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大南门南明河边的几栋建筑物是什么来历?为什么建筑风格不大一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3:5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15:21
南明区境地名顺口溜的传说故事
沈启源
在南明区的老地名中有一首顺口溜。由于读起来声音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容易记忆。顺口溜是:“余(一)家坝、二戈寨、三板桥、四方河、五里关、六洞桥、七里冲、八里屯、九架炉、石(十)岭街。”顺口溜用数字开头和谐音的方法记录南明区的老地名,地名中以坝、桥、河、关、冲、屯、街、寨来命名,体现了地名的自然属性。
地名是社会现象,历史现象,是人类文明历史记录,是民族心理和地方习俗的反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种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它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地方色彩、时代色彩,往往具有一定的历史内容,一些地名还为研究历史问题提供历史线索和依据。
余家坝的传说
在箭道街口附近有一条叫米市巷的小巷,其巷顶头与新华路北侧的兴隆西巷交汇。交汇处一侧有块叫“余家坝”的地方,那里除有几棵老皂角树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个地方为什么叫余家坝,在当地的老人口中有这样一个传说。
明朝初年,朱元璋当了皇帝,元朝的统治在贵州也迅速土崩瓦解。那些原在顺元城(今南明区、云岩区的部分境域)统治贵州的蒙古族显贵们失去了依靠,惶惶不可终日,各自做着如何逃生保命的打算。一些有权有势的带着财宝逃向云南,那些无力远走高飞的就改名换姓躲藏于四乡八寨的民间之中。在蒙古贵族统治顺元城时把人分成几等,其中蒙古人最高贵,汉人及其他民族最低贱,受尽了摧残压迫。明朝建立,掀起了一股民族间报复的浪潮,一些主意打得晚的蒙古人*不少。一个姓脱古只斤的蒙古人带着一家人悄悄搬到一个叫“金钟扑地”的地方(今花溪区金竹镇),他家在贵州已有几代人,生活、语言、习惯和本地人差不多,为避免别人看出他家是蒙古人,就不敢说姓脱古只斤。因搬住的地方叫“金钟朴地”,他家姓里又有个“斤”字,于是顺理成章将家姓改为“金”。金家在住地老老实实地开荒拓地,过了几年安生的日子。由于过去享惯了安乐生活,耐不住居住地的清苦寂寞,金家大儿子常常借酒浇愁,慢慢失去了警觉,过去的公子哥脾气故态复萌。一次酒醉后打伤了乡民,便脱口骂出了几句蒙古话来,因而露出了马脚,惹怒的乡民们聚集上百人一阵锄头钉耙追打到其家中,老金当场*,一家人被打得四零五散。金家两个儿子仗着年青力壮,夺路而逃,无家可归来到顺元城南门外,在几棵大皂角树旁的岩洞里安身,兄弟两自怨自艾,又不能睁着眼睛饿死,于是学着当地人找了两根扁担和水桶,到南明河挑水卖为生。时间一年年过去,俩兄弟肩头磨起了老茧,脾气变得温顺了,手中也有些积蓄,便在岩洞旁盖起了草房。附近的乡亲向来都有亲帮亲邻帮邻的好心,见俩兄弟十分勤快,于是有人问名问姓的帮他们说媒提亲。兄弟俩不敢实说姓金,大哥灵机一动,把姓金的金字去掉下边的一横,说他们家姓“余”,从此兄弟俩先后娶妻生子,家业慢慢兴旺起来。原来这个人烟稀少地方逐渐热闹起来,建起好几十间瓦房,被人们称为“余家坝”而流传下来。余家坝在21世纪初旧城改造时,所有的居民都搬迁,建成乌江电力公司名为“乌江馨苑”的住宅小区。
二戈寨寨名的来历
讲到二戈寨,贵阳人都知道那是西南最大的铁路枢纽站贵阳火车南站的所在地,其实真正的二戈寨是贵阳火车南站一侧的一个布依族村寨。二戈寨原称二哥寨,明朝时此地是一个苗族居住的村寨。苗族同胞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安全,在此地设防,防其官兵来侵犯,苗族首领派其名叫二哥的儿子固守村寨。明朝洪武年间,官府派征南将军傅友德出兵*攻打孟关的苗族时将此寨围困,其二哥抵抗至弹尽粮绝而自杀。据说二哥死时身体站立不倒,众官兵看后都感到惊讶,于是将此情告知傅友德,傅亲自赶来看望,并对二哥站立的尸体进行拜跪,二哥的尸体方才倒下。后来苗族人民为追述其二哥为民族利益献身的气节以示尊敬,故将此村寨命名为二哥寨。后又觉得二哥之名不雅,便根据《左传》书所载:“二戈卫楚国”之意将二哥寨改名为二戈寨。
三板桥的麻耳草鞋
三板桥是贵阳的一个老地名,现名汉湘街。南起醒狮路 (老地名独狮子、茴香坡),北至中山东路(老地名三浪坡、小十字)之间的一条小街,因地处市中心,来往行人较多。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从富水南路(老地名福德街)流经此街有一条排水大沟,为让百姓过往方便,在排水大沟上用三块木板搭起一座小桥供行人通过,故名三板桥。光绪十年(1884 年),木板桥改建为小石桥,仍用三条石板铺面,后路面加高,排水沟改明沟为暗沟,并覆盖成路,从此再看不见桥的痕迹,故有“过桥不见桥”之说。这条街上原有一座祠堂,供奉着汉臣肖何、曹参,称汉相祠。汉相祠在辛亥*后改为达德女校,当时三板桥曾称呼为汉相祠。20世纪40年代,此街改名为汉相路。“文化大*”时期,有人认为这条路名带有封建色彩,加上这条街居住的湖南籍居民较多,故把“相”字加了三点水,为汉湘街。
过去这条街的居民,很多人家都从事打草鞋的手工作业,贵阳的老百姓口头上又把这条街叫做“草鞋街”。讲起贵阳三板桥的麻耳草鞋,现在的老贵阳人知道的不多了。特别是夏天穿上一双麻耳草鞋,既美观又凉快,十分舒服。
三板桥草鞋的生产原料主要用惠水、青岩等地的晚米稻草(即梗稻草,也叫米心草)、青麻、线子(用棉线加工的草鞋用线)。打出的草鞋主要有五个品种:第一种叫行草鞋,用稻草打底板,安有稀疏的线耳,是草鞋中最低等的一种。第二种叫加工草鞋,用稻草打底板,线耳较多,比行草鞋紧密,加工细致。第三种叫满花草鞋,又叫扎花草鞋。这种草鞋鞋板紧密细致,线耳布满全鞋。所谓扎花,有编花和扎花两种。编花在耳线处用不同色的线子编成白朵花、五瓣花、十字花等图案;扎花是在鞋鼻梁处扎上一朵用线制成的绒球式的泡花装饰,给人以美感。第四种叫麻板草鞋,又称麻耳草鞋。鞋板全用青麻打成,线耳紧密,这种草鞋耐磨,不易损坏,是三板桥草鞋中的品牌。第五种叫皮筋草鞋,此种草鞋是鞋板上加皮筋,耐磨,是1948年至解放初期时兴的一个品种。
三板桥草鞋的主要销售对象为行商小贩,过往行人,集体购买主要是军队。遇有军队购买,一批都是几百双,各户即集中供应,凑不足数就日夜加工。每年四月八日,少数民族进城过节,草鞋街行人熙攘,编花草鞋供不应求。传说达摩祖师是打草鞋的始祖,草鞋经营户每年都要到东山或黔灵山的庙里朝拜达摩祖师,在山上聚餐。三国时期的刘备是打草鞋出身,三板桥一些打草鞋的人家中供有刘备的神像。
四方河轶事
四方河之名最早出现在明嘉靖年间《贵州图经》中,后在嘉靖《贵州通志》中也有记载。明万历年间《郭子章全记》上说:“……四方河哨,干荫塘哨。四方河哨有官兵20名,民兵10名驻守”。四方河是南明河进入区境域的一段河名,又是一个葛姓布依族村寨名。据1982年地名调查时寨老葛沛皋介绍,其寨祖上在明万历年间由江西吉安府卢陵县迁来。在贵阳城外选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建村寨,由于寨子前看到的一段河面四方平整,于是便将这段河取名四方河。四方河河名很快被大家公认,同时也成为已建起的山寨的寨名被称呼至今。四方河寨坐西向东,背靠青山,面临绿水,山环水绕,佳城巩固。在四方河的岩关口处,唯一进寨的路上有一艘石船一半延存在路上,一半伸进河中。路边有石马鞍一座,是增添景致之物,称之为“骑马进青山,乘船下绿水”。清道光年间,四方河寨出了不少人物,有清*应授“武德郎”葛凤鸣,“登仕郎”葛凤翔,有光绪年间的“武魁武德郎”葛荣岫和应授“国学仕”葛呈芳,进士葛子义、葛燕等。
六洞桥的故事
六洞桥位于贵阳城南,即今海关大楼后面贯城河(一名玉带河)的一段河道上,因桥有六座而得名。六洞桥原名月殿虹桥,清《贵州通志》说:“月殿虹桥,在(贵阳)县治前,又名六洞桥”。《贵阳府志》说:“六洞桥,在永祥寺前,原名月殿虹桥,有桥六。”自清乾隆以来,因其地“有桥六”,习称六洞桥,一直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后改名为六洞街。
六洞桥在明清两代五六百年间一直是贵阳人足不出城就可游玩的好地方,其桥下的贯城河清澈带绿,像玉石一般,又名玉带河。桥南岸的一土山及桥两岸建有永祥寺、吉祥寺、黔明寺、华严寺、斗姆阁、三圣宫、华光庙、燧皇宫、天后宫等古寺庙,山水相连,形成一片天然景区。为什么不足80米的河道上建起六座单孔石桥?民间有两个传说:一说是因在封建社会道教是中国教,佛教是外来教,佛教传入后,两教产生矛盾。在修建桥时,道士修的桥,和尚不愿走,和尚修的桥,道士也不过。结果你修一座,我修一座,不足80米的河道就建了六座石桥。另一说,为了培植风水而建六洞桥。中国古人喜好模仿,如北京有“京师八景”,于是全国各省府州县都将本地的风景列出八景来,贵阳也列有八景。杭州有个西湖,贵阳就把甲秀楼以下一段河道叫做小西湖。杭州西湖有六桥,于是贵阳在玉带河汇入南明河一段河道上建起六座桥。西湖六桥,每桥都有一个典雅的名称,贵阳六座桥只用一个“月殿虹桥”的总名称,意思是六洞桥好比月宫中的六条彩虹。故当时有两句似一副对联的俗语对这一景区的概括:“一个坡,九座庙;半节河,六洞桥”。清乾隆、嘉庆年间贵阳女诗人何履■,家住六洞桥,生平工诗,颇绕风格,著有《六洞烟雨楼诗稿》,其中《六桥晚眺》云:“河干风景如图画,时儿卖花人过桥。一磐声随流水度,双栏影倩夕阳描。清将夏气惟兰佩,绾得秋光是柳条。最苦梼衣砧杵急,不曾寄远亦魂销。”旧时贵阳人洗衣,赖于河水井水,以手工反复捶打荡涤,“捶衣棒棒”成居家洗衣必备之物,女诗人二百年前的诗句,不仅讴歌了斜阳秋光下六洞桥畔的如画景色,同时描绘了一幅女子河边洗衣,捶杵声声,亦苦亦乐,思绪万千的民俗风情画。
六洞桥在清代不仅以风景如画出名,道光十七年(1837年)这里还出生一位中国的名人,他就是曾任清朝两广总督、两湖总督、军机大臣,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的张之洞。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内在湖北建起大冶铁矿、大冶王三石煤矿,开办汉阳铁厂、新办汉阳兵工厂、湖北水泥厂等。为中国的重工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八里屯——富水的发源地
八里屯系明清两朝时因驻兵屯垦,离贵阳城八里路程而得名。八里屯是南明河支流富水的发源地,现为云关乡油榨村的一个自然村寨。在其村西部有一口长4?郾6米,宽3米,深2米的大井(又称龙井),是一个常年流泉的饮水古井。大井流水出八里屯经龙家寨、舒家寨至虹桥附近,形成一条流量不大称为富水的河流注入南明河。旧地方志在谈到贵阳名胜时说:“富水绕前,贵山拥后,沃野中启,复岭四寨。”贵阳古城建筑在富水、贵山间,说明古人对富水相当看重。富水流经灌溉八里屯、龙家寨、舒家寨、虹桥,有灌溉之利,使农田丰收,是一条富裕贵阳的河。在富水流入南明河入口处原有一座名为南浦桥的石拱桥,古代贵阳人远行,送行者多在此与远行者饯别。曹式金有诗记载:“富水闻乡音,今朝策马行。■衣入风细,榴火着鞭明。士且安儒素,尔胡享厚名?涓涓幸时缩,万物皆常盈。”全诗写出南浦饯别人策马,衣入风,榴火明的景色,又写出了富水涓涓“万物盈”的景色。富水这一河流以“富水翔麟”之名列为清代贵阳八景之一。
九架炉的传说
南明区陈家坡一带原来叫 “九架炉”,有一首山歌这样唱道:“中曹红米上甑熟,永乐杉木两抱粗,田头镰刀山上斧,钢火要数九架炉。”一些上了年岁的老农爱说:九架炉的镰刀,钢火 “精蘸”,老秤十三两重一把,就是磨得只剩柳叶宽一片,照样修得下络腮胡子来。九架炉的全盛时期,是在清朝的同治年间,清末*直至解放,这里只剩几家铁匠铺。九架炉名字从何而来,民间有两个传说:一说蜀汉章武三年,诸葛亮从四川南下,演出他那有声有色的对孟获的七擒七纵、安抚南中各族人民的巨大军事行动。最初,各路大军齐头并进,进击夜郎的部队,由主将马忠率领,一举击杀了牂牁太守朱褒。为了钳制一方,诸葛亮命令这路大军留驻古苴兰北境(今贵阳一带),专门从事军器的打造和转运粮米军需。大军驻扎后,马忠委托部将王志主管军器煅造和物资的储藏,王志不通冶铁之术,打造的兵器在战场使用时,不是卷口便是断折,常常违误军机,受到不少责罚。王志帐下一位姓蔡的书案先生,向王志推荐他在荆州的同乡冶丰来煅造兵器。冶丰是铸铁名匠干将、莫邪的后人。当年,楚昭王令干将铸铁,干将历时三年,铸成雌雄剑两柄,两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吹发能断,遇有奇事,自动出鞘发出啸声。干将因为潜心铸造,超过了楚王给的期限,他预感将会祸事临头,就让妻子莫邪带上雄剑逃走,自己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听干将说了宝剑的神奇,立即起了一个恶毒的念头,杀掉干将,免得他再为别人铸剑,自己独占这件稀世珍宝。于是,楚王指责干将贻误铸造期限,犯了欺君大罪,判处以干将试剑,残酷地砍下干将的头颅。莫邪逃出不久,生下遗腹子赤鼻。赤鼻在母亲的教诲下成长,用母亲交给他的雄剑,刺死楚王,报了父仇,*辗转来到荆襄。转眼之间,七百多年过去了,虽旧事已被人遗忘,但他家仍保留了有名无姓的古风和精湛的冶炼技艺,这就是冶丰有名无姓的来历。王志请来了冶丰,请教他冶炼精铁的方法,冶丰说:精铁成败在淬火,淬火优劣在龙泉,龙泉是含有龙涎的泉水。冶丰经仔细踏勘,从苴兰南岳山崩塌下来的岳丘(今陈家坡)南面,有股泉水叫“龙湫”,正是有龙涎的龙泉。冶丰提出了建炉铸兵器的意见,王志呈报主帅马忠,即被采纳。围着岳丘建起了九九八十一座烘炉,炉门一律朝南,取的是南方为火,九为阳数,九九归一,无极无限,以龙湫泉水为卤,日夜不停地煅造。打造出来的军器锋利无比,源源不断地送到军前,为加速安定南中建立了功勋。后人为了纪念这段传奇故事,取九九归一的谐音,一就是玉,玉是石之精,便以石代玉,凿成白石香炉九架,象征九州八级,安放在陈家坡上,八方石炉,朝向正中的炉首,青山白炉,凭添了景色之秀。
另一传说为明末清初,由于以朱由榔为首的南明永历政权与清王朝的军事对峙和永历小朝廷内部的孙可望、李定国之间的*争斗,贵阳城经历了近十年的战争*。顺治十年(1653年),孙可望嫉妒李定国战功,轻率出征湖南,由于出师时胸中无数,寄希望于天公保佑,行前在贵阳大南门外杀青牛白马祭祀天地,并请高手匠人专门雕凿大型石香炉九个,安置于祭祀现场,以表虔诚。孙到湖南后无功而返,反在保庆被清兵打败,又返回贵阳。由于人世沧桑,当年的九个石香炉已不知去向,但九架炉这个地名一直沿用下来。
20世纪50年代后期,市南路、石岭街一带的一些铁匠铺组建了一个铁器生产合作社,以“九架炉”冠名,打造百姓生产生活所需的镰刀、锄头、斧头、煤钩、火钳之类生产生活用品。
石岭街“石林精舍”的故事
在原新华路九中至市南路粑粑街口对面有一条濒临南明河畔的小街,街名石岭街。石岭街历史分段名称为赖子坡、凹子街、阳河沟。这条不长的小街临南明河渔矶湾,河水迂回,沉碧凝翠,这段河面向有小西湖的美称。明代建起一些私家花园,其中一座雅称“石林精舍”的杨家花园风景独特,园内有玉亭、石林、小仇池、明霞洞、草堂、松风阁、翠屏山诸景。杨宅石林精舍依山傍水,怪石如林、溶洞见奇,亭阁交错,风景如诗如画。在这条名不见经传的小街上,明朝末年出了个文武双全抗击清军至死不屈的爱国将领、书画家杨文骢。杨文骢字龙友,从小学文习武,少负奇才,文章剑术兼擅其能,尤耽书画,伸纸泼墨,如风驰雨骤,生趣横溢。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杨文骢22岁乡试,答卷与试题意旨相距甚远,提学张汝霖认为他是一个奇才,破例选拔为第一名中举人。天启三年(1623年)移家迁居南京,交结江南名士,研讨文学、武艺。后步入政界,历任华亭教谕、青田、永嘉、江宁知县,南明弘光朝右佥都御史、巡抚、隆武朝闽浙总督、兵部尚书等职,提督军务,位列一品,是贵阳历代乡贤中品爵最高人物之一。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入闽,他与福建兵备副使孙临移师仙霞关,与清军激战,身负重伤,后退至浦城被俘,清军多次劝降,许以*厚禄,他始终不屈,终于家属子女仆从36人以身殉国。杨文骢不仅在军事上有才,在文学艺术上造诣更高,他善书法、诗文,尤精于绘画,画名噪大江南北,他是明末画坛的“金陵九子”之一,亦系诗坛“崇祯八大家”之一。是贵州谢三秀之后博雅多能,天才卓越的人才。时人谓其诗、书、画为“三绝”。
在石林精舍诸景中,具有传奇色彩的是明霞洞,据说石岭街名的来历和它有些关系。相传在杨文骢殉难后不久,有人曾进明霞洞寻找杨文骢秘藏的“铁卷盟书”,进洞后直往前走,最后到达南边的摆郎寨出来,距明霞洞入口有二十来里。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把个“石林”传成“石岭”。石岭街因此得名。
(作者单位:贵阳市南明区志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16:39
呵呵,让我里回答你吧,楼上的回答,看起来头都晕了~
你看到的那几栋建筑是古建筑的那几个吧?
那是贵阳的甲秀楼,身后的小庭院是翠微苑。都是属于贵阳市的明代建筑
甲秀楼对于贵阳,就相当于武汉的黄鹤楼,始建于1598年,当时的贵州巡抚江东之,兴建甲秀楼的目的,就是未来,鼓励贵州的文人仕子们,科甲挺秀,一直以来就是贵阳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身后的翠微苑也是属于明朝时的建筑,以前是个书院,现在就是一个喝茶聊天休闲的地方。
随便说一下,贵州省是从1413年,建立了贵州布政司,才成为中国省一级的建造,所以明朝的建筑在贵阳市很多地方都能看见,比如老东门的文昌阁~~
呵呵,一点点小小的历史知识,祝你天天开心,身体健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18:13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20:05
一个坡,九座庙;
半节河,六洞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