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5 01:1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5:03
保险是中国最魔幻的行业,这里的人喜欢在朋友圈炫耀工资;喜欢招聘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白纸一张的新人;还特别喜欢送人挂历......
我曾有幸听过一名X寿经理的分享会:三年百万总监之路,大开眼界。
此人不过二十七八年纪,从一间普通大学毕业几年而已,就已经站在社会金字塔的上面几层了。春风得意,风光无限,这是其他行业无法给予他的。
但是保险行业的风光永远属于那极小部分人,更多的人,可能连饭都吃不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身边越来越多人在卖保险了。每次发生自然灾害,微信朋友圈一下子就被各种保险广告刷屏…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 2015 年国家取消代理人资格考试以来,保险代理人的数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据统计,如果算上已经离开保险业的,国内保险代理人,超过了 5000 万!
到底这个职业有什么魅力,吸引了全国 3.5% 的人口?我与身边的不少代理人朋友都聊过,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从业门槛低:不限学历、不限年龄、无需经验。基本上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
时间相对自由:保险代理人每天开完早会就可以自由展业。如果你厌倦了朝九晚五,卖保险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收入上不封顶:做销售,一切以业绩说话。对于能力强的人,收入确实有可能大幅度上涨。
保险意识普及:随着 80 和 90 后长大,老百姓对保险的接受度也在提高,甚至越来越多人主动来咨询保险了。
不管这 5000 万人由于什么原因来到保险业,他们都曾经怀着憧憬,除了养家糊口,更希望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世事往往不如人意…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多数人在进入保险业的第一年内,就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
他们通常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入行兴奋期
很多人在入行前都参加过“创业说明会”,实际上就是让一些做得好的代理人现身说法,例如:
下岗女工坚持每天陌生拜访,三年后逆袭成总监。
国企高管下海创业,实现人生和事业的第二春。
家庭主妇利用空余时间展业,收入是老公的三倍。
……
创业说明会的最后,无一例外都会指向“ 年薪百万的光明前景 ”,从而吸引新人加入。
在入职之后,保险公司就会安排一系列的新人培训,例如保险的意义与功用、人生必备的七张保单等。当然,也少不了一些鸡汤语录:
保险是传播爱与责任的行业,大家每卖出一份保单,身边就少一个下跪借钱的人。
我们是和风险赛跑的天使,希望在风险来临之前,能把保障带给尽可能多的人。
简单、听话、照做,百万年薪不是梦,怀疑是最大的成本。
……
经过几天简单的培训后,不管你是从哪个行业来的,名片上都会印上“理财顾问”的抬头。
之前有位朋友给我分享,他在入职时的感受:
自己从小学习成绩就不好,之前的工作都是两三千块一个月,没想到居然能在世界 500 强,在市里最漂亮的写字楼上班,而且还是这么有意义的工作,当时觉得一定要好好干,让身边的人都对我刮目相看…
这时候主管再推波助澜一句,“如果自己都不认可保险,怎么可能卖得出去?”,很多新人就会给自己或家人购买人生中的第一份保险。
2、过渡杀熟期
刚入行的新人,要开拓陌生客户并不容易。而且代理人一般没有底薪,有时候为了完成业绩,不得不从身边的熟人下手:
例如同学、同事、同宗、同好、同乡,也就是所谓的“保险销售五同法”。
当然,这个过程也会充满挫败感,特别是昔日好友的一个冷眼,就足以让新手怀疑人生。
所以保险公司每天都要开早会、打鸡血,身边同事出单的喜讯,上级主管的鼓励引导,总能让人回归“初心”:
保险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介绍给亲朋好友?
看着他们没有保障,我心里就觉得不踏实。
给别人讲保险,是为了他们好,挣钱都是次要的。
……
靠着多年积累的人脉,很多人在这个阶段都能卖出一些保单。保险公司也很会给新人造势,看他们发的朋友圈,经常都是出入五星级酒店,参加各种高大上的培训和领奖。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会发动大家“增员”:
保险事业前途一片光明,应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走路才走得快。
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业绩和增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这个阶段是很多代理人的职业生涯高点,接下来就是大浪淘沙的过程,也是命运的分水岭。
3、失望脱落期
随着从业时间的增长,代理人基本能摸清保险行业的一些套路,也可能发现当初公司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
公司说我们的产品行业第一,但仔细对比条款后,却发现别家产品保障更好。
公司说我们贵得有道理,我们的理赔全行业最好,后来发现也拒赔了不少单子。
公司说增员是我们的资产,但身边的同事离职后,发现增员都成了主管的资产。
……
这时候,一些代理人就会从最初的兴奋、期待、信任,转变为后来的失落、失望、怀疑。
如果身边的人脉资源也用得差不多了,最终就会因为没有新单、没有收入,而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这个行业。
很多人直到离开时才发现,原来保险公司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员工,而是当作客户。怪不得招聘门槛这么低,保险公司要卖保险,怎么会挑客户呢?
前文说到,全国有超过 5000 万人卖过保险,而目前只有 800 万人在职,也就是说,这些年有 4000 多万人退出了保险业。
如此庞大的数据,反映着代理*进大出的事实。或许不尽如人意,但却代表着大多数从业者的经历。
保险代理人这个行业,颇有些“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感觉。离开的人不计其数,能实现年薪百万的人也只是凤毛麟角。
我根据身边的真实案例,也总结了他们做得好的原因:
1、人脉资源广
保险销售的确会依赖人脉关系,如果身边都是购买力强的富人,自然更容易出大单。
我有位女性朋友,老公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身边的人非富则贵。她平时销售的保单,保费常常以百万为单位。
当然仅仅有人脉也不够,打铁还需自身硬,毕竟有钱人也没那么好忽悠。但相比之下,如果是一个没有任何资源的外地人,确实就会输在起跑线。
2、跨界精英
这种人在原来的公司就是精英,他们一般有以下特点:
有目标感:有强烈的成功*,并且知道如何实现。
高度自律:日常都会严格要求自己,高效利用时间。
善于沟通:能把话说到别人心窝里,获得客户信任。
领导力强:不仅自己能做好,而且能带领别人做好。
他们由于机缘巧合来到保险行业,但无论他们跳槽到哪里,都有机会拿上百万的年薪。
3、剩者为王
保险业有一句话叫做“剩者为王”。这种人入行比较早,可能业绩不算拔尖,但长期坚持下来,也逐渐组建了自己的团队。
现在趁着保险业高速发展的东风,团队越做越大,收入也自然水涨船高。
年薪百万与含恨离场,都是这个行业最真实的写照,只不过一个代表了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一个代表了金字塔底层的大多数。
某上市保险公司,公布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截至 2018 年末,公司一共有 37 万名代理人,每个月能出业绩的大约 17.5 万,而每月人均保费只有 4372 元。折算成工资,平均每人每月只有一两千块…
无数新人怀着百万年薪的梦想加入保险业,最终却发现自己只是为上级的百万年薪添砖加瓦…
这个世界没有容易走的路,想走捷径的念头害了很多人,各行各业的精英,都离不开长时间的奋斗和努力。
如果你选择了这个行业,希望你是出于对保险的认可,而不是为了一个“钱”字而已。
因为你卖出去的每一份保单,都会是你终身的责任。如果你对保险领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欢迎到深蓝保寻求保险知识的养分,深蓝君是深耕于保险领域的自媒体,写过很多原创文章,帮助大家认识保险,可以到深蓝保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你的相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5:03
这就要因人而异了。有句话说的很好:穷人做事(事情),富人做市(市场),商人做势(趋势)做为普通人如果想取得大成功,那么一定要做商人才能真正的走向富人,那就得做趋势性行业
从行业来说,首先在每一个行业里,都有好的和坏的,这完全取决于自身怎么看待这各行业。如果在某个行业里,你能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想你肯定会认同这个行业。相反,你对某个行业极其抵触,干起活来也是没精打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想你在这个岗位上也不会获得太多的成就感。在我身边也有一个这样的例子,这个朋友是毕业于复旦大学,有出国留学多年,在美国华尔街四大投行之一工作了好些年,他在我们身边人看来是多么的优秀,四大投行是多少人梦寐以求却难以踏足的门槛,而他却轻而易举地在里面如鱼得水。但他却做出了惊人的举动,辞掉了国外工薪的工作,回来到国内某上市公司当起了中层干部。他说在国外时尽管薪水高,但工作很苦,加班是常态,没有私人空间。而现在的生活却是他所追求的,资金略有盈余,工作时间灵活,可以慢下来享受一下生活。所以,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行业的好坏全由自己的太多和追求来觉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5:04
这个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在我们身边,也常看到做保险的朋友都穿着打扮很讲究,生活质量要比一般人高,工作时间还自由,这在朝八晚六的打工一族看来,确实一份好差,但是真要涉足这行并且能长期干下去的人却又不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今天缤纷君来给大家逐一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