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22:5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3:57
意思是:我像古代的刘郎,本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遥远;我所思念的人啊,哪堪更隔着蓬山千重万重!
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一)》,原文为: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译文:
她说过要来的,其实是句空话,一去便杳无影踪。我在楼上等着,直到残月西斜,传来五更的晓钟。因为远别而积思成梦,梦里悲啼,久唤难醒;醒后便匆忙提笔写信,心情急切,墨未磨浓。
蜡烛的余光,半罩着饰有金翡翠的帷幕;兰麝的香气,熏染了被褥上刺绣的芙蓉。我像古代的刘郎,本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遥远;我所思念的人啊,哪堪更隔着蓬山千重万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
思想主题:
这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写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抒发一位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题四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3:58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3:58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一、典故的出处刘郎的典故出自《幽明录》。据传东汉时期,刘晨和阮肇二人到天台山采药,迷路回不到家。遇到两位仙女,留下刘晨和阮肇居住了半年。回家后,世上已过七世。之后又到山中去寻访,再也没有见到了。后来用作吟遇的典故。
全诗原文如下:
《无题》(唐)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意思:说好的约会却成了空言,你再也寻觅不见;夜半醒来, 斜月空照,听得见晓钟初鸣; 梦里又一次为你的远去而哭泣 醒后,相思成灾仓促写信,水墨未干;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 麝香微透芙蓉似的纱帐; 刘郎怨恨那蓬莱仙山的遥远,而我与你隔着的却不止是一座蓬山。
诗的前三联描写的是在梦中与她短暂相聚。从梦中可见作者思念之苦。尾联“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千万重”,抒发出远隔之恨。诗中虚幻和现实结合,来去空绝。月儿斜洒,淡淡地笼照;梦被离别的泪水啼醒;书被难以控制的情感摧成。残烛、半盖着的翡翠锦被以及炉中散出香气,透过芙蓉帐;更隔道千万重的蓬莱仙山。这一切景和物,描述出作者思念之切,含情之深。同时透露出作者在幻实之间的凄苦、孤独、寂寞和愁怅的心情,让人感慨万千。这种悲凉的心情。
细细品味李商隐这两句诗有暗喻自己之意。“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这两句诗中的刘郎,有暗指自己的怨恨比刘郎还高的寓意。他这是在说,当初刘郎怨恨蓬山的遥远,不能与相恋的她相见,自己的怨与遗憾比他惨了,刘郎的所在地距蓬山还要相隔万重山呢!难道李商隐对“异地恋”深有体会?否则,怎么能写出如此耐人寻味的诗作呢?从中看出李商隐诗歌创作之一的缠绵徘徊的风格。我们再联系这两句诗前的那几句,不得不令人赞叹李商隐情感丰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3:59
刘郎应指汉武帝刘彻,他因听说蓬莱海市蜃楼仙境,曾派人去寻找,一去数年后无果。诗中仅以此喩作因对恋人的长久思念得不到回应的一种感叹:刘郎因蓬莱虚无飘渺多次寻找不到而遗憾,而你呢,让我感觉比蓬莱仙境还要遥远,让我无法接近。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3:59
刘郎:传说东汉刘晨与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结成一段奇缘,后因以“刘郎”指情郎。蓬山:海中三仙山之一,这里指意中人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