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要准备多长时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21:0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1:47
复习计划考研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一般情况下在大三暑假即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甚至在9月份也来得及。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否则,到时候你也会后悔的
考研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因此,考研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总的复习进度划分为起步、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第一轮复习)
首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复习可以暂缓,等新大纲出版后再进入首轮复习。
(2)强化阶段(第二轮复习)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
(3)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
本阶段复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二是强化应试训练。
2.学习计划的制定
(1)搜集资料阶段
①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②2-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
(2)第一轮复习
①4-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春季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②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3)第二轮复习
①7-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正规大学举办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
②9月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③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这时候也是网上报名的时间。
④11月10-14日现场确认报名,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专愿。
(4)第三轮复习
①11月中下旬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冲刺班报名。
②12月-次年1月进行模拟实训,报一个冲刺班,做考前整理。
(5)初试临考阶段
1月上旬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6)准备复试阶段
①2月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
②3月关注复试分数线。
③4月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
④5月关注复试成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1:47
考研按道理将最少准备半年,最晚于大三结束后的暑假7月份开始准备,到12月份整个大四上学期半年时间,这是最少的复习时间,由于个人情况不同,具体分以下几类情况。
①考本校本专业:0.5年;
②考本校外专业:1年;
③考外校本专业:1年;
④考外校外专业:2年;
⑤考外校外专业学校(复旦及以上):准备2年6个月以上。
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认为准备不宜太早,不然漫长的拉锯战会消耗掉太多时间和精力,到最后马力不足难以应对繁重的复习任务,因此"临阵磨*不快也光"。
可其实考研需要我们掌握的知识量实在太过巨大,不仅需要梳理还需要总结和归纳,所以"临时抱佛脚"式的短时间的复习肯定是行不通的,还是需要"长期抗战"。
对于考研这件大事,我们首先就应该摆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只有经过几个阶段循序渐进的递进式复习,从基础到强化再到冲刺,我们的知识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在脑海中加深印象,最后到考场上灵活发挥运用,用考研真题库备考,很不错。
不要以为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侥幸通关,只有你认真对待复习,成绩也才会如实回报你。"临时抱佛脚"不仅是对考研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1:48
近五年来,考研初试的笔试时间都定在每年12月份的下旬,根据这个时间节点,如果你是超级学霸中无敌的存在,你觉得自己花一个月时间进行考研复习就绰绰有余的话,那么你在当年度的11月下旬开始复习就行了。如果你的资质和超级学霸只是稍逊一筹,那么你为考研笔试准备一年差不多也够了。而如果你觉得自己和传说中的超级无敌学霸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的话,而你自己又想复习的更充分一些,建议你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进行考研的复习事宜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1:48
我们都知道,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年只有一次。虽然说我们要耐心去投入时间去复习,但是这个考试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如果我们一次考试不成功,在等到下次考试,就得是一年之后的事了。所以,最好是一次就能考上。在这个过程中,建议复习备考的时间是8个月。复习时间太短,我们一轮书都看不完,更不可能说看熟悉去考试;时间过长,我们就会感到疲惫,最后也把时间浪费了,复习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1:49
1、制定计划,重视效率
2、制定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3、时刻做好笔记,注意知识积累
4、先追求质,后追求量
5、劳逸结合,避免内心疲倦
6、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远
希望洛阳太奇的回答能够给您帮助,祝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