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兴”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7 08:2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1 07:22
起兴:诗歌表现手法之一。即触景生情,因物寄兴。直白一点:某个事物触动了兴致,由它而起,生发出一首诗。
中国传统诗歌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即所谓诗之“三义”。简言之,“赋”即铺陈其事,叙物以言情,大多用于叙事;“比”即以甲物比乙事,借物以托情也;“兴”即触物寄情,以某事物触发诗情。
其中“起兴”相对抽象一些,下面是本人的肤浅认识:
古人云,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由此可知,先言他物以引“起咏”之词,并非“比”之可比。我们读前人的诗词作品,经常会注意到诗人总喜欢先言古、说人、说事,或登临,或探幽,或用典,总不免说说与主旨关系不大的事情,这便是“起兴”。但它象音乐曲谱前面的“1(哆)=?”,定调也。一首诗或词,作者要抒发什么情感,或涓涓细流,或江河奔放,或大海之巨浪汹涌;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凄迷?是“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的感慨?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孤独?是“梧桐细雨”的幽怨?抑或是“大江东去”的豪情奔放?皆由起兴而定。
起兴起源于“诗经”,历来为诗人所注重,应用最多处大约是宋词了。因为很多的词牌格式是分上下片的,这就为起兴创造了极好的空间载体。所以有很多词作出现了上片说事、下片抒情,或上片先说“兴”事、再抒“兴”情,下片先说“正”事、再抒“正”情的情况。
兴和比最易混淆,因二者都是一种“晦涩”的以此言彼。不同处主要在于是否起“定调”作用。陆游咏梅花,既是兴,也是比。兴定调,比喻己。比强调“借”的用途,兴注重“触”的感觉。兴比的过度追求,会造成诗的晦涩,不易让读者理解。如诗鬼李贺,用典起兴过多,句最难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1 07:22
[ qǐ xìng ]
有兴致;感兴趣。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谓由外界环境触发诗兴文思。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宋 朱熹 集传:“故诗人因所见以起兴,而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明 冯梦龙 《邯郸梦·行宫望幸》:“劳你有个歌儿,将月儿起兴,歌出船上事体,每句要弯弯二字,中两句要打入帝王二字,要个尾声儿。” 清 姚际恒 《诗经通论·诗经论旨》:“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修辞》:“比亦常代起兴作用。”
上劲,起劲。
于伶 《七月流火》第四幕:“刚跟敌人斗出点名堂,所谓战斗正酣,杀得起兴,下火线,不甘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1 07:22
起兴[qǐ xìng]
意思是有兴致;感兴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1 07:23
应该是来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