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光的典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4:3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3:57
应是走马观花,出处是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观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卜.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不但感到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大道平阔,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成,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两个成语。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新进士们“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但诗人并不留连于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觉上的“放荡”: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还要“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车马拥挤、游人争观的长安道上,不可能容得他策马疾驰,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一日”是不能“看尽”的。然而诗人尽可自认为当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也尽不妨说一日之间已把长安花看尽。虽无理却有情,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也就不觉得其荒唐了。同时诗句还具有象征意味:“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谓“得意”,既指心情上称心如意,也指进士及第之事。诗句的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后人喜爱的名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3:57
即“走马观花”。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典出:唐·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提,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代著名诗人孟郊,40岁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后来在母亲的勉励下,他赴京城赶考。但两次都没考中,第三次才终于榜上有名。高兴之余,他提笔写下了《登科后》一诗,用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诗的后两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来,人们从这首诗的后两句概括出了“走马观花”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只是粗略地观察,比喻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古人一旦科举登第,平步青云,命运立即改变。此时春风拂面,惬意自得,似闻诗人纵马奔驰得得蹄声。平日苦读寒窗,无暇也无心观赏京都景致。如今金榜题名,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于实处,精神放松,劳苦抛置脑后,才有了长安繁花似锦的去处一日尽览的雅兴。坐骑款款而行,怎能表达激动的心情!只有策马驰骋,才能使心中兴奋之情得以充分宣泄。孟郊看花意不在花,而在于充分享受任情驱使、随兴而往的美好感受。诗句塑造了一个潇洒得意几近颠狂的书生形象。
参考资料:http://past.people.com.cn/GB/paper39/3717/45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