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2:2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00:44
龙加一个偏旁如下:笼、宠、咙、胧、庞、垄、拢、袭、聋、茏、珑、陇、䶮、詟、龚、龛、泷、昽、栊、眬、砻、垅、厐。
龙(拼音:lóng)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龙为先民想象中的神物,乃综合数种动物的形状,并以想象增饰而成。后用以代指皇帝或比喻非凡的人物。
字源演变:
“龙”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龙字像大口长身的一种怪兽。字形1甲骨文中上半部与甲骨文凤的首略同;下半部像巨大长身的形状,“左边是吻,右边是身。龙为先民想象中的神物,乃综合数种动物的形状,并以想象增饰而成。
金文中张口演变为似肉形,战国文张口已讹变为肉形,蜷体与张口脱离。《说文》小篆中,左旁是龙口与头角讹变,右旁原为龙身翻转上腾的样子,并定型化。汉隶字形在秦篆基础上将字形方块化,成为繁体的“龙”字。
隋代以后的俗字把“龙”写作“尨”,据原字右边偏旁改造而成。三撇也可写作两撇。《简化字总表》进一步省为一撇,简作龙。
甲骨卜辞中可用作人名。甲骨文中龙还可用作地名,方国名,神只名,宠佑之宠等。古代把龙看成一种威力巨大的神异之物,身长,有鳞爪,能兴云降雨。
《礼记·礼运》:“麟、凤、龙、龟,谓之四灵。”后来,龙成为皇帝的象征。《史记·项羽本纪》:“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由此指代与皇帝有关的一些事物,如龙床、龙舆、龙衮(帝王朝服)、龙飞(皇帝兴起或继位)。
还比喻非凡的人物,如人中之龙。古生物学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现代还可指长形像龙的,如:火龙、车水马龙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00:44
龙加一个偏旁是:笼、庞、宠、拢、栊、茏、珑、垄、咙。
1、垄
拼音lǒng,本义:田地分界高起的埂子。引申指“农作物的行(háng),或行与行间的空地”,“像垄的东西”,引申指“坟冢”。
2、珑
读作lóng,古代迷信求雨时所用的玉,上刻龙纹。
3、茏
读作lóng,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4、栊
读音lóng,有窗框格、窗栊等释义。
5、宠
读音chǒng,从宀,从龙,龙亦声。“宀”与“龙”联合起来表示“豢养在家宅里面的蛇类”。本义:家养的无毒蛇。转义供养、溺爱。
6、庞
读音páng,形声。从广,龙声。本义:高屋。“面庞”、“脸庞”指蒙古人种宽大的脸面特征。“庞杂”指胃的内容物数量多种类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