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为什么被称为钧官窑时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2:1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9:39
这一时期的钧瓷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工艺较为规范,釉色更富神韵。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为了适应钧瓷的发展,各厂家逐步更新了设备,原始的人工加工原料被机械所代替,手搅轮制坯改为机轮制坯。20世纪70年代后期,各钧瓷厂家全都建立了实验室,购置了大量用于钧瓷实验的仪器、仪表,使胎釉配方及产品检验有了科学依据,在总结规律,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规范了各种工艺流程。与此同时,各厂家鼓励艺人们大胆创新,解决了造型、烧制过程中的许多难题。一些老艺人根据釉料的化学成分在不同性质火焰中发生的变化,总结出了“平、快、准、狠、保”五字钧瓷烧窑法,不仅使烧成合格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40%左右,烧窑时间也由32个小时缩短到24个小时。此外,各厂普遍使用了倒焰式窑炉,1977年底,已烧出1.5米高的特大型“蛟龙闹环瓶”。
其次,创新能力增强,造型不断丰富。各企业在进行技术推广、工艺规范、釉色改进的同时,更加注重造型的创新和提高。1983年,神垕镇成立了陶瓷职业学校,学制4年,招收了一批有志于陶瓷事业的工人子弟。各厂还选送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艺基础的工人到*工艺美术学院、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西北工学院深造,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比武和创新竞赛活动。钧瓷界第一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就是涌现出的一位突出代表。在刘富安的带动下,仅钧瓷一厂完成的钧瓷造型就超过了300种。他与技术人员创作的“秀玉瓶”,曾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了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全国一些知名大学纷纷将神垕作为创作科研基地,著名专家韩美林、刘焕章、周国桢、高庄、王家斌、王麦秆等先后来到各瓷厂实地创作,将雕塑艺术和现代艺术融入钧瓷中,使钧瓷造型由20世纪60年代的几十种提升到了数百种。韩美林曾先后数次来到禹州,以变形、夸张、抽象等特有的韩式语言,为钧瓷造型的突破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再次,注重品牌建设,影响日益扩大。到了20世纪80年代,各生产厂家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地方国营禹县瓷厂、禹县钧瓷一厂、禹县钧瓷二厂分别注册了“宝光”、“宇宝”、“瑰宝”商标。1983年,禹县钧瓷二厂将新创作的134种钧瓷珍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沉寂多年的钧瓷首次以集中的形式高规格地进入国人的视野,受到社会各界名流和国际友人的热捧。《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0余家媒体对此作了集中报道,称之为“重放异彩的钧瓷”。1984年,禹县钧瓷二厂创作的“双龙活环瓶”在全国工艺美术陶瓷行业评比中荣获一等奖,禹县钧瓷一厂创作的钧彩瓷“焚香炉”、“象耳尊”荣获了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同年,禹县钧瓷二厂生产的“瑰宝”牌钧瓷和禹县钧瓷一厂生产的“宇宝”牌钧瓷,在全国第四届工艺美术品产品评比中双双夺魁,荣获了国家工艺美术百花“金杯奖”。随着一系列荣誉的取得,钧瓷在国内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兽耳瓶”、“象鼻尊”作为*访日的礼品获得好评,钧瓷开始批量远销日本、墨西哥、瑞典等十多个国家,被誉为“火艺之冠”、“华夏瑰宝”。
钧瓷的发展同时带动了神垕瓷业的繁荣,出现了炻瓷、日用瓷、彩釉瓷、园艺花盆瓷、仿古建筑瓷、卫生陶瓷、仿古工艺美术陶瓷等陶瓷业百花争艳的喜人局面。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已辉煌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民营窑口的崛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9:39
前段时间,人们对北京大学“大引人运动”的质疑之声才刚刚平息,现在网上又曝高校建豪华大门问题。
据曝,山东聊城大学校门造价高达8000万元、南昌大学校门2000―3000万元、合肥工业大学校门500万元、浙江城市学院北大门800万元、西安文理学院校门据说888万元。尽管各高校纷纷对所曝“天价”予以否认,但
却承认“校门真正造价是300万元”、“校门造价是180万元”或“校门和门前广场造价总共120万元”等。即便真如各校方所言,也是动辄上百万元。
且不论二者所说真假。近年来高校争相建设豪华校区却是不容争议的事实。一个校区比一个校区大,一个校区比一个校区漂亮,一个学校比一个学校扩招规模大。随便一个学校都在不惜血本引进人才;随便一个学校都在建设多科性综合大学;随便一个学校都在搞“合并”,建设中国的高校航母;随便一个学校都在为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
好一派“欣欣向荣地发展景象”,以至有人欣喜地惊呼,中国大学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黄金期”。
然而,在笔者看来,中国高校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大跃进式”的。我们必须警惕中国高校的“大跃进”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高校的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观,高等教育入学率大幅度提高。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愿意喜*高校跨跃式发展。
然而,中国高校在取得一些可喜的进步的同时,在发展思路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如前文所述,在建设高质量大学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挥棒”指引下,不少高校急于求成。而学校的学术水平、人文精神等则是无形且不可一蹴而就的;但与之相反,校区建设、学校规模、论文数量、院士(或名人)数量等与高质量大学并没有必然联系的因素,则是有形的,是可以给人以直观感受的,而且也是只要肯花功夫、肯花钱就可完成的。因此,许多高校争相建设大规模校区、建设豪华楼房、不计代价不问实际了地引进院士(或名人)。
在高校大发展的同时,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否有所提高呢?中国高校离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是否更近了呢?社会各界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诟病已无须提及,诸如现在的博士相当于以前的硕士,硕士相当于本科,而本科则相当于专科的说法流行于社会,不少研究生一年内甚至见不到导师一面,有的院士(名人)同时是几个学校的教授、拿着几个学校的工资却很少上班等现象已是见怪不怪之事。近年来,可以说中国几乎成为论文的制造工厂,然而,据国外专家评论,真正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却十分鲜见,*文交版面费已是公开的秘密,甚至出现为赚版面费而办学术刊物的“中国特色现象”。
大学者,乃指大师,而非大楼耶。校区建设得再豪华,学校规模再大,也并不能与高质量的大学划等号,相反,往往会象现在的国有企业,越大,摊子越烂!而“大师”也不是指在外面千方百计挖过来一两个专家,甚至聘几个“挂名”教授(不少大学聘请专家、学者,工资照发,却少见专家、学者上班的现象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了);而应该是能够融入,能够形成一所学校特有的集体认同感,能够形成一个特定的有文化内聚力的高校专家集体。
近年来,高校“大跃进”已经曝露出诸多问题。学生素质下降、学术风气浮躁等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而且,更为低级的问题也已经出现。据四川省银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去年8月末,该省4家国有商业银行对省内高等院校发放的各项贷款总额达52亿元,其中基建贷款36.7亿元。另外,湖南省25所高校目前有中长期贷款近百亿元,校均负债高达近4亿元。而河南一所大学,五年来基建投资11个亿,其中贷款9个多亿。更有甚者,有的高校竟然动员教师集资。有专家不无担忧地说,盲目扩张与贪大攀比,将造成很多高校负债累累,也许有一天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大学也要“破产”了。
五十年代的那场“大跃进”给我们我教训太沉痛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这场大“瘟疫”。今天,它又以其他形式在社会上蔓延。现今的高校盲目建设即是其中的典型。
重温历史,吸取教训,让我们警惕今天高校的“大跃进”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9:39
七八十年代被称为钧官窑时期,有一定人为炒作因素;真品有收藏价值的;真品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