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5 00: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07:20
信陵君(用平原君来衬托信陵君)司马迁很钦佩信陵君,在《史记》中给他作了传,并且在一百多个地方称他为公子。战国有四公子,有平原君、春申君等,但是,他们都没有信陵君那么仁义,有能耐,能仁而下士。在《信》中,作者就用平原君与信陵君作了比较,以平原君来衬托信陵君。在秦国大军压境,赵国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平原君束手无策,他的门客也不能给他献上奇谋。而信陵君却能够窃了虎符,以一已之力,逼退秦军,保全赵国。在能力上,信陵君胜过平原君。在品德上,信陵君比平原君更高尚。平原君想请魏国营救赵国,他为了顾全面子,让自己的妻子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出面,但魏王并不理睬,在无可奈何的时候,他只有放下架子去请信陵君。平原君是有当老爷的意识,而信陵君并没有这种毛病。他去请侯生赴宴,侯生让他难堪但他都能处之泰然,他是没有什么高低贵贱的观念的。信陵君招贤纳才,那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尊重,而不是有所企图。他是真心实意地与人才相交。他仁而下士,无论贤能还是不才,他都能招为门客,供其吃住。他去结交侯生,虽不是三顾茅芦,但是亲自去迎接,而且一一满足侯生的要求,而不是让人才自己来归附,或者派下人去迎取。听到侯生说朱亥是个人物,隐于屠间,他也“数请之”,即便朱亥对他不理不睬,他还是有礼有节。大家注意,这些都发生于窃符救赵之前,信陵君并不知道这两人会有那么大的用处。对侯生朱亥如此,对其他人才也应该是如此,信陵君是真的尊重人才,喜爱人才。平原君是不能慧眼识人才的,有一个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毛遂自荐。毛遂是他的门客,极有才能,很有胆略,但是却不被平原君重用。平原君要带几个勇士去见楚王,想和楚王结盟,找来找去凑不够数目,毛遂自荐,平原君还瞧不起他,可后来,毛遂为他立下奇功,他才知道毛遂很厉害。而信陵君呢,他是尊重人才的,对人才他一概优厚地对待。更主要的是,他能和人才建立深厚的友情。信陵君带着几百门客要去对付秦军,这一去是有去无回的。在他离开魏国时,想到的都是与侯生决别。侯生七十多岁了,是不可能冲锋陷阵的,信陵君不可能要求侯生去,他也不忍心要求侯生去。我们看后文,信陵君取代了晋鄙,、选拔士兵,信陵君说的是: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从这样的安排可看出,信陵君很仁慈,很友爱,很讲孝亲敬老。所以,他不可能强求侯生去为自己冲锋陷阵。这一次决别,信陵君带着的更多的是对友情的难以割舍。平原君为人处世考虑更多的是为自己谋利,保全自己。他和信陵君姐姐的结合,就是一桩政治婚姻。信陵君因为仁而下士,有三千多门客,诸候们数十年不敢侵略谋犯,魏国显得强大,平原君是赵国公子,自然想依附,所以才联姻。当赵国岌岌可危之际,他便想利用这样的关系来保全赵国,保全自己。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古代,这样的政治婚姻是举不胜举的,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啊。但是平原君对信陵君说的一句话就让人无法理解了,他对信陵君说: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他的意思是赵国灭亡,信陵君的姐姐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这样的话,就带有威胁的语气了,即便没有威胁的语气,总让人听着怪怪的。如果平原君是一个君子,他应该爱自己的妻子,他应该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他是可以在秦军攻陷邯郸之前就让他的妻子回到魏国的,但他没有,他似乎将妻子当成他的救命稻草。而信陵君对人才是尊重的,和人才结交并不是有所图,而是为了修养自身。信陵君因为要维护自己“急人之困”的品德,在魏王毫不援助的情况下,准备与秦军拼命,他去告别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即详细地告诉侯生自己想拼命的想法,而侯生却像冷血动物一样让他勉励自己,说帮不上忙。侯生这样做是为了让信陵君能冷静下来,他这样的方式就好像是一位长辈对晚辈的方式,很直接的方式,如果是有些虚伪的人,恐怕就会说:哎,我还有其他事情,无能为力。或者干脆避而不见,让信陵君吃闭门羹。后来,很有意思的是信陵君离开侯生后果真冷静下来,反省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有所过失,又返回去向侯生请教。更有意思的是,侯生见到信陵君回来就好像是一位父亲见到自己的孩子改过自新一样,笑了起来,说:吾固知人子之还也。可见,信陵君就是一个学习者,向长者学习,不断地修养自己的求学的人。信陵君结交人才,更多的是对人才的尊重。他窃了虎符,要去夺晋鄙的军权,侯生未雨绸缪,说晋鄙为人稳重,不可能轻易地相信他,让信陵君带上朱亥,说朱亥可以击杀晋鄙。信陵君听后马上哭了起来,原来,信陵君是很尊敬晋鄙的,一是晋鄙是老将,年龄比自己大,是长辈,晚辈应该尊敬长辈;二是晋鄙是大将,是魏国的栋梁,从魏王派他带领十万之众救赵国可看出,他是很有威势,很有能耐的。要杀这样的人才,信陵君是很痛心的,要以下犯上,信陵君违背了自己仁义的品格,他是很无奈的。司马迁在《信》的最后,又以平原君来衬托信陵君。信陵君拯救了赵国,平原君亲自到边境去迎接信陵君,还为信陵君背着箭筒和箭为信陵君在前面引路。从此以后,平原君再也不敢与信陵君相比了,甚至也不敢与其他人相比了。因为和信陵君比较起来,平原君太普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