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的故事,快点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3:4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7:37
洪淑娟家住板桥乡梁湾村4队,女,29岁,*党员,现任梁湾村团支部*,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为人热情,很受群众好评。
洪淑娟有一个幸福的家,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一家人尊老爱幼,四世同堂。可这一切都建立在她对老人的孝敬和关怀之上。86岁高龄的爷爷虽然有孙子、重孙,可没有老伴以多年了,她知道爷爷更需要像小孩一样关怀。爷爷喜欢吃花生,可没有牙,自己咬不下,她就将花生用擀面杖擀成细末给爷爷吃;爷爷肠胃不好,经常便秘,吃了药很容易大便失禁拉在裤子上,每次她都细心给老人清洗干净,从没有嫌弃过什么;爷爷年老耳朵不好,平时家人聊天他听不太清楚,她知道老人一定很无聊,就坚持每天下午陪老人说话,给老人讲自己看到的新鲜事情,看着老人开朗的笑声,她自己也感觉很幸福。
今年54岁的婆婆常年被累风湿性关节炎折磨着,老人承受着很大的病痛,四肢都已严重变形。病情严重时连床都下不来,她就给婆婆端水端饭,接屎接尿,看到老人身上衣服脏了,就赶紧给换洗干净,看老人几天没洗过澡了,她就搀扶着给洗澡。老人因病痛脾气不好,时常给人发火,她从不顶一声嘴,应为她知道,婆婆一辈子要强,从没这般依赖过别人,她不能让老人在忍受病痛的同时,再忍受家庭的不愉快。
2003年丈夫在一场意外中从山崖掉下去摔伤了腰,做完手术后需要在家卧床静养一年,前期连翻身都要别人帮忙,一年来,她时刻守在丈夫身边,起早贪黑,从未睡过一个完整觉,也没叫过一声苦。由于长期卧床,脚跟、*都被压烂了,她就坚持每两个小时给丈夫翻一次身,每天晚上用开水擦洗丈夫的手和脚,每周用热毛巾给丈夫擦洗全身,就因她的精心照料,丈夫身体恢复的很快,提前一个月下地行走,这期间多少心酸只有她自己知道。
就是她这样照顾年迈的爷爷,孝顺有病的婆婆,伺候卧床不起的丈夫,维系了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受到家人的赞赏,得到了邻里的尊敬,也为他们树立了好的榜样。
十年如一日照料4位老人
他一直坚持长期照顾4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至今。1995年,他岳父因患病手术失败,导致长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他便和妻子照顾好岳父的衣食住行。2000年,他父亲突患中风导致偏瘫,后又摔倒导致骨折,长年卧床,他又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2003年,他岳母被查出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中风造成右侧偏瘫、失语,生活难以自理,2004年母亲双眼病变失明,生活不能自理。从此,他照顾双方老人的重担进一步加重,但他毫无怨言,精心照顾4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侍候着4位老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服药等,是我们所有为人子女学习的好榜样。
说起赣州开发区国家税务局*同志,认识他的人没有不赞叹他十多年来孝亲爱老的感人事迹。
今年46岁的*同志,为人诚恳,待人谦和,工作兢兢业业,深得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尊敬。可谁知道在他温和的笑容背后有常人想象的艰难和坚持——长期照顾4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2000年3月,*同志的父亲突患脑血栓中风,左侧偏瘫。消息传来让这位作为妻子之丈夫、孩子之父亲、父母之儿子的男子汉欲哭而无泪,几乎要晕倒。因为在之前的1995年,他的岳父因长年患腰椎盘突出,决定开刀治疗,可是手术不够成功,导致长年卧床、加上患小脑萎缩、严重青光眼等多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又在外地打工,无法照顾老人。他和妻子就尽量多花时间陪伴在岳父母身边。做饭、清洁、换洗衣物,所幸的是,岳母当时身体还好,可以帮助照顾好岳父的衣食住行。而仅过几年,父亲又病倒了。
经过医生全力抢救,父亲的生命是保住了,从此只能躺在床上让人伺侯。由于母亲当时的身体也不太好,妻子又要经常去帮助照顾岳父,小孩又还小。只有自己多抽时间去照顾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父亲的病情也逐日有所好转,却在2006年由于摔倒而引起髋关节粉碎性骨折,长年卧床。从此,他照顾老人的工作变成了两份。侍候老人他不怕,但是老人躺在床上不能动,心里难免产生急躁情绪。于是他就专门说一些开心的事让他老人家听,哄得老人高兴,吃饭、洗澡才会顺当点。有时稍不注意,老人的行动不便胳膊会将饭菜溅他一脸一身。每当这时,他总是不声不响地收拾烂碗碎盘,然后重新给老人盛饭。洗澡时也是这样。
然而,不幸的事总是接踵而来。人生有时就是这样不遂人愿。当他的眼前呈现出一滴滴曙光时,不幸又一次降临了。
2003年,岳母被查出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此病症在赣州仅有12例,其特点是血浓度增高,极易引起脑血栓,每星期需打三次干扰素控制红细胞升高。从03年至今已中风4次。2006年7月,被病魔折磨多年的岳父去世,失去亲人的悲伤怀没有减弱,2006年8月岳母由于再次中风造成右侧偏瘫、失语(言语不清),生活难以自理。
2004年母亲左眼眼底病变,眼神经萎缩、失明,右眼视力下降,2009年10月右眼黄斑性病变失明,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双目失明,生活的艰辛再次降临到他身上。
几年内,他经受了多次打击,诸多磨难,仍然坚持照顾双方老人生活起居、饮食、疾病治疗,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流程。由于居住条件*,不能把老人们安置在一起照顾,他每天都要奔走于两处。由于对老人的爱,他不放心请人照顾,给几位老人喂饭、洗澡乃至给父亲清洁大小便他都要亲力亲为。经过精心照料,老人们的床铺总是干干净净,房内没有任何异味,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痤疮、湿疹。
不仅在生活中尽量让老人高高兴兴,平日里也要让老人精神上欢欢喜喜。只要老人高兴,有利于他们的康复,什么事他都愿意干。只要有闲暇时间,他总是尽量满足他们一些要求,天气好的时候,陪老人们到户外散步、散心,赣州有了什么新建设,新景观,也尽量待老人们去参观,让他们感到老有所依,晚年幸福。
当他陪着老人在广场上散心的时候,同事们见了好说:“阵军,你也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呀,几位老人全指望你呢。”可他总是笑笑说:“没事,我能挺得住,已经习惯了。”
当单位决定推荐*同志为道德模范、孝老爱亲先进时,他说我不过做了一个人子应该做的。
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阵军同志十年如一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料,勇担家庭经济与心理的重担,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不难想象。他对老人如此孝顺,无怨无悔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所有为人子女者学习的榜样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7:37
中国古代: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现代:谢延信
原名刘延信,32年前,他新婚一年的妻子生下女儿后因产后风不幸去逝,他主动承担起照料前妻父母和呆傻妻弟的责任。为使老人放心,他然改姓为谢。1979年,岳父突患脑中风,全身瘫痪。一老、一瘫、一傻、一幼,重担全部压在谢延信的身上。为照顾岳父一家,谢延信狠下心把5岁的女儿送回滑县老家,自己在焦作伺候老人。岳父瘫痪在床18年,他精心护理,端屎端尿,洗澡按摩,18年老人没有得过褥疮。为省钱给两位老人看病,他四处打零工,经常挖野菜、捡菜叶,连水果也没舍得给自 为老人洗脚
己买过。岳母患有肺气肿、胃溃疡,丧失了劳动能力,内弟先天呆傻,在岳父去世后,谢延信对他们的照顾更是尽心竭力。他以不放弃照顾前妻一家人为前提,多次拒绝组建新的家庭,直到丧妻10年后才与志同道合的谢粉香组成新的家庭。2003年,谢延信因脑出血落下了反应迟钝、行动不便的后遗症,他便让妻子来焦作共同照顾前妻一家。 谢延信同志对家庭的责任同样表现在工作中,无论是做掘进工还是值守瓦斯泵房,他总是立足岗位、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精心干好每一项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7:38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 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二十四孝_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 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二十四孝_彩衣养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诗赞曰 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 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