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21:1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7:58
人学就是文学。 文学所记载的是人的行为,以行为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人的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石器时代
文学记载的是人的所有行为!
文学所记载的是人的行为,以行为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人的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石器时代!
人学理念与概念
1、理念:人学是通过反思人自身,通过思维边界来反求诸己进而重新认识内外的一种学问,分广义人学与狭义人学两种,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向两个方向进展,一个向内反求诸己之狭义人学,另一个向外探求主客体一致性的科学,狭义人学与科学通过活生态的人完成的主观唯心之狭义人学与客观唯物之科学的联动性归一,通过人的不断实践与反思,使得人学与科学可续不断进步。人学是什么样的学问? 笼统的讲,人学即为当代人类对人性的真实的透视学. 它所探讨的问题很多. 其中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为什么市场化社会(实即资本主义社会)首先在西方新教地区发生?" 和李约瑟提出的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人类近代科学理论会在中世纪时期科学技术比之东方,尤其是中国相对落后的西方首先发生?" 都属人学问题. 人学是面向个体和世界,反思自我并提升自身。它关注人的心灵世界,追寻生命的意义,要为个体找到最适合的存在方式。如果你对人生有过哲学上的思考,喜爱东西方传统文化,或对精神分析学感兴趣,那么,你就是一位现代人学的探索者! 2、概念: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兴科学。人学首先以人自身为研究对象,并将人纳入自然界和宇宙之中予以通观。人是肉体和精神的物质辩证统一体。精神的实质也是物质。人与自然界物质存在形态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与宇宙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存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之中。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时空观和发展观的确立,将会使人走上真正彻底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在研究实质上,人学 , 是横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边缘学科。是对人类的社会属性、生理、心理属性和综合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 , 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狭义人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它主要以人性(人的本质)、人生意义及人的行为准则为思考对象,是以人性论为核心,兼含人生观(人生价值论和行为准则论)、人治论(自治的修养论和他治的*论)、人的社会理想论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思想体系。 3、广义人学三元认识论:狭义人学/科学/人三者的联动关系,下面谈三元认识论中的人学均是狭义人学。 首先真理是完备性认识体系,在某个阶段而言, 世界上只有好理论,而没有“真理”理论,人学也不是“真理”,“只是研究人与内外关系的理论.本质上所有研究者都是一个大宗教就是真理教,我们坚信有一种理念存在那就是真理。 科学与人学是不同两个方面的偏执性知识积累,是人对外与内探寻的知识构架,他们都是导向不断推进真理的偏执性演化,而能融合人学与科学的恰恰不是什么理论而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不存在什么人学高过科学,或是科学高过人学的事情,它们是两个不同方面的探寻,没有那个学科高过谁的问题,对内与外两个领域,不能彼此使用彼此的标准去打压对方,科学发展不可能否定人学,人学发展不可以否定科学,人学只能为了活的人去引导与约束科学,科学也只能通过活的人去支持与修正人学。 他们之间有着联动性归一的关系,人学是人对内反求诸己,科学是对外的主客体一致性体验,人学是主观唯心,科学是客观唯物,当然在人的纽带下主客观将归一为存在。人学的主观唯心需要客观唯物来实践与拓展,而科学的客观唯物需要人学的主观唯心去验证与体验。能统领人学与科学的只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某个理论。人是变化动态的活的生命,所以科学与人学也将在这个纽带之下联动性归一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科学需要人学约束与体验,人学需要科学去拓展与支持,这便是唯物与唯心通过人完成的联动性归一的动态整体过程。 本质上讲科学与人学分别是对外与对内的偏执表述,这些固化偏执恰恰需要活生生的人的推动才能不断地突破偏执,正所谓为万法唯心,实相无相。人学与科学一样只是纽带人之下的不断演化的偏执。最高的不什么是理论而是活生生的人。
人学的重要性
关于人学的重要性,中国当代哲学家黎鸣甚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结晶. 西方哲学界称16世纪为‘冒险的时代’,称17世纪为‘理性的时代’,称18世纪为‘启蒙的时代’,称19世纪为‘意识形态的时代’,称20世纪为‘分析的时代’。实际上,从16世纪到20世纪,在这五百年中,西方文化模式及其向全世界的扩张,整体上即显示了人类理性和理性主义从其诞生,成长,壮大,真到僵死的全过程。这也是西方哲学从它的古希腊形态的复兴、成长、壮大,直到最后终结的全过程。到了20世纪末,西方哲学也就完成了它对于人类历史的全部使命。在人类的思想界,它将不得不清出自己曾经占据过的中心地盘,而让位于在21世纪必将兴起的‘人学’" ,也就是说人学是高居于整个西方哲学之上的。
人学研究及其应用的目的
张荣寰先生在2008年3月发表了《人学研究及其应用的目的》,提出人学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新命题: “人学研究及其应用的目的是配合人的上升 ,在人格及其生态上的上升!” “以人为本是人学的基本观点,是一种综合的、具有立体思维理念的发展观。它着眼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仅体现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特征,而且有效地提升了人的生态思维,确立了生态思维方式的现代意蕴,并且说明人学研究及其应用的目的是配合人的上升,在人格及其生态上的上升!” “从理性的角度来关照社会秩序的方法是人学研究的新视角,为新世纪我国的人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人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直接关注当代人类的真实的存在状态和生存状态,关注人的现实需要,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途径,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双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的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这为新世纪我国的人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只有在人格生态中反思才能得出真理般的方法和智慧” “当反思在科学与哲学中丧失了发展原本的确然性的环境。要想找回这种区分后的确然性的环境就只有将人归正到生命中的第一位的存在地位才能拥有出发的本源,那就是要在人格生态中反思,用东方的一个术语“养生”来说明他的作用和意义,如果丧失养生的作用,现象学方法将变得毫无意义!脱离人格生态的纯粹现象学是关于纯粹意识的科学,它仅仅来源于纯粹“反思”,是没有意义的“科学”。这就需要人学的基本观点来复生这种僵尸学科的的生命,那就是将注意力关注于“人类社会”“生活世界”“交互主体”和“人格生态”的同时,对科学和哲学提出反思性的要求。” “只有人学能整体反映和把握人的存在和意义” “人学的立足点不是完全重走近现代西方人学发展之路,也不是顺着中国传统文化之路继续走下去,而是立足于人的人格及其生态上的修养,在人类自身和环境的变化的趋势中研究人和提升人和世界环境的整体质量!人学的历史使命是走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洞察现实人的生存体验,关注人、尊重人、塑造人,为人类发展实践提供人文精神、核心的文化理念、合理方式和观察方法。人学能从人的整体认识上来确定人文精神之内涵,从根本上是基于对人及其本质(人性)、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现实把握和时代诠释,这离不开人学的研究,而人学之最高功能和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为当代人类发展实践提供核心的文化理念即核心的人文精神。所以,人学是探究人文精神的深层理论基础,人文精神体现着人学的时代功能。因此,人学是一项事关人类发展和哲学发展之命运的、具有根本性和建设性的“人格及其生态修养的实践工程”。”
面临的问题
广义上的人学是一个学科群。在当前的人学研究中,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关注。首先是人学研究中各特殊学科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出现了相同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角度讲相同的内容,导致了人学上的所谓“怪圈”。其次是人学研究中各特殊学科的内容没有提升为人学的内容,即没有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导致了人学什么问题都研究的虚假性。人学不能脱离对人研究的各特殊学科的内容。 从各特殊学科的内容中概括出人的本质属性,构建出人的完整图像,才是人学的研究内容。 从科学、人学、人这三者的关系研究哲学,是三点论研究思维。这也是哲学上客体研究、主体研究、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化。古代哲学以客体研究为主(本体论),近代哲学以研究主客关系为主(认识论),而现代后现代哲学则研究人为主。人学的研究,是当代哲学的前沿。人学之内外,是以思维原理为界的。思维原理的应用是对外,思维原理的本质探讨是对内。 广义人学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神学阶段,二、物学阶段,三、人学阶段,四、存在学阶段。存在学包括神学、物学及人学,包括了所有一切的互动学问。可以说:科学为一,人学为二,生命态的活人为三.世界上只有好理论,而没有真理,人学也不是真理,只是研究人与内外关系的理论。科学与人学是不同两个方面,是人对外与内探寻的东东,他们都是导向不断推进真理的偏执性演化,而能融合人学与科学的恰恰不是什么理论而是活生生的人。 昭其然,了其悟,唯其实,践其道,无欲则刚,禅悟则慧;拈花之指非明月。
这里的“重要性”和“应用”就是人学的进步性(意义),“面临的问题”就是局限
不知道你问的是不是“仁”学?
仁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仁”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 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全新意义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 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