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4:0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3:55
这是吃不到的。
明代宫廷饮食指南
花样繁多的主食甜点
虽说吃素走了样,但皇宫里的主食、甜点和果品,还是有模有样、种类繁多。
最常吃到的主食,当属大馒头、小馒头、花头鸳鸯饭、马牛猪羊肉饭。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甜点糕饼,比如大银锭、小银锭、黑白饼、甘露饼、大油饼等。在各种节日还有许多时令美食,如“捻转”、“包儿饭”、“熏虫”等。
“捻转”,象征一年五谷新味之始,做法是取麦穗,煮熟去芒壳再磨成条。“包儿饭”是把精肥肉、蒜、姜剁成豆状,以此拌饭,再用莴苣大叶包裹起来吃,相当于肉饭团。“熏虫”只有在每年农历二月二才能吃到,是把黍面枣糕用油煎食,或者用面糊摊成煎饼。木樨花开的时候,宫里还回用木樨花和面制饼。
这些明代的节令风俗有许多一直保留到清代,甚至流传到今天。
尚未出场的美洲食材
虽说明代的食物种类已经很繁多,但有些东西你仍然吃不到!
比如想吃地三鲜,对不起,辣椒和土豆那时候没有,只能给您做红烧茄子;想啃玉米,不好意思,这玩意儿大明朝的子民没见过;想吃个爽口的凉拌西红柿也没门儿,它们还在自己的老家待着呢!
不要惊讶,事实如此。玉米、花生、番茄、辣椒这些在今天很常见的食材,在500多年前的明朝是没有的。它们都要过几十年才传入中国。如若再过一百年,西葫芦、马铃薯、番薯、菜豆、菠萝也可以端上人们的餐桌了。而这一切的原产地远在大洋彼岸的美洲。
这些作物传入中国的路径,一般有三条:一是从印度、缅甸传入云南,二是从中亚循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原,三是经海路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其中,第三条路径的传入量最大,影响也最深远。最初这些作物的种植地域限于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随后人们发现这些其貌不扬的新植物,种植方便、成活率高、产量较大,尤其在土地贫瘠的北方种植,对于缓解干旱少雨、青黄不接等气候和季节条件带来的饥荒,减少饥饿导致的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于是,其后的两三百年间,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等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几乎遍及全国。高产量的美洲作物,使青黄不接时节的人们熬过饥荒,繁衍后代,养活了几亿中国人,推动了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3:55
可以,但是民间很少,土豆那是达官贵人享受的。番茄更是只看不吃。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3:56
番茄原产秘鲁,大约16世纪初传入欧洲,17~18世纪由欧洲传入亚洲。中国栽培历史较晚,约在20世纪初。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3:56
应该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