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艺术商品化利大于弊的4辩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10 18:0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0 11:57
谢谢*。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先指出对方辩友在立论框架上的错误之处。
首先,对方一辩告诉我们艺术商品化就等同于艺术品的商品化,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新华词典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艺术的根本意义是体现人的意识形态,而这些意识形态的载体才是艺术品。这就告诉我们艺术是不等同于艺术品的。对方辩友这种只看表象,不理本质的做法是不是有点买椟还珠之嫌呢?
在这个错误的前提之下,对方辩友引出他们的第二点推论,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就是向我们列举了几个适合商品化的艺术品实例,然后推出:所有的艺术品商品化都是利大于弊的。总不能看到我方四位辩手中男女比例是1:1,就推断信息学院的男女比例也是1:1吧!
好,现在我们来看看对方辩友都向我们举出了哪些例子:对方辩友说CD走入千家万户,说那些带着艺术的生活用品对人们的不可取代的作用,还说……………………看似很多的实例,其实对方辩友只说了一种利,就是让大众更加了解了艺术。可是要让大众更了解艺术,难道就只有艺术品商品化这一个方法吗?那我们的博物馆和艺术展的意义又在何处呢?
退一步说,我们就姑且先承认对方的观点,承认它在广大人群中的影响。可是商品化的传播过程中,就只有艺术对人的影响吗?那它本身最根本的发展问题又到哪里去了呢?还是对方辩友想告诉我们,艺术的本身就是不用发展的呢?
今天艺术品进入消费市场,诚然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艺术,但是艺术的多元化也受到了民众不公平的选择,这 是利是弊呢?美术作品放在了拍卖行中,固然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它的美,可是它却是靠着尺寸来定价,抛弃了艺术的价值,这又是利是弊呢?希望待会对方能给我们一个解释。
纵观对方辩友的立论,我是恍然大悟啊!徐悲鸿辛辛苦苦带着画作走出国门宣扬国粹,其实是自私自利,就是为了赚钱。我们看到梵高穷困潦倒,为艺术精神献身,其实是他咎由自取,谁让他不去了解市场需求的?我们更看到鲁迅先生为了笔上*,呕心沥血,弃医从文,其实他也是为了钱,或许那时候文章比药品更值钱吧!
而今天我方认为艺术商品化是弊大于利主要基于一个标准,那就是究竟哪一个才能更好地实现艺术本身的发展,更好地促进艺术传播文化和教育引导人们的作用。 而在这两个目的当中,艺术本身的发展又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看看今天的艺术商品化带来了什么?我们伟大的名著《红楼梦》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的故事。那些低俗趣味品也堂而皇之地坐在了网站首和页上,美其名曰*术。在商品化的驱使下,经济的*下,各位所谓大家的艺术理念早已朝着华弄取宠,娱乐大众的方向畸形发展了。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艺术百花齐放,源远流长,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问题啊!
【(经济发展)对方辩友第三点则是告诉我们,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会带动经济发展。大家当然都知道: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也都能理解贵院的辩友们对数字的敏感。但是事实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国家的艺术商品所带来的仅仅是GDP的0.01%,而日本的那最为猖獗的AV产业给他们带来的是全国经济的整整4%啊!对于这个结果,对方辩友觉得,这个4%能要吗!!】
参考资料: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xMzcyNzky.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0 11:58
你们是弊大于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