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赵子龙)为何一生没有被重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11 14:4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4:53
三国猛将赵云为何不受重用
三国之后的西晋时期,盛行门阀制度。门阀士族在*、经济上享有极大的特权,操纵“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在政坛造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袁绍贵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三国之中,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马谡、杨议就是例子。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赵云是*斗争失败者。刘备平定益州时,欲大赏封地,诸将默然,只有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今安居夏业,民心方定,不宜夺之为私赏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刘备只得大喜从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汉的满朝文武得罪尽了。
没有野心, 不懂得巩固自己的势力,没有自己的亲信家将,在那乱世之中,广张羽翼是何等重要得。关张自成一党,家将众多,如关平,周仓等,马超世代公候,投刘备时又是带者全部家将,黄忠曾为长沙太守,亲信也肯定不少。独有赵云。。。。向来是单*匹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轻了。
为官清廉。从刘备,孔明几次欲大赏赵云,赵云不受或分赏诸军,可见赵云为官必然清廉。清官自然就没钱笼络家将,估计他也是蜀汉那些贪官的眼中钉。我在想,若是蜀汉统一天下,一班文官主政的话,恐怕赵云更不好过。
第三个原因是赵云时运不济,投刘备时,是在刘备最危难的时期,根本无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刘备都是是寄人篱下,因此赵云屡屡充当警卫长的角色。等到刘备开始有兵可用了,已经是十数年后了,谁都习惯了赵云警卫长这一职位,因没有统兵经验,蜀汉又将领众多,自然也就没有统兵机会了。一直到蜀汉后期,诸葛亮实在无将可用了,才派赵云为主将上阵。那时的赵云,已经是满头白发了。。。。
赵云犯了为官的几大禁忌,又时运不济,故虽一生任劳任怨,也只能是死后封侯。当初若是投曹操,我想不至于如此结局。
关于赵云的统帅能力。赵云品性谦逊,性情冷静,善内政,从择定贤主,千难万险,追随不改见忠贞种看出,赵云实有大智慧。若赵云统兵,辅以一智谋之士,我肯定谋士之言他能听得进。
为将者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条件是能使士卒用命。故名将吴起亲自替士兵吸脓,为得就是能使士卒用命。而赵云,做战英勇,每每身先士卒,最难得的是,有大赏又不独自享受,而是分与诸军。这样的人不是帅才那什么样的人才是帅才? 三国9中像张飞这种常常醉酒鞭打士卒的人居然都有84的统帅。。。。
统兵作战经验尤为重要,而经验是需要积累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天生的将军。若是赵云一开始就定位在统帅的位置上,我以为他的统兵能力不比关羽差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4:53
赵云可以说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但是在历史上却不被重用,有以下几点原因。
1、赵云得到刘备信任,而且他武艺高,做事谨慎,所以刘备多把他留在身边保护自己。
2、赵云不爱争功,只求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刘备了解他,知道封官对他是没什么用的。
3、赵云的名气不大,出身不好,不是名门望族。(至于关、张出身也不怎么样,但是他们是在刘备一开始时就结交的朋友,恩若兄弟,所以得到刘备重用)
4、赵云不会拍刘备的马屁,很多*劝刘备做汉中王,做皇帝,但是赵云没劝。
5、赵云经常直谏,像刘备得到成都想分田宅,关羽死后想伐吴,都是赵云提出反对的,而且是坚决反对,难免得罪刘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4:54
古代战争是刀剑血肉战争~铁血战争,往往主要靠提高领袖~主公(如曹操、刘邦)与最高谋略领袖~主谋(如郭嘉、张良)两大人物决定战争的胜负和成就,铁血武将(如徐晃、韩信)往往成为主公与主谋的调配人才。古代集领袖与韬略于一身的人才是很少的(历史上的全才人物大概只有泰昊帝伏羲、炎帝神农、黄帝轩辕、颛顼帝高阳、喾帝高辛、赵武王赵雍、汉光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这十位了)。所以古代成功开国的杰出历史人物大多是统帅(准皇帝)与军师的绝佳搭配,如商汤王与伊尹,周武王与姜尚、姬旦,齐桓公与管仲,晋文公与趙衰,吴阖闾王与孙武、伍员,越勾践王与范蠡、文种,秦始皇与尉缭、李斯,刘邦与张良、陈平、萧何,曹操与郭嘉、贾诩、荀彧等一大批人才,石勒与张宾,拓拔焘与崔浩,苻坚与王猛,杨坚与高熲,李渊、李世民与刘文静、裴寂、李孝恭、徐世绩、李靖,辽太祖与韩延徽、曷鲁,金太祖与欢都、希尹,朱元璋与刘基、朱升、李善长,清太祖、清太宗、多尔衮与龚正陆、范文程、洪承畴等,都是典型。在铁血战争条件下,如果主公(统帅或准皇帝)与主谋(军师或准宰相)没有武艺能力以自保,就必须物色武艺最高且忠心最诚的武将作为护卫将军。一旦物色到武艺最高而又最忠心的武将,就会成为主公与主谋的随身随行护卫将军。曹操的典韦、许褚如此,刘备的赵云、陈到都是如此。三国战乱时期的刘备武艺可能还不如曹操,孔明直接就是纯粹的文谋人才,都必须有武艺最高强意志最忠诚的武将作为护卫将军。在蜀汉阵营里,赵云武艺最高强,品格最高尚,做事最谨慎,军略最高妙,成为最佳人选。武艺并非超级、军谋基本为文盲却又孤傲的关羽,一介莽夫张飞,武艺不如赵云而又年老的黄忠,武艺不如关张又不忠诚的魏延,武艺不如赵云又落难孤傲的马超,都不适合作主公与军师的护卫将军。所以,尽管赵云武艺与谋略都最高,但最重要的护卫将军没有人选(陈到只能为辅助型护卫)。完美全才的三国第一武将赵云,终其一生,前期要保卫刘备,中后期要保卫孔明,没有机会独当一面建功立业。这是蜀汉人才缺乏的无奈,也是赵云一生的遗憾。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4:55
如果你仔细看了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其实赵云担任的是最重要的职务—保护刘备的安全,古代贤明的帝王哪个不是把最信任的人放在自己的身边,关羽自负,张飞性急,黄忠年老,马超和吕布差不多,自然赵云就跟在刘备身边,没担任什么职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4:55
吕布(?~198)
中国东汉末年武将。字奉先。五原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人 。善弓马,精武艺,时号为“飞将”。初在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刺史丁原手下任主簿,后杀丁原投董卓,升为骑都尉,又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曾以小故被董卓掷戟责打,心怀怨恨。时司徒王允拟诛董卓,与吕布密商,答应为内应 。初平三年(192),王允乘群臣大会未央殿之机,派吕布等在北掖门诛杀董卓。吕布以功授为奋威将军,封温侯。董卓部将李傕、郭汜进犯长安,吕布战败出走。先后投奔袁术、袁绍等割据诸侯。曾助袁绍击败张燕。因惧袁绍,被陈留(今开封东南)太守张邈收留,命为兖州牧,屯驻濮阳。未久,曹操率军攻吕。吕布战败,投奔割据徐州的刘备。时刘备与袁术对峙。在袁术的鼓动下,吕布袭取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击败刘备,自号徐州牧,并许刘备驻扎小沛(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袁术曾派大军进攻刘备,刘向吕布求救,吕出面调停,使双方罢兵。建安三年(198)吕布败刘备 ,破小沛。曹操亲率军征讨。吕布不敌,被困于下邳,遣人求救于袁术,未果。部将侯成谋叛,擒吕布及陈宫、高顺等人出降。吕布乞降未成,被曹操所杀。
赵云
赵云最开始跟随公孙瓒,后投靠刘备,在当阳长阪恶战中保护刘禅和甘夫人脱险。刘备西征时期,赵云随诸葛亮、张飞等人作为援军,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刘备死后,赵云跟随诸葛亮北伐,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演义中,赵云英武潇洒,武力超群,数次成为孤胆英雄,被刘备赞为“一身都是胆”,是深受我国民众喜爱的小说人物之一。
赵云本属公孙瓒,刘备与田楷抗击袁绍时,赵云随从刘备,为刘备主骑。
刘备在当阳长阪被曹操军追杀,弃家眷南逃,赵云身抱刘禅,保护甘夫人杀出重围,升为牙门将军。
刘备入蜀,赵云留守荆州。
诸葛亮率赵云与张飞等作为援军溯江西上,平定郡县。
到达江州后,赵云分兵从外水上江阳,与诸葛亮主力会于成都。
成都平定后,赵云升为翊军将军。
建兴元年 (公元223年)
赵云被加封为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后任镇东将军。
建兴五年 (公元227年)
诸葛亮北伐,扬言兵出斜谷道,实际上主力开往祁山。曹真派大军出斜谷,诸葛亮令赵云与邓芝迎击曹军,由于兵弱敌强,赵云部失利于箕谷,但是他领兵固守,没有造成蜀军惨败,战后赵云被贬职为镇军将军。
建兴七年 (公元229年)
赵云病亡,追谥为顺平侯。
赵云长子赵统嗣爵,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赵云次子赵广,官至牙门将军,跟随姜维出兵沓中,临阵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