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5: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0:26
分解练习方法:
(一)、缩骨法
1、要领:坐式缓慢进行吞吐松紧练习,同时以双手抓住所坐凳子的前端边并提拉和放松辅助身子作
开合练习,禁用暴力,以免拉伤脊椎。在吞缩时吸气、前吐身子时呼气放松。
2、目的:训练脊椎的伸缩功能,改变人体“S”型脊椎并促使向“弓”形婴儿状脊椎发展或定形。因为“弓”形脊椎状是形成整体运动和整体劲的主要手段或方法。其中它含盖了“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似的半混元体的主要结构性运动。
3、练习动作说明一
初学者首先取一个高方凳坐在靠前的边沿,略呈前扑身状,同时向前顶伸充分拉伸“脊椎骨”,双手置于档前放松,双脚自然分开略宽于两肩并稳住自身,目视下前方地面,全身保持自然。见图1的正面与侧面图。
4、练习动作说明二
接上,然后双手抓住凳子前端的边下沿用力向上提拉使两肘横向绷展,并促使肩下沉,与此同时,身子随着双手的提拉向后作吞缩身子而背向后弓凸的动作,并伴有细细的吸气感觉,身子要求达到含胸拔背,沉肩横肘状即可,头部略昂,目望视上前方,全身有微紧感觉。见图2正面与侧面图。
当完成了上述的后吞动作之后,再放松双手,身子随之向前吐出略呈前扑状态,头前顶,目视前下方,呼气外出,放松全身,再返回到图1。如此需做反复性的开合吞吐练习。
(二)阴阳*
1、要领:在缩骨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全身性的整体开合阴阳站立吞吐模式练习。在全身后吞时浑身有缩紧感,当身开前扑时放松;吸气是在缩身时进行,呼气是在开身时进行。练习身体的吞吐动作,初学者应缠绵缓慢,久则以自然轻快为佳。
2、目的:通过全身性吞吐训练共有两个目的,一是要求达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肌蓄肾、弓凸腰背脊椎,脚的阴阳变换、松紧”,使之最终达到浑身的节节相催相合的紧密协调,故曰“外三合”矣。其二是通过自然的松紧收发训练来成就“整体劲”。
3、动作练习说明
首先两脚分右前左后站立,左脚掌着地并抬脚跟,重心以落在前右脚为主,两脚前后相距两尺左右(根据自身的高矮而定两脚间的距离),身体略呈前扑状,双手自然下垂于大腿外侧,头向前顶,目视前下方,保持自然状态的松。见图3正面与侧面图。
4、然后双臂作平行环抱至两手臂及腕部相贴,十指直对心窝,与此同时身体向后吞缩,后左脚跟落地曲膝蹲立为主,前右脚跷起脚尖跟部着力蹬地;身子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缓缓吸气、全身绷圆而略紧”,头略昂,目向前上方望视,见图4正侧面。注意,练习时的展臂环抱,吞身弓背,重心后移,吸气、目望、头昂等动作,是同时连续一气呵成的方式来完成。
完成了图4动作后,再蹬腿趋身前吐,重心又移在前右脚;后左脚前掌蹬地,抬起后跟,双手自然下滑垂于大腿外侧,头向前顶,目视前下方,放松全身,呼气:再返回到图3。如此“一吞”“一吐”做反复练习。
(三)发声
1、要领、初学者以长声为主,动作缓缓、徐徐吸入(气),如昂头、挺脖、目望长空、直立身体、吸气。发声呼气,诱导气流沿腹之中线,由上向下随声直入丹田,身体须由上到下逐层放松。
2、目的:吐故纳新,一字打通三焦,贯通“任督”二脉;强五腑,壮六脏,祛病延年等。
3、练习一、两脚自然平肩站立,头向上昂,目望远方,意注体内,缓缓吸气,挺颈,双手自然于大腿外侧,见图5。
4、练习二:然后用丹田之底气发喊“一”字长声(又称雷声,当声从口中发出时,意念从天突穴起向下奔行,下沉直入丹田,声停即止。在发声意念时,头随声向前移至顶出,目视前下方。稍停,自然换气,待心情平静后,方能再进行一度发声训练。见图6。然后再返回到图5,直站、昂头、吸气。如此反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