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是念观世音菩萨,什么时候念都可以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4:5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7:22
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都是很有功德的。
万福禅院:【念佛的十种方法】
(一)、高声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时,即振作精神,高声念佛,念到数百声,自换一番境界。业报差别经云:“高声念佛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惊怖。三、声遍十方。四、三途息苦。五、外声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进。八、诸佛欢喜。九、三昧现前。十、往生净土。'若长用高声,恐伤元气,致喉痛音哑,不宜久行。
(二)、低声念:若精神散失,或劳极疲倦时,即收敛神明,低声细念。或随人境好恶而轻重之,当沉大雅重,俾两肩之人隐闻。若长用低声,恐易昏沉,反起思虑。候气息完固,精神勃兴,人境无碍时,便可高声念佛,使天神欢喜降护,鬼畜闻声解脱,其功弥深。
(三)、金刚念:若心气不适,或人地有碍,高声低声均觉不便时,但动口唇半明半默念,绵绵密密,声在唇齿之间,咒家名为金刚持也。不拘多少,须字字从心里过,句句从耳里入,自易心定。
(四)、默念:若高声低声均不相宜,金刚念仍嫌著迹;或秽处及大小便时,不宜出声念,即系心一缘,无声默念。微以舌根敲击前齿,心念随应,音声历然,声不越窍,闻性内融,心印舌机,机抽念根,从闻入流,反闻自性,是三融会,念念圆通,久久遂成唯心识观。惟女人生产时,宜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决无苦痛难产血崩等患。因默念心力小,故感应亦小,或致闭气受病也。
(五)、记数念:若防懈怠,须一串数珠不离手,一声佛号不离口,念佛一声,手过一珠,念得分明记得分明。单念四字,勿杂六字,以四字易成片也。或在阿字上过珠,或在陀字上过珠,划定规模,不得错乱,此借珠束心之法。或昼夜十万声,或五万三万声,初少定数,随后渐增,克定课程,不得缺少,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可,不记数亦可。若静坐养神,不宜掐珠,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必受病。
(六)、摄心念:若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先至诚恳切,摄耳谛听,无论出声或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明明白白,如是摄心,妄念自息。如或末息,即用十念记数法,从一句至十句止,又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若难十句直记,或分两气,从一至五、六至十。若仍费力,当从一至三、四至六、七至十,作三气念。惟凭心记,不可掐珠,则全心力,施于一声佛号,妄念无从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行住坐卧,皆无不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
(七)、静坐念:若静坐时,先以左足押右股,后以右足押左股,令两足掌仰于二股之上,名跏趺坐。手亦右押左,两掌向上,大指相接,安于脐下跏趺上,名弥陀手印,亦名法界定印,能除一切妄想。如年老骨硬,半跏或端坐亦可,只要身体端正,不动不摇,合眼闭口,舌向上颚,想己身在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一声。方便调息,不缓不急,随其呼吸,心息相依,行住坐卧,皆可行之,常自密持,勿令间断,此宝王随息法门也,摄心既久,息念两忘,即此身心与虚空等,久久纯熟,心眼开通,三昧忽尔现前,即是唯心净土。
(八)、睡眠念:若睡眠时,宜右侧卧,右手枕头,左手安左股上,名吉祥卧。观想己身合掌跪在佛前,恭敬默念。不可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床头如有时钟,借以助念更妙。纵令昏昧,系念而寝,觉即续之。一生睡眠,耗去光阴大半,如此摄心念佛,是废时利用,功效最大,必于梦中得见彼佛,梦之不已,三昧成焉,面睹玉毫,亲蒙授记,万无一失也。
(九)、追顶念:若要一心不乱时,即执持四字佛名,一句顶一句,一声追一声,不可高声伤气,或*气动火:不可默努伤血,或轻松养识,沉静堕昏。亦非穷年累月宽念得来,或念到老死才著紧成功。只在健时猛念一日,极力追顶,无少憩息,猛之又猛,情识一断,便无心可乱,即名为一心不乱也。若一日不成,将养一日再念,或连念二日,消停再念。或连念三日四日以至七日、一七不成,调养精神,七之再七,以必得一心不乱为期耳。
(十)、临终念:一句佛号,朝念暮念,行念坐念,乃至终日终年念念不休者,无非为熟此临终之一念而已。因此一念,所系甚重,牵魂引魄,造命生身,莫不由此,念善上天堂,念恶下地狱,念魔便成魔,念佛便成佛。若非平时常念多念,熏习熟利,及临终时,早已忘失念佛之正念,仍随多生习熟之善恶等念而去矣!轮回六道!危哉危哉!佛说:”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西倾,倒必随西。'故平时念佛,要作临终时想,不得贪生怕死。当念此身即非我有,遑论亲属财产。前路茫茫,归宿何方?惟有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始是安身立命之处。时时如此存心,万缘自能放下,一念自然提起,何患净业之不成耶?才有疾病,便念无常,一心念佛,期生净土。于此身命世界及一切事务,慎勿思念贪恋,偶一念及,但急念佛,只此一念,更无异念,决定往生。命若未尽,自得安宁,当存自存,当死须死,但求往生,切勿疑虑,百劫千生,在此一举,努力直往,更勿犹豫!须知平生不知念佛,甚至作诸恶业,应堕恶道,如张善和等五逆:(一、出佛身血。二、破和合僧。三、杀阿罗汉。四、杀父。五、杀母。)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嗔恨、邪见。)临终地狱相现,遇善知识教以念佛,至心具足十念,乃至未满十声称南无阿弥陀佛者,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即见化佛接引,往生极乐,况无逆恶等罪,一向念佛者耶?但此系宿种今熟,否则,恐为业障所牵,善友难值,病苦所*,正念难成,十念虽易,实难幸致。当趁身强健,勇猛精进,早备净土资粮,以免临时自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7:23
南无阿弥陀佛
专一念阿弥陀佛佛号就好,任何时候都可以念佛,在不洁处和躺着时需要默念佛号。
你好仁者,只要恭敬真诚,在洁净地,正襟危坐,谁都可以念佛经,但不能躺着,歪坐着读。只要不打扰别人,就没有时间*。就算旁边有鬼神听经,也是善神善鬼,是你家的*神。,我们更应该诚敬读经供养他们。
佛法是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净空法师---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统统都念到了,不要一个一个念。念其他的名号是念别名,念这个是念本名;本名不变,别名千变万化。为什么——别名是随众生机缘而建立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7:23
自愿的 都是可以的 都是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的
观音十二大愿 南无号圆通名自在 观音如来 广发弘誓愿
南无一念心无挂碍 观音如来 常居南海愿
南无住娑婆幽冥界 观音如来 寻声救苦愿
南无降邪魔除妖怪 观音如来 能除危险愿
南无清净瓶垂杨柳 观音如来 甘露洒心愿
南无大慈悲能喜舍 观音如来 常行平等愿
南无昼夜巡无损坏 观音如来 誓灭三涂愿
南无望南阎勤礼拜 观音如来 枷锁解脱愿
南无造法船游苦海 观音如来 度尽众生愿
南无前幢幡后宝盖 观音如来 接引西方愿
南无无量寿佛境界 观音如来 弥陀受记愿
南无端严身无比赛 观音如来 果修十二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7:24
为什么说诸法平等,无有高下?
专业解答:
佛在《金刚经》上说的‘诸法平等,无有高下".
.”(注:《金刚经》原文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分析如下:
一、在电子大藏经的契经中没有“法门平等”这个独立的词,只可查到“法门平等”作为一句话中承上接下的句型,如:1、本缘部的《方广大庄严经》卷一有“定觉分是法门,平等觉悟一切法故.”2、华严部三藏佛驮跋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六有“深入一切菩萨法门,平等观察三世诸佛.”3、三藏般若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四有“已甚深入种种法门平等智故.”4、经集部中宋代法贤译的《宝授菩萨菩提行经》有“皆得不退转地总持法门平等法忍.” 5、鸠摩罗什译的《诸法无行经》中有“菩提与贪欲,是一而非二,皆入一法门,平等无有异,凡夫闻怖畏,去佛道甚远.”6、密教部中《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中有“真实波罗蜜多净,即大波罗蜜多生,秘密法门平等智,此即法金刚菩萨.”结论:佛陀没有讲过“法门平等”这样的话.
二、“是法平等”的“是”是“此”和“这”的意思,如在元魏留支三藏的译本和陈天竺三藏真谛的译本中,就是“此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此法”都指的是“法性”,而不是“法门”.“门”属相,法门属事相,即法相,有高下、快慢、难易、优劣等八万四千种差别,故不平等.法性为何平等?因为法性清静寂灭,离一切相、离一切语言文字,以相而显,故尔平等.如“人人平等”是指“人性”平等,但不能说“人的身体”平等,因为各人的身体有高低胖瘦美丑等的差别.而有些不明事理的师兄们却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正应了那句“依经解经是佛说,离经一字是魔说.”的话.结论:“法门平等”非“是法平等”.法性平等,门有高下! 三、假设“法门平等”观点成立,又何必“修学一定要对自己的根机”呢?既然平等,自然能够适用于一切众生、一切事,怎么还会存在对不对“机”的问题呢?如果“修学一定要对自己的根机.”、“选择法门要契机.”就说明法门有差别,既然有差别也就是不平等,又怎么得出“法门真的是平等.”的结论呢?结论:“法门平等”是悖论.
四、“佛讲的法门平等是世出世间一切法,包括所有宗教,还包括邪法.”佛教的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大体系,世法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的基础法,是为出世法作资粮准备.出世法是对世法的提升,超脱轮回出三界.而外道是世法而没有出世法的,并且外道的世法也没有佛教的世法完备[如外道的戒杀是不杀人(实际上有的外道照样杀人),佛教的戒杀是不杀一切众生.],故外道是不能与佛教的世法相比似的.佛说世间法只是初机说教,后续的还有出世的三乘法和第一义谛,而其他宗教有吗?何况邪法?而却有些不明事理的师兄们却给佛法与其他宗教和邪法划等号,是否说明其他宗教和邪法也是尽虚空遍法界的真理,释迦佛等同于外道和邪法的创建者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7:24
用恭敬心 至诚心去念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