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经济应用文的专业性特点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6 12: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06:22
应用写作文体繁多,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不少文体在语言运用上逐渐形成了一套自身的语言特点。就经济应用文书而言,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语使用上的“十多四少”。
(一)惯用词语多。经济应用文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平实、规范,根据这一要求,其在用语上形成了若干固定的习惯用语。例如:
称谓词语:第一人称用“本、我”;第二人称用“你“贵”;第三人称用“该、这”。
承接词语:即表示内容层次间总分、过渡、转折关系的词语。承接词语在经济公文中广泛使用,常见的有“以下、如下、由此可见、一切表明、总之、综上所述、因此、可是、但是、同时、一方面、另一方面。”
期请词语:即提出请求,表明愿望的词语。如“望予办理”、“请查照”、“希参照执行”。
征询期复词语:发出询问,征求意见的词语为征询词语。如上行文和平行文中常以“当否、妥否、是否可行、意见如何”等词语征求受文单位的态度。期复词语是指寻求对方答复的词语。如“请批复”、“敬候回复”。这两种用语经常放在一起使用,常用于请示、报告等文种的末尾。如“当否,请批示。”
拟答词语:答复询问,表明态度的词语。如“同意、现予批准、同意办理”等。
祝颂词语:用在信函中表示祝愿、致敬候的词语。如:“此致敬礼”、“祝健康”等。
结尾词语:如“特此通知(通报、函复、证明)、为盼、为要、为感、为荷”等。多用于函件、公用介绍信及有些通知、通报、批复的结尾。
(二)大量使用介词。经济文书中,往往需要把有关的依据、对象、状态、方式、目的、时间、原因等表达出来,形成了运用大量介词的特点。例如:“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办理税务登记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本市税务局已于9月1日起开始受理纳税单位和个人的税务登记。鉴于办理税务登记的期限即将期满,为此,将《通告》全文再行公布,希尚未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到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登记……。”这则公告中“根据、关于、于、鉴于、将、为此”都是介词。
(三)文言词语用的较多。应用文注重语言的庄重、典雅,这在客观上使它保留了某些带有文言语素或文言痕迹的词语。例如:“兹、顷奉(闻)、启、缄、系、为、鉴于、业经、业已、届时、莅临、之、予以、悉、尚、切勿、稽迟、函达、面洽”等。适当的保留一部分必要的文言词汇,不仅能使语言简明,庄重,而且还可以收到白话文所不能有的语言效果。
(四)简缩词语的运用。简缩词语是一种高度简化紧缩的语言单位,是在原来符合语言规范的词、词组或句子基础上的重新概括和组合。运用简缩词语,使经济文书的行文用语变得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五)经常使用模糊词语。现实生活中许多对应概念之间还存在着过渡的、不确定的状态,反映这些状态的词语便是模糊词语。模糊词语的意义所概括的事物范围只有中心区域是清楚的,边缘部分则是模糊的。应用文中经常使用模糊词语,是为了准确地体现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客观状态,它和精确的词语相搭配使用,在文中各司其职,使语言表达更准确、更严密,有助于读者理解。如“近年来、大量、基本、个别、一定的、较多的、显著的”等具明显模糊性的词语。这些词的使用,并不妨碍人们对问题的正确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它比准确语言更富有客观表现力,具有准确语言不能替代的特殊表达功能。
(六)专业术语比较多。在某一学科(领域)中使用频率较多的、具有特定涵义的专门词语我们称之为专门词语,通常称专业术语。经济领域涉及许多专业,如会计、财政、金融、贸易等。这些专业各有一套与专业内容相适应的专用词语。如会计方面的专业术语有“资金、利润、成本、费用、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销售利润率”等。在专业应用文书的写作中,只有熟悉掌握和使用本专业的用语,才能更好地反映专业情况。(七)数词用的特别多。经济活动需要定性分析,也离不开定量分析,而且随着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定量分析越来越显示出其特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经济应用文是经济活动的书面反映,当然也离不开数字。通过数据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写作总结,实事求是地反映经济工作的客观情况。如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工作的方针*的贯彻落实情况,基层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经济活动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等,无不依赖于准确的数字来完成。这就是说必须重视数字的特有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胸中有数”。
(八)多用一些单音单纯词。为了表意明确简练,经济通用文本多用一些单音单纯词。例如:“希各部门接此通知后,迅即转发所属单位认真执行。”(《财政部关于严格执行会议费规定的通知》)其中“希、各、接、此、后、迅、即”都是由“希望、各个、接到、这份、以后、迅速、立即”减缩而来。
(九)使用必要的否定词语。为了加强经济管理,上级领导部门往往要以文件或其他形式来贯彻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法规,这些文件一经制定和发布之后,就必须严格执行,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违背。这就常需要在文件中用到一些表否定、禁止意义的否定词语。如“非、不、否、勿、不准、不得、不应、禁止、严禁”等。在文中使用否定词语,有利于贯彻*,指导工作。
(十)经常使用强调词语。在汉语中有些副词、能愿动词能增强语势的权威感和严肃性。如: “……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发[1993]24号和国办[1993]13号等文件的规定执行。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对本地区、本部门集资和发行各种证券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凡违反规定的,要照上述办法进行处理。对情节严重的,要加重处罚,同时登报公布……”。这是《**关于对少数地方和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集资问题的通报》结尾部的一段文字,仅有100余字就用了4个强调词语。由于使用了这些强调语,使通报的力度严肃性增强了很多。
经济应用文的写作重在实用,语言上讲求直截了当,便于阅读,易于办事,在写作时*使用或排斥以下四类词语:
(一)很少使用叹词和部分语气词。经济应用文不需要以情感人,一些为表达感情需要而使用的叹词和部分语气助词很少使用。
(二)基本不用修饰性的词语。经济文书不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一般也不需要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描写环境、烘托气氛的词语基本不用。例如: “雄伟、红彤彤、静悄悄”等。还有一些比拟、象征等语言也基本不用。如“苹果是那么红,葡萄象水晶”等。
(三)*使用口语。口语和书面语分属于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口语随便、通俗但欠庄重。而书面语在表意上比口语精密、明确、规范。为了体现经济应用文书的严肃、庄重、准确的特点,写作时要用书面语。口语只能在适应的时候用适当的数量予以表达。
(四)一般不用俗语。俗语是对某些事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俗称。如“资金”俗称“钱”,“积累资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攒钱”,“个体商业者”在日常生活中被称为“做小买卖的”。如果在一篇经济文书中不时出现“攒钱”、“做小买卖的”等这类俗语,显然是不妥当的。考试大编辑整理 来源:考试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