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散文既继承了传统散文的精髓,又融入了新时代的特点和个性,展现出一种全新的风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1 17:42
当代韩国的中国文学研究
韩国的中国学研究领域极为广泛,涉及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民俗、教育、艺术等人文和社会科学各学科。随着时代的变迁,韩国的中国学研究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代韩国的中国学研究取得了累累的硕果,特别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成就更为显著。据统计,目前在韩国从事中国学研究的人员有1271名。①而从事中国文学、语言学和中韩比较文学的专业人员就有700余名。②单看这些数字,就足够令人吃惊的。其实,韩国有这么多中国学研究者,也是在情理之中。这是因为韩国是中国的近邻,自古以来仰慕中国文化,又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因此,韩国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的人就很多,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也相应较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的中国文学研究成果显著。虽因条件所限,无法确切统计韩国出版的有关中国文学和文化方面的教材与专著,但通过笔者所做“韩国中国学人物数据库”的课题,就发现这些研究者的论著是少则几篇(部)、几十篇(部),多则上百篇(部),由此可推断其相关研究成果的丰硕程度。本文试图重点考察当代韩国的中国文学研究状况。
一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1910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朝鲜半岛,在剥夺朝鲜人民种种权利的同时,也扼杀了朝鲜民族的传统文化。于是在这一时期,汉学传统也遭到几乎灭绝的灾难。尽管1926年京城帝国大学(今国立汉城大学前身)创建后设有中国文学专业,但是1945年之前,韩国有关中国文学的专著或论文极少。在韩国学术界,车相辕、车柱环和张基槿于1958年出版了《中国文学史》,这是一本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专著。迄今为止,先后撰写过《中国文学史》的有车相辕、文璇奎、金学主、许世旭、丁范镇、河正玉等中国文学专家。其中,许世旭教授的学术成就尤其引人注目。作为韩国著名的中国学家,许世旭先生通过研究汉文学,进行汉语诗歌、散文创作,为中韩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表彰他的成就,中国现代文学馆特别设立了“许世旭文库”。2004年5月16日,许世旭文库开库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截至目前,该文学馆共有85座文库,其中有4座为海外中国学家而设立的,许世旭就是其中之一。③
韩国是汉学传统十分深厚的国家之一,因而中国古典文学一直是韩国中国学界研究的重点,特别是中国的古典诗歌研究,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柳晟俊的《中国王维诗与李朝申纬诗之比较研究》(亚细亚文化社,1980年)、金时俊的《毛诗论考》(汉城大学出版部,1981年)、洪寅杓的《柳河东诗研究》(瑞翼社,1981年)、李炳畴的《杜诗研究论丛》(文贤阁,1982年)、许世旭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法文社,1986年)、金亿柱的《王维研究》(亚细亚文化社,1986年)、河连清的《李商隐诗研究》(通文馆,1986年)、柳晟俊的《中国唐诗研究(上、下)》(国学资料院,1994年)等。韩国学界对中国古典小说和戏曲研究从80年 代开始活跃起来,出现了李慧淳的《〈水浒传〉研究》(正音社,1985年)、全寅初的《中国古代小说史》(新雅社,1992年)、梁会锡的《中国戏曲论》(民音社,1994年)等专著;还有金南喜的“魏晋祖浅诗小考”、崔雄赫等的“论三李诗的主观化倾向”、柳晟俊的“论晚唐罗隐诗与新罗崔致远诗的关系”、边成圭的“谢灵运其人其诗———创作背景和作品分析”、田宝玉的“中国古典叙事诗中的女性与国家”、权锡焕的“韩愈〈毛颖传〉与韩国的〈假传〉”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