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修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4:34
我来回答
共1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03:43
壹、前言
谈到修行,难免会有人把它和参禅打坐,念经念佛,行善积德等事联想在一
起,其实那只是修行的形式,不是它里面的意思。修行,应该是一种心性的锻练,
一种透过观照的工夫,去防非止恶,开发一切善法,达成圆融的、究竟的精神世
界的方式。不论你如何称呼修行的名相,亦不论用何法去修行,如它的结果相同
就可以了。
但身为一位修行者,在刚起步之前,必先认清一些基本的观念:
(1).我为什么要修行?
(2).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
(3).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这三个问题看似易解,仔细研究却又十分模糊,如果不弄明白,一定会陷在
修行的泥沼里,卒至万劫不复。
贰、我为什么要修行
假如一个人生活十分优裕,所求所愿,无一不遂,那他想修行的动机应该是
最少的。因为耽于享乐,不知人生有痛苦,就无法感受修行的重要性。假如一个
人的生活不但贫病交迫、三餐不继、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这人的修行机
会也是很少的。因为食苦成习,已经不以苦为苦,同时日日与生活搏斗,根本自
顾不暇了,那有心思想到修行的问题。因此,一个人会走上修行之路,或者说会
认真去探讨人生的种种,必定是他看到了人生百态有生有死、有苦有乐、有贫有
富、有贵有贱、有寿有夭的相对,发现到自然界的生养万物及毁灭万物,也体悟
人类文明的进步,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却又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灾害。于是从观察、
思考,到亟欲设法解决人生的痛苦,这整个研究和实践的过程,形成了所谓「修
行」的意思。这是从理论上来说的,至于从事相上分析的话,情况就很复杂了。
有人说:「我身体孱弱,想藉著修行来恢复健康。」有人说:「我从小命歹,灾
祸频仍,想改变命运,转祸趋福。」也有人想用修行来安定心神,或使事业成功,
家运腾达。没错!一个虔心修行而持续不断的人,大多会有某些特异的福报,其
实这只不过应了一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老话而已,如果修行的内涵就是
这样,我们称它叫人天福业,这只要依十善业的法门去修持就能成办。但从另一
方面看,假如永远把目标订在那里,毕竟还是生死轮回,还是魔王的子弟兵,而
且也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佛法不甚了了,因此在遇到挫折之后,就立刻退
缩不前,或者是刚开始感觉效果还不错,到最后愈来愈无效,甚至还原到未修行
的状况,使你慢慢地失望,慢慢地减退精进心,卒至放弃为止。
基于此,我们必须深切探讨修行最真确的动机,也可以给想从事修行的人一
个正确思考的方向,那就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要了解四圣谛,首须了解
佛教的创觉者释迦牟尼佛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感受。释尊未出家前,曾有四次出
城郊游的经历,第一次在城里见到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见到一位
因痛苦而*不已的病人,第三次见到了一具尸体,这使他觉悟到人自出生以后,
都要经过痛苦的折磨,然后走向衰老、死亡,这是谁也不能避免的。于是他又回
忆童年时代,曾经随著父王去农村举行春耕祭典,见到农夫犁田的时候,从土中
翻起了虫蚁,立即被蛙类争食一空,转眼之间,蛙又被花蛇吞噬,花蛇又被凌空
而下的巨鹰□食,这弱肉强食的景象,使他感受众生的可怜可悲。如此苦难的人
生,假如不寻求一个解脱的办法,那人生还有什么希望呢?为了获得最后的答案,
又作了第四次的出游,这一次他见到一位神态安祥的沙门,他深深地感动,同时
也领悟了自己应该走的路,那就是了生脱死,没有痛苦、衰老、情欲,争夺的路。
而当释尊坐于菩提树下,以敏锐的智慧,从中道缘起观,完成*的正觉以后,
又从大悲心中流露出对一切众生的关怀,于是把生命的现象予以归纳分析,把修
行的方法和修行的终极目标制定成一合理的诠释,这样它就完成一个世间和出世
间的因果关系--(1).苦谛,是世间的果。(2).集谛,是世间的因。(3).灭谛,
是出世间的果。(4).道谛,是出世间的因。
(1).苦谛—生命的现象呈现著迁流变化的情形,叫做「诸行无常」。因为无常,
所以没有一件事物不会毁坏,也没有永远的欢乐,当我们拥有的事物毁坏时,
当欢乐远离悲伤来临时,自因沮丧、失望而痛苦,所以「无常故苦」,若依
照苦的性质来分类,它表现在人生上的可分八类:
1.生苦。生由无明业相而来,纯大苦聚集,是为了承受应受的果报而生,因
此生即是苦。人间的生,从受胎开始,在母腹中窄隘不净,犹如处身地狱。
出胎以后,有冷风、热风吹身,有雷、电、雨、雪袭身,有贫贱富贵、相貌
全缺、美丑的分别。另外,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爱取有诸事,种种的七情六
欲由是而生,懊丧悔恨,缠绵身心,使人痛苦难堪。
2.老苦。从少年至壮年,从壮年至老年,气力逐渐衰羸,形色逐渐枯丑,动
止不宁,精神不振,甚至饱受他人的嫌厌,视为生活中的绊脚石。孤独、饥
寒、踽踽而行,心中的苦岂是身强力壮的人所能体会?
3.病苦。因为业障临身,或四大不调,造成身心诸般不适,终日辗转病榻,
忽冷忽热,时痛时昏,人间地狱莫此为甚。
4.死苦。将死之人,便有无始劫来的业相现前,在那一刹时,令人生起大怖
畏。死后,缥缥缈缈投生他处,转驴胎、堕马腹,或化作饿鬼,食入成火,
或进入地狱,受无尽的刑。
5.爱别离苦。所喜爱的人事物,因消失、毁灭或离开,朝暮思恋,使得身心
交瘁。
6.怨憎会苦。所嫌怨的人事物,因相遇而愤懑不已,咬牙切齿,常思仇报。
7.求不得苦。爱乐某事某物,极力求之不可得,受失意丧志的苦。
8.五阴炽盛苦。前面七苦,都由七情六欲所生,由情欲的执持,表现在身心
方面,为色、受、想、行、识五阴的显现,是苦的总内容。
这种种的苦,像一条无形的锁练,紧紧的缠绕著身心,令人烦恼、无助、陷
入无法自拔的痛苦深渊。
(2).集谛—爱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爱欲的核心是由「无明」生起的虚妄「我见
」,再由「我见」的坚执,才会去造种种的业,而生出一切苦果。现在我们
深一层分析我见的特质,得知它是从贪嗔痴等烦恼的聚集而成:
1.贪:对于五欲尘境迷恋不舍,也就是见到爱欲顺情的事物,便起了贪著的
心,见到憎恶违情的事物,便起了弃舍的心。
2.嗔:对一切的违情逆境生出嗔恚的心,不能容忍。
3.痴:又名邪见。因为心性暗昧,不能察觉一切的事理,所以邪正不辨,是
非不明,认假做真。
贪嗔痴三者合称叫三毒,因它能毒杀一切有情众生的法身慧命,而一切的烦
恼迷惑无不从此三毒流出,所以叫「集」。
(3).灭谛—灭不是毁坏消失,而是灭去烦恼,证得了寂静安乐境界。灭的梵语叫
涅盘,它有几个涵义:
1.灭度。是生死大患永灭、度脱一切的烦恼痛苦。
2.无生。从此脱离六道,不受轮回。
3.安乐。不受轮回,自由自在,当然是安乐了。
4.解脱。四大五蕴,一切的束缚全部消除。
5.圆寂。不但自己获解脱,也要使一切的众生得解脱,这自觉觉他都*的
境界叫圆寂。所以「灭」的究竟义不在求自身的灭,更要求一切众生的灭。
(4).道谛—既然了解烦恼生死的苦是由集的业惑所成,又知道了寂灭涅盘的安乐,
就必须探求断集的方法。在理论上可以区分繁简,从菩萨的行道说,叫六度
万行;依众生学行的分科,叫三十七道品。总括地说叫戒、定、慧三学。戒
学是防非止恶,定学是静心之乱,慧学是去惑证理,如用八正道来对照,正
见、正思惟是慧学;正语、正业、正命是戒学;正念、正定是定学;正精进
总持三学。依此修行便可以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盘。
上说四谛,为什么叫「谛」呢?谛是审察真实的意思。审察三界,的确充满
了诸苦,有*迫性,所以叫苦谛;审察苦从何处来?原是众生依业受报而来,有
招感性,所以叫集谛;审察知苦断集的方法,是可修性,所以叫道谛;审察修道
的结果为寂灭涅盘,是可证性,所以叫灭谛。凡夫迷惑这个谛理,不知生死的苦,
因此而认苦作乐,起惑造业,依业受报,轮回不息,因此永远做众生,不肯学佛
修行。圣人了悟这个谛理,觉知三界生死是苦,苦的源头是集,同时知道有涅盘
可证,有入涅盘的道可修,从此精进不已,达到断证的究竟。
由此可知,明白了四圣谛的道理,就能明白「我为什么要修行」了。当然,
身为一位修行者,除了拯救自身之外,更要擎起智慧的明灯,去拯救沈溺于痛苦
的众生,所谓自觉觉他己立立人,这才是修行最崇高的目的。
参、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
佛法在世间流行,自有其本然的条件,一个是「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一个是「众生平等」。但众生虽皆有佛性,假若不经由正确的修行,仍旧成不了
佛道,而众生平等,也是站在本具佛性的立场来说。如纯就世间的现象去看,众
生应该是不平等的,如天上的欢乐不同于地狱的极苦,人间*贵贱美丑的差别
也是不同,这些不平等的现象,即是苦谛的差别果报。从你造什么样的「因」,
生什么样的果的道理去探求,「自作自受」,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因此就这个
观念可以理解「众生平等」才是究竟的真平等。然后更能肯定「众生皆有佛性」,
只为无明烦恼所盖覆而不能显发,呈现看似不平等的假象。等到修证成佛了,原
来又是真平等。
因此,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本应「只管修行,不管余事」的,但由于受到业
障(所知障、烦恼障)的种种牵绊,又堕入分别固执的坑堑里,造成了言行的不
相应,或者缺乏自信,不能精进不懈,始终如一。在此把一些修行上的心理障碍
列成三个项目:第一是关于根机的问题。第二是关于信心的问题。第三是关于生
活的问题。
第一、关于根机的问题。关于根机的问题,又分成三个:
(1).出家与在家—有人认为要修行一定要出家,或弘扬佛法是出家人的责任。其
实从大乘的义理看,在家与出家为因缘或愿力的区分,不是修行能否成就的
界线。像胜蔓经里的胜蔓夫人、维摩结经里的维摩诘居士、梁武帝和傅大士、
唐朝的白居易和裴休、清朝杨仁山、民初欧阳渐、还有近年的李炳南等人,
都是相当杰出的在家修行人。现存大乘经里,大部份也以在家菩萨为主,不
但说法的是在家菩萨,连闻法的也部份是在家。现在的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
菩萨像,除了地藏菩萨现出家相外,其余如文殊、普贤、观音等都现在家相。
小乘以出家为重,因此说出家得阿罗汉果,在家最高证阿那含果;大乘以居
士为多,因此说在家菩萨所入不思议境界,非小乘声闻能知。崇出家而抑在
家,实有失佛法平等的真义;崇在家而抑出家,也恐非佛陀之本意,且易流
于低级的民间信仰,或只重学术研究,不重实际修持的世间知识,沦为文字
的游戏。应该说在家与出家平等,才是大乘佛法的特徵。
(2).男人与女人—过去佛教受世间重男轻女的影响,以为女人的业障较重,较难
修行,尤其在佛陀时代,又立有八敬法来*女人出家,其实这是适应印度
当时的环境使然,并非佛陀不主张男女平等。我们从经上或历史可以看到许
多有成就的女众,如胜蔓经的胜蔓夫人、妙慧童女经的妙慧童女、法华经的
龙女、以及佛陀的姨母摩诃波□波提、佛陀俗家妃子耶输陀罗、禅宗初祖达
摩弟子尼总持、近代长沙复律尼师等,都是在家或出家修行,道风高妙的女
性大德。所以,就修行而言,经上的意思应为平等摄受,胜蔓经说:「摄受
正法善男子、善女人」;法华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是经乃至受持
一四句偈,读诵解义,如说修行,功德甚多」。甚至摩诃波□波提比丘尼去
世后,佛以「大丈夫」来称呼他,因为「大丈夫」是不拘形相的,凡能依佛
法去做,而且做得彻底的,不论男女都叫「大丈夫」。
(3).智慧与愚痴—从世间的观念看一般学问家、科学家、哲学家都是众所公认智
慧高超的人,若从佛法的观念看,那不过是一种世智辩聪,不是真正的智慧。
因为世间的智慧纵能促使人类文明进步,却也带给人类各种的灾难,又如哲
学家虽能推论宇宙人生的部份道理,道德家依社会需要规范人类伦理行为,
但归根究底的说,皆为世间有漏智所成的有为法,不能令人明心见性,了生
脱死,获得究竟的安乐。因为世间智是由第六识妄心分别出来的一种妄知妄
见,是相对杂染的我执,所以由此所生的理论,非但有限,而且钻不出矛盾
的桎梏,它只可称为「知识」—由经验和不断学习累积而成的知识,不可称
做「智慧」。那么怎么才够资格称做「智慧」呢?智慧有照了和监别的功用,
能勘破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缘起幻相,其中并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
存在,又能了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妙理,证同人人本具不生不灭的常住真
心佛性。修行人有了智慧以后,于己可以断惑证真,离苦得乐;于他可以普
度一切,同超生死苦海。这个智慧是三世「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一种圆明
本觉智」、「清净无分别智」、「无所得智」、「真空无相智」。不论你的
知识有多丰富、学问有多高明,只要不达前说的智慧内涵,就是世间智,不
是出世间智,仍旧终日与烦恼为伍,而不得脱离,从前禅宗六祖慧能,近代
高僧慧明和广钦,率皆目不识丁,却能成就一番道业。修行人于修行之初,
更不必妄自菲薄,怀疑自己有无慧根了。
第二、关于信心的问题。关于信心的问题。可以分成两项:
(1).佛法是不是究竟?
(2).修行能不能解脱?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在佛陀生时,本为自然天成的,
但于佛陀灭后,众生因根机不同,所解互异,有的「能以自力*而取解」,有
的「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有的「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有的「心乐
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既能解,即为能信。有的虽学法义,却始终不得其
解,心生疑惑,即对佛法缺乏真正的信心,这是修行首要的难题。如欲消除,只
有先教修习十善,从人性的善念中不断薰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善根力,
直到机缘成熟了,决定能信得及。也就是说要了解佛法是不是究竟,除了读诵听
闻、思惟以外,应先自基本的人伦著手,所谓「人道成,即佛道成」,当一个人
广行十善而成就时,就是信心成就时,信心一成,「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绝对毕竟不退转,绝对深信佛法是究竟的理趣。但假若一味坚执必得佛法究竟才
肯去修,于是终日推寻义理,「百年钻故纸」,到头来定无所获,甚至连起码的
信也无,比起那只会念佛,诚信有西方极乐的老太婆还更不如,原因何在?永远
不尝法味而已。至于修行能否得解脱,就要看修行的观念和态度了。俗话说:「
心正法正,心邪法邪」,一个人心诚意正,即使学到了邪法,也不会被邪法引诱,
反能从中了知邪法的弊端;若心存邪念,即使学到正法,也会利用所学的法来博
取名闻利养。心正的修行人定能一路向上,证得涅盘极果;心邪的修行人学法造
业,终究是生死轮回。另外,修行的法门有八万四千,法法可修,法法方便,要
皆不违八正道的原则,同时具有恒心、精进心,必然达到解脱的境界。
第三、关于生活的问题。关于生活上的问题,也可分三项:
(1).时间的有无。(2).环境因素。(3).经济能力。
有的人一听到修行,就忙说:「我没时间!」「我整天工作,忙碌不堪!」
这是对于修行一事误解的缘故。其实修行的真义不只于念佛打坐,或读经听学,
而是「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如能做到平常日用之间,历六缘—行、
住、坐、卧、言语、作作,对六境—色、声、香、味、触、法,「悉当观察,应
做不应做」,即是于二六时中,随机随缘修行,并无时间久暂有无的*了。有
的人又说:「我想修行,但先生(老婆)不准许。」或说:「孩子太小,需要我
来照顾。」这应从佛法的因缘观作解析,了知今日障碍,无非过去世障碍他人,
今日结为所亲所爱,也是过去的恩爱仇怨所致,现在如不赶紧修行,珍惜难得的
人身,难闻的佛法,等到他日无常一到,又是恩仇缠绵,生生死死永远无了期。
然而此身既为情牵爱缚,又将如何解冤释结呢?
若从修行方法来说:
第一,对于所亲应当心柔语软,切勿恶言相向,或处处挑剔。
第二,凡事应为所亲设想,不可藉故逃避(即使是修行也不可)。
第三,若所亲能赞同是最好,若不赞同,可暗中代其行善布施,阴结佛缘。
第四,在家利用时间或读经、或念佛(出声念或默念),或如上说于作息中
安心息妄。
第五,任何逆境临头,都应泰然处之,不可扰乱所亲,影响家庭生活。
如果做到上述五点,可称为会修行的人,即刻摆脱因环境所造成的障碍。另
外又有人说:「我三餐都已不得温饱,那有余力修行?」或说:「等我钱赚多一
点,再来修行。」或说:「现在的修行处处要钱,没钱怎么修?」没错!合理的
经济生活是修行的要件之一,但「有钱有有钱的修法,没钱有没钱的修法」,两
者所获致的效果完全一样,主要在修行人的心念上有无贪吝之心,至于修行实务
的问题,可以向亲近的善知识请益,切勿固步自封,或因贫困而自惭形秽,大大
违反修行真谛,错失良好的机缘。
上述旨在建立修行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修行态度,最后再辅以修证成佛的根本
「发菩提心」,即完成修行人应具备的心态了。什么叫发菩提心?菩提是觉的意
思,全名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境界唯佛一人能称,
所以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之心。
然要成佛先须薰习佛种,这应从汇聚菩提心的前方便—信成就发心做起,起
信论将此发心的行相分成三种:
(1).直心—依八正道里的正见、正思惟,即是远离二边戏论的中道正观。但依真
理而行,心念贤直,没有谄曲心、分别心、虚妄颠倒的心。
(2).深心—乐念真如法,并能广集一切善行,备足福慧的资粮。
(3).大悲心—诸佛皆以大悲为本,若无大悲,即不与菩提心相应,即不是成佛的
正因,所以修行人于世间最重要的心态,就是「欲拔一切众生苦」的大悲心。
此三心相应,才能圆发菩提心。
肆、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修行的先决条件有四:(1).明信因果。(2).严持戒律。(3).坚固信心。(4).
拣择行门。
(1).明信因果
所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在楞严经里列举出十种恶因得恶果的事相,
但众生虽畏恶果,却不知断除恶因,而菩萨知因知果,就不会去造恶因。若自修
行的方面看,修十善业种人天善因的,必得人天善果;修四谛十二因缘种二乘因
的,必得声闻、辟支佛果;修六度、十度发菩提心种成佛因,必得究竟佛果。另
外,尚有某类外道,不知正道的因果,有的执断执常,有的拨无因果,有的非因
计因,非果计果,由于他们修行的「因地不真」,造成了证验上的「果招迂曲」,
以致永远不成佛道。所以修行人不但要相信因果,而且要正信,不可邪信或盲信。
(2).严持戒律
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戒的真实大用,从自利
来说可以因戒生定、由定发慧;从利他来说,可以严净毗尼,宏范三界。又毗尼
藏为佛法寿,毗尼久住为佛法久住。佛临入灭前,殷殷劝勉修行人以戒为师,大
有深意。然持戒的类别虽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而持戒的观
念却非条文式的律法所能规范。
佛遗教经中除了要修行人奉持根本的毗尼外,又谈到一般生活上的方便戒:
1.凡夫戒—「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
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
2.比丘行者自律—「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与世事,通致使命,咒术
仙药,结好贵人,亲厚矫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
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
根本戒有轻重戒的分别,是依所受戒而持;方便戒为轻遮戒,是站在出家修
行的立场设立。若不出家,当依职业、身份和环境的需要去变通,但于原则上仍
应谨守善法,不得逾越了该遵循的分寸。另外从生活的历缘对境中,修行人必须
去除五欲和弃舍五盖,才能掌握持戒的基本观念。
去五欲—五欲是指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境。因能起人贪欲之心,
所以叫欲;能使人蒙昧真理,离净就染,所以叫尘。五欲恰似地狱的五条根,常
能诳惑修行人,使其心生爱著,去造种种的恶业,而堕落三途恶道,因此修行人
于精进道业时,一定要加以去除。
1.去色欲—色指男女端正美好的形貌,以及金银琉璃等世间宝物,或使人见
了心生喜爱的颜色。大智度论认为一个人若贪著色相,便会使烦恼欲火炽盛
燃烧,譬如「火烧金银,煮沸热蜜,虽有色味,烧身烂口」,所以应当去除
色欲。去除的方法,应观色相本体,都由因缘假合,并无一定的真实存在,
而人对色相的好恶,全凭心念的移转构成。如游子离乡背井,见中秋月而伤
心落泪;当阖家团圆赏月时,都夸赞月光皎洁美丽。同一秋月,因人心境遇
不同,所感亦互异。又如见到所亲所爱,就生出爱心;见到所嫌所怨,就生
怨害心;见到一般人,就无怨也无喜。这同一人、同一心,却因事物的迁变,
立刻感受不同的心情。由此可知,这个心是妄想心,境是妄想心所对的妄境,
妄心妄境所形成的「妄色」,使修行人惑乱。如今既知妄色和妄心的不实,
便须一时俱舍,不得贪爱染著。
2.去声欲—声指乐器声、男女歌声、言语声,或大自然所发殊妙音声,如幻
如化,由耳入心,使人妄生好乐。其实声相无常,刹那不停,声声之中暂闻
即灭。去除的方法如前去色欲法。
3.去香欲—香指男女身香、饮食馨香、一切的草木熏香,乃至世间制造的香
水、香粉等等。大凡世人一闻香气,便自神识昏迷,从此开结使门,起惑造
业,因此香欲的过患甚重。去法亦如前说。
4.去味欲—味指酸苦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审观举世人群,谁不是
为了贪口腹而残杀生灵,滥捕水陆空行。如此伤天害理,断大悲种的行径,
若不受诸恶报,岂非不伦?大智度论说:「当自觉悟,我但以贪著美味的缘
故,应当承受众苦,永远在地狱中遭到洋铜灌口、[口+敢]烧铁丸的折磨。」
去味欲法亦如前说。
5.去触欲—触指男女的身体柔软细滑,寒冷时接触的温暖,炎热时接触的沁
凉,以及许多美妙触感。触感是产生烦恼主因,也是系缚心的根本。因前四
欲各有各的界限,色属眼分、声属耳分、香属鼻分、味属舌分,此为四根对
四尘的摄受各持分际,惟独触欲却是周偏全身,「虽知不净,贪其细软,观
无所益,是故难离」,因为难舍难离,就常造作重罪,而堕入了两种大地狱,
一叫寒冰、一叫炎火,这二大地狱都是因身触受罪,苦毒万端,所以触又叫
「大黑暗处」。
去触欲法皆如前说,但用功却须加倍,兼修禅定,才能奏效。
小止观说:「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毒蛇。」耽著五欲的人,
形同畜生,名叫「五欲奴仆」,修行要去五欲,除了上说观法,并须观察此身「
九孔流不净」,死后身臭虫[口+敢],一无可取。又于生活当中常能「少欲知足」,
心中不行谄曲求取,不为眼等诸根所牵,安隐淡泊,即可除破五欲的过患。
弃五盖—前说五欲是指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境生起爱欲染著。若前尘落谢的
影子转入意根,追缘过去,逆虑未来,虽然无境可对,而内心中妄念丛生,盖覆
了修行人的真心,使得道业不进,善法不生,所以应当立予弃舍。
1.弃贪欲盖—引取顺情的尘境而无厌足,不知本来所愿,不辨善恶好丑,一
切依自己的情意所趋,狂醉于渴爱的漩涡里,不知惭愧忏悔,不能摄受正法,
这样的人永远处身污秽,远离涅盘圣域,永远不得禅定的境界。因此贪欲是
「贤圣所不亲,愚□所爱近」,应当修「不净观」加以除灭。
2.弃嗔恚盖—对于一切的苦境,违理境等生起憎恚,「思惟此人恼我,及恼
我亲,赞叹我怨,思惟过去未来,亦复如是」,由嗔而生恨,常思仇报,于
是身心热恼,造出了无边恶业。对治当修「慈忍观」加以除灭。
3.弃睡眠盖—心智昏沈而失去觉知叫「睡」,缘境不动,五识暗冥叫「眠」。
睡眠的时候无觉无知,犹如死人,因此是最下的恶法。对治当如遗教经说,
于二六时中勤修善法,思惟人生无常迅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必须
用持戒的方法加以摒除。
4.弃掉悔盖—坐立不安,心口不能专一,六根不能收摄,终日随情放荡,纵
意嬉戏,叫做「掉」。为了修行,知有掉举诸事,于是产生懊悔,使心中不
得安静,叫做「悔」。「掉」是凡夫的通病,为定心不够,戒行不足及缺乏
智慧的现象;掉后生悔为修行人本有的,这个「悔」如能配合忏法,于事理
两忏后,即能万缘放下,安心修道,未免不是美事一桩,但凡夫终归凡夫,
不但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05:01
壹、前言
谈到修行,难免会有人把它和参禅打坐,念经念佛,行善积德等事联想在一
起,其实那只是修行的形式,不是它里面的意思。修行,应该是一种心性的锻练,
一种透过观照的工夫,去防非止恶,开发一切善法,达成圆融的、究竟的精神世
界的方式。不论你如何称呼修行的名相,亦不论用何法去修行,如它的结果相同
就可以了。
但身为一位修行者,在刚起步之前,必先认清一些基本的观念:
(1).我为什么要修行?
(2).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
(3).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这三个问题看似易解,仔细研究却又十分模糊,如果不弄明白,一定会陷在
修行的泥沼里,卒至万劫不复。
贰、我为什么要修行
假如一个人生活十分优裕,所求所愿,无一不遂,那他想修行的动机应该是
最少的。因为耽于享乐,不知人生有痛苦,就无法感受修行的重要性。假如一个
人的生活不但贫病交迫、三餐不继、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这人的修行机
会也是很少的。因为食苦成习,已经不以苦为苦,同时日日与生活搏斗,根本自
顾不暇了,那有心思想到修行的问题。因此,一个人会走上修行之路,或者说会
认真去探讨人生的种种,必定是他看到了人生百态有生有死、有苦有乐、有贫有
富、有贵有贱、有寿有夭的相对,发现到自然界的生养万物及毁灭万物,也体悟
人类文明的进步,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却又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灾害。于是从观察、
思考,到亟欲设法解决人生的痛苦,这整个研究和实践的过程,形成了所谓「修
行」的意思。这是从理论上来说的,至于从事相上分析的话,情况就很复杂了。
有人说:「我身体孱弱,想藉著修行来恢复健康。」有人说:「我从小命歹,灾
祸频仍,想改变命运,转祸趋福。」也有人想用修行来安定心神,或使事业成功,
家运腾达。没错!一个虔心修行而持续不断的人,大多会有某些特异的福报,其
实这只不过应了一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老话而已,如果修行的内涵就是
这样,我们称它叫人天福业,这只要依十善业的法门去修持就能成办。但从另一
方面看,假如永远把目标订在那里,毕竟还是生死轮回,还是魔王的子弟兵,而
且也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佛法不甚了了,因此在遇到挫折之后,就立刻退
缩不前,或者是刚开始感觉效果还不错,到最后愈来愈无效,甚至还原到未修行
的状况,使你慢慢地失望,慢慢地减退精进心,卒至放弃为止。
基于此,我们必须深切探讨修行最真确的动机,也可以给想从事修行的人一
个正确思考的方向,那就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要了解四圣谛,首须了解
佛教的创觉者释迦牟尼佛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感受。释尊未出家前,曾有四次出
城郊游的经历,第一次在城里见到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见到一位
因痛苦而*不已的病人,第三次见到了一具尸体,这使他觉悟到人自出生以后,
都要经过痛苦的折磨,然后走向衰老、死亡,这是谁也不能避免的。于是他又回
忆童年时代,曾经随著父王去农村举行春耕祭典,见到农夫犁田的时候,从土中
翻起了虫蚁,立即被蛙类争食一空,转眼之间,蛙又被花蛇吞噬,花蛇又被凌空
而下的巨鹰□食,这弱肉强食的景象,使他感受众生的可怜可悲。如此苦难的人
生,假如不寻求一个解脱的办法,那人生还有什么希望呢?为了获得最后的答案,
又作了第四次的出游,这一次他见到一位神态安祥的沙门,他深深地感动,同时
也领悟了自己应该走的路,那就是了生脱死,没有痛苦、衰老、情欲,争夺的路。
而当释尊坐于菩提树下,以敏锐的智慧,从中道缘起观,完成*的正觉以后,
又从大悲心中流露出对一切众生的关怀,于是把生命的现象予以归纳分析,把修
行的方法和修行的终极目标制定成一合理的诠释,这样它就完成一个世间和出世
间的因果关系--(1).苦谛,是世间的果。(2).集谛,是世间的因。(3).灭谛,
是出世间的果。(4).道谛,是出世间的因。
(1).苦谛—生命的现象呈现著迁流变化的情形,叫做「诸行无常」。因为无常,
所以没有一件事物不会毁坏,也没有永远的欢乐,当我们拥有的事物毁坏时,
当欢乐远离悲伤来临时,自因沮丧、失望而痛苦,所以「无常故苦」,若依
照苦的性质来分类,它表现在人生上的可分八类:
1.生苦。生由无明业相而来,纯大苦聚集,是为了承受应受的果报而生,因
此生即是苦。人间的生,从受胎开始,在母腹中窄隘不净,犹如处身地狱。
出胎以后,有冷风、热风吹身,有雷、电、雨、雪袭身,有贫贱富贵、相貌
全缺、美丑的分别。另外,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爱取有诸事,种种的七情六
欲由是而生,懊丧悔恨,缠绵身心,使人痛苦难堪。
2.老苦。从少年至壮年,从壮年至老年,气力逐渐衰羸,形色逐渐枯丑,动
止不宁,精神不振,甚至饱受他人的嫌厌,视为生活中的绊脚石。孤独、饥
寒、踽踽而行,心中的苦岂是身强力壮的人所能体会?
3.病苦。因为业障临身,或四大不调,造成身心诸般不适,终日辗转病榻,
忽冷忽热,时痛时昏,人间地狱莫此为甚。
4.死苦。将死之人,便有无始劫来的业相现前,在那一刹时,令人生起大怖
畏。死后,缥缥缈缈投生他处,转驴胎、堕马腹,或化作饿鬼,食入成火,
或进入地狱,受无尽的刑。
5.爱别离苦。所喜爱的人事物,因消失、毁灭或离开,朝暮思恋,使得身心
交瘁。
6.怨憎会苦。所嫌怨的人事物,因相遇而愤懑不已,咬牙切齿,常思仇报。
7.求不得苦。爱乐某事某物,极力求之不可得,受失意丧志的苦。
8.五阴炽盛苦。前面七苦,都由七情六欲所生,由情欲的执持,表现在身心
方面,为色、受、想、行、识五阴的显现,是苦的总内容。
这种种的苦,像一条无形的锁练,紧紧的缠绕著身心,令人烦恼、无助、陷
入无法自拔的痛苦深渊。
(2).集谛—爱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爱欲的核心是由「无明」生起的虚妄「我见
」,再由「我见」的坚执,才会去造种种的业,而生出一切苦果。现在我们
深一层分析我见的特质,得知它是从贪嗔痴等烦恼的聚集而成:
1.贪:对于五欲尘境迷恋不舍,也就是见到爱欲顺情的事物,便起了贪著的
心,见到憎恶违情的事物,便起了弃舍的心。
2.嗔:对一切的违情逆境生出嗔恚的心,不能容忍。
3.痴:又名邪见。因为心性暗昧,不能察觉一切的事理,所以邪正不辨,是
非不明,认假做真。
贪嗔痴三者合称叫三毒,因它能毒杀一切有情众生的法身慧命,而一切的烦
恼迷惑无不从此三毒流出,所以叫「集」。
(3).灭谛—灭不是毁坏消失,而是灭去烦恼,证得了寂静安乐境界。灭的梵语叫
涅盘,它有几个涵义:
1.灭度。是生死大患永灭、度脱一切的烦恼痛苦。
2.无生。从此脱离六道,不受轮回。
3.安乐。不受轮回,自由自在,当然是安乐了。
4.解脱。四大五蕴,一切的束缚全部消除。
5.圆寂。不但自己获解脱,也要使一切的众生得解脱,这自觉觉他都*的
境界叫圆寂。所以「灭」的究竟义不在求自身的灭,更要求一切众生的灭。
(4).道谛—既然了解烦恼生死的苦是由集的业惑所成,又知道了寂灭涅盘的安乐,
就必须探求断集的方法。在理论上可以区分繁简,从菩萨的行道说,叫六度
万行;依众生学行的分科,叫三十七道品。总括地说叫戒、定、慧三学。戒
学是防非止恶,定学是静心之乱,慧学是去惑证理,如用八正道来对照,正
见、正思惟是慧学;正语、正业、正命是戒学;正念、正定是定学;正精进
总持三学。依此修行便可以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盘。
上说四谛,为什么叫「谛」呢?谛是审察真实的意思。审察三界,的确充满
了诸苦,有*迫性,所以叫苦谛;审察苦从何处来?原是众生依业受报而来,有
招感性,所以叫集谛;审察知苦断集的方法,是可修性,所以叫道谛;审察修道
的结果为寂灭涅盘,是可证性,所以叫灭谛。凡夫迷惑这个谛理,不知生死的苦,
因此而认苦作乐,起惑造业,依业受报,轮回不息,因此永远做众生,不肯学佛
修行。圣人了悟这个谛理,觉知三界生死是苦,苦的源头是集,同时知道有涅盘
可证,有入涅盘的道可修,从此精进不已,达到断证的究竟。
由此可知,明白了四圣谛的道理,就能明白「我为什么要修行」了。当然,
身为一位修行者,除了拯救自身之外,更要擎起智慧的明灯,去拯救沈溺于痛苦
的众生,所谓自觉觉他己立立人,这才是修行最崇高的目的。
参、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
佛法在世间流行,自有其本然的条件,一个是「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一个是「众生平等」。但众生虽皆有佛性,假若不经由正确的修行,仍旧成不了
佛道,而众生平等,也是站在本具佛性的立场来说。如纯就世间的现象去看,众
生应该是不平等的,如天上的欢乐不同于地狱的极苦,人间*贵贱美丑的差别
也是不同,这些不平等的现象,即是苦谛的差别果报。从你造什么样的「因」,
生什么样的果的道理去探求,「自作自受」,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因此就这个
观念可以理解「众生平等」才是究竟的真平等。然后更能肯定「众生皆有佛性」,
只为无明烦恼所盖覆而不能显发,呈现看似不平等的假象。等到修证成佛了,原
来又是真平等。
因此,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本应「只管修行,不管余事」的,但由于受到业
障(所知障、烦恼障)的种种牵绊,又堕入分别固执的坑堑里,造成了言行的不
相应,或者缺乏自信,不能精进不懈,始终如一。在此把一些修行上的心理障碍
列成三个项目:第一是关于根机的问题。第二是关于信心的问题。第三是关于生
活的问题。
第一、关于根机的问题。关于根机的问题,又分成三个:
(1).出家与在家—有人认为要修行一定要出家,或弘扬佛法是出家人的责任。其
实从大乘的义理看,在家与出家为因缘或愿力的区分,不是修行能否成就的
界线。像胜蔓经里的胜蔓夫人、维摩结经里的维摩诘居士、梁武帝和傅大士、
唐朝的白居易和裴休、清朝杨仁山、民初欧阳渐、还有近年的李炳南等人,
都是相当杰出的在家修行人。现存大乘经里,大部份也以在家菩萨为主,不
但说法的是在家菩萨,连闻法的也部份是在家。现在的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
菩萨像,除了地藏菩萨现出家相外,其余如文殊、普贤、观音等都现在家相。
小乘以出家为重,因此说出家得阿罗汉果,在家最高证阿那含果;大乘以居
士为多,因此说在家菩萨所入不思议境界,非小乘声闻能知。崇出家而抑在
家,实有失佛法平等的真义;崇在家而抑出家,也恐非佛陀之本意,且易流
于低级的民间信仰,或只重学术研究,不重实际修持的世间知识,沦为文字
的游戏。应该说在家与出家平等,才是大乘佛法的特徵。
(2).男人与女人—过去佛教受世间重男轻女的影响,以为女人的业障较重,较难
修行,尤其在佛陀时代,又立有八敬法来*女人出家,其实这是适应印度
当时的环境使然,并非佛陀不主张男女平等。我们从经上或历史可以看到许
多有成就的女众,如胜蔓经的胜蔓夫人、妙慧童女经的妙慧童女、法华经的
龙女、以及佛陀的姨母摩诃波□波提、佛陀俗家妃子耶输陀罗、禅宗初祖达
摩弟子尼总持、近代长沙复律尼师等,都是在家或出家修行,道风高妙的女
性大德。所以,就修行而言,经上的意思应为平等摄受,胜蔓经说:「摄受
正法善男子、善女人」;法华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是经乃至受持
一四句偈,读诵解义,如说修行,功德甚多」。甚至摩诃波□波提比丘尼去
世后,佛以「大丈夫」来称呼他,因为「大丈夫」是不拘形相的,凡能依佛
法去做,而且做得彻底的,不论男女都叫「大丈夫」。
(3).智慧与愚痴—从世间的观念看一般学问家、科学家、哲学家都是众所公认智
慧高超的人,若从佛法的观念看,那不过是一种世智辩聪,不是真正的智慧。
因为世间的智慧纵能促使人类文明进步,却也带给人类各种的灾难,又如哲
学家虽能推论宇宙人生的部份道理,道德家依社会需要规范人类伦理行为,
但归根究底的说,皆为世间有漏智所成的有为法,不能令人明心见性,了生
脱死,获得究竟的安乐。因为世间智是由第六识妄心分别出来的一种妄知妄
见,是相对杂染的我执,所以由此所生的理论,非但有限,而且钻不出矛盾
的桎梏,它只可称为「知识」—由经验和不断学习累积而成的知识,不可称
做「智慧」。那么怎么才够资格称做「智慧」呢?智慧有照了和监别的功用,
能勘破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缘起幻相,其中并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
存在,又能了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妙理,证同人人本具不生不灭的常住真
心佛性。修行人有了智慧以后,于己可以断惑证真,离苦得乐;于他可以普
度一切,同超生死苦海。这个智慧是三世「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一种圆明
本觉智」、「清净无分别智」、「无所得智」、「真空无相智」。不论你的
知识有多丰富、学问有多高明,只要不达前说的智慧内涵,就是世间智,不
是出世间智,仍旧终日与烦恼为伍,而不得脱离,从前禅宗六祖慧能,近代
高僧慧明和广钦,率皆目不识丁,却能成就一番道业。修行人于修行之初,
更不必妄自菲薄,怀疑自己有无慧根了。
第二、关于信心的问题。关于信心的问题。可以分成两项:
(1).佛法是不是究竟?
(2).修行能不能解脱?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在佛陀生时,本为自然天成的,
但于佛陀灭后,众生因根机不同,所解互异,有的「能以自力*而取解」,有
的「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有的「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有的「心乐
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既能解,即为能信。有的虽学法义,却始终不得其
解,心生疑惑,即对佛法缺乏真正的信心,这是修行首要的难题。如欲消除,只
有先教修习十善,从人性的善念中不断薰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善根力,
直到机缘成熟了,决定能信得及。也就是说要了解佛法是不是究竟,除了读诵听
闻、思惟以外,应先自基本的人伦著手,所谓「人道成,即佛道成」,当一个人
广行十善而成就时,就是信心成就时,信心一成,「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绝对毕竟不退转,绝对深信佛法是究竟的理趣。但假若一味坚执必得佛法究竟才
肯去修,于是终日推寻义理,「百年钻故纸」,到头来定无所获,甚至连起码的
信也无,比起那只会念佛,诚信有西方极乐的老太婆还更不如,原因何在?永远
不尝法味而已。至于修行能否得解脱,就要看修行的观念和态度了。俗话说:「
心正法正,心邪法邪」,一个人心诚意正,即使学到了邪法,也不会被邪法引诱,
反能从中了知邪法的弊端;若心存邪念,即使学到正法,也会利用所学的法来博
取名闻利养。心正的修行人定能一路向上,证得涅盘极果;心邪的修行人学法造
业,终究是生死轮回。另外,修行的法门有八万四千,法法可修,法法方便,要
皆不违八正道的原则,同时具有恒心、精进心,必然达到解脱的境界。
第三、关于生活的问题。关于生活上的问题,也可分三项:
(1).时间的有无。(2).环境因素。(3).经济能力。
有的人一听到修行,就忙说:「我没时间!」「我整天工作,忙碌不堪!」
这是对于修行一事误解的缘故。其实修行的真义不只于念佛打坐,或读经听学,
而是「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如能做到平常日用之间,历六缘—行、
住、坐、卧、言语、作作,对六境—色、声、香、味、触、法,「悉当观察,应
做不应做」,即是于二六时中,随机随缘修行,并无时间久暂有无的*了。有
的人又说:「我想修行,但先生(老婆)不准许。」或说:「孩子太小,需要我
来照顾。」这应从佛法的因缘观作解析,了知今日障碍,无非过去世障碍他人,
今日结为所亲所爱,也是过去的恩爱仇怨所致,现在如不赶紧修行,珍惜难得的
人身,难闻的佛法,等到他日无常一到,又是恩仇缠绵,生生死死永远无了期。
然而此身既为情牵爱缚,又将如何解冤释结呢?
若从修行方法来说:
第一,对于所亲应当心柔语软,切勿恶言相向,或处处挑剔。
第二,凡事应为所亲设想,不可藉故逃避(即使是修行也不可)。
第三,若所亲能赞同是最好,若不赞同,可暗中代其行善布施,阴结佛缘。
第四,在家利用时间或读经、或念佛(出声念或默念),或如上说于作息中
安心息妄。
第五,任何逆境临头,都应泰然处之,不可扰乱所亲,影响家庭生活。
如果做到上述五点,可称为会修行的人,即刻摆脱因环境所造成的障碍。另
外又有人说:「我三餐都已不得温饱,那有余力修行?」或说:「等我钱赚多一
点,再来修行。」或说:「现在的修行处处要钱,没钱怎么修?」没错!合理的
经济生活是修行的要件之一,但「有钱有有钱的修法,没钱有没钱的修法」,两
者所获致的效果完全一样,主要在修行人的心念上有无贪吝之心,至于修行实务
的问题,可以向亲近的善知识请益,切勿固步自封,或因贫困而自惭形秽,大大
违反修行真谛,错失良好的机缘。
上述旨在建立修行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修行态度,最后再辅以修证成佛的根本
「发菩提心」,即完成修行人应具备的心态了。什么叫发菩提心?菩提是觉的意
思,全名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境界唯佛一人能称,
所以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之心。
然要成佛先须薰习佛种,这应从汇聚菩提心的前方便—信成就发心做起,起
信论将此发心的行相分成三种:
(1).直心—依八正道里的正见、正思惟,即是远离二边戏论的中道正观。但依真
理而行,心念贤直,没有谄曲心、分别心、虚妄颠倒的心。
(2).深心—乐念真如法,并能广集一切善行,备足福慧的资粮。
(3).大悲心—诸佛皆以大悲为本,若无大悲,即不与菩提心相应,即不是成佛的
正因,所以修行人于世间最重要的心态,就是「欲拔一切众生苦」的大悲心。
此三心相应,才能圆发菩提心。
肆、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修行的先决条件有四:(1).明信因果。(2).严持戒律。(3).坚固信心。(4).
拣择行门。
(1).明信因果
所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在楞严经里列举出十种恶因得恶果的事相,
但众生虽畏恶果,却不知断除恶因,而菩萨知因知果,就不会去造恶因。若自修
行的方面看,修十善业种人天善因的,必得人天善果;修四谛十二因缘种二乘因
的,必得声闻、辟支佛果;修六度、十度发菩提心种成佛因,必得究竟佛果。另
外,尚有某类外道,不知正道的因果,有的执断执常,有的拨无因果,有的非因
计因,非果计果,由于他们修行的「因地不真」,造成了证验上的「果招迂曲」,
以致永远不成佛道。所以修行人不但要相信因果,而且要正信,不可邪信或盲信。
(2).严持戒律
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戒的真实大用,从自利
来说可以因戒生定、由定发慧;从利他来说,可以严净毗尼,宏范三界。又毗尼
藏为佛法寿,毗尼久住为佛法久住。佛临入灭前,殷殷劝勉修行人以戒为师,大
有深意。然持戒的类别虽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而持戒的观
念却非条文式的律法所能规范。
佛遗教经中除了要修行人奉持根本的毗尼外,又谈到一般生活上的方便戒:
1.凡夫戒—「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
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
2.比丘行者自律—「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与世事,通致使命,咒术
仙药,结好贵人,亲厚矫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
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
根本戒有轻重戒的分别,是依所受戒而持;方便戒为轻遮戒,是站在出家修
行的立场设立。若不出家,当依职业、身份和环境的需要去变通,但于原则上仍
应谨守善法,不得逾越了该遵循的分寸。另外从生活的历缘对境中,修行人必须
去除五欲和弃舍五盖,才能掌握持戒的基本观念。
去五欲—五欲是指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境。因能起人贪欲之心,
所以叫欲;能使人蒙昧真理,离净就染,所以叫尘。五欲恰似地狱的五条根,常
能诳惑修行人,使其心生爱著,去造种种的恶业,而堕落三途恶道,因此修行人
于精进道业时,一定要加以去除。
1.去色欲—色指男女端正美好的形貌,以及金银琉璃等世间宝物,或使人见
了心生喜爱的颜色。大智度论认为一个人若贪著色相,便会使烦恼欲火炽盛
燃烧,譬如「火烧金银,煮沸热蜜,虽有色味,烧身烂口」,所以应当去除
色欲。去除的方法,应观色相本体,都由因缘假合,并无一定的真实存在,
而人对色相的好恶,全凭心念的移转构成。如游子离乡背井,见中秋月而伤
心落泪;当阖家团圆赏月时,都夸赞月光皎洁美丽。同一秋月,因人心境遇
不同,所感亦互异。又如见到所亲所爱,就生出爱心;见到所嫌所怨,就生
怨害心;见到一般人,就无怨也无喜。这同一人、同一心,却因事物的迁变,
立刻感受不同的心情。由此可知,这个心是妄想心,境是妄想心所对的妄境,
妄心妄境所形成的「妄色」,使修行人惑乱。如今既知妄色和妄心的不实,
便须一时俱舍,不得贪爱染著。
2.去声欲—声指乐器声、男女歌声、言语声,或大自然所发殊妙音声,如幻
如化,由耳入心,使人妄生好乐。其实声相无常,刹那不停,声声之中暂闻
即灭。去除的方法如前去色欲法。
3.去香欲—香指男女身香、饮食馨香、一切的草木熏香,乃至世间制造的香
水、香粉等等。大凡世人一闻香气,便自神识昏迷,从此开结使门,起惑造
业,因此香欲的过患甚重。去法亦如前说。
4.去味欲—味指酸苦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审观举世人群,谁不是
为了贪口腹而残杀生灵,滥捕水陆空行。如此伤天害理,断大悲种的行径,
若不受诸恶报,岂非不伦?大智度论说:「当自觉悟,我但以贪著美味的缘
故,应当承受众苦,永远在地狱中遭到洋铜灌口、[口+敢]烧铁丸的折磨。」
去味欲法亦如前说。
5.去触欲—触指男女的身体柔软细滑,寒冷时接触的温暖,炎热时接触的沁
凉,以及许多美妙触感。触感是产生烦恼主因,也是系缚心的根本。因前四
欲各有各的界限,色属眼分、声属耳分、香属鼻分、味属舌分,此为四根对
四尘的摄受各持分际,惟独触欲却是周偏全身,「虽知不净,贪其细软,观
无所益,是故难离」,因为难舍难离,就常造作重罪,而堕入了两种大地狱,
一叫寒冰、一叫炎火,这二大地狱都是因身触受罪,苦毒万端,所以触又叫
「大黑暗处」。
去触欲法皆如前说,但用功却须加倍,兼修禅定,才能奏效。
小止观说:「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毒蛇。」耽著五欲的人,
形同畜生,名叫「五欲奴仆」,修行要去五欲,除了上说观法,并须观察此身「
九孔流不净」,死后身臭虫[口+敢],一无可取。又于生活当中常能「少欲知足」,
心中不行谄曲求取,不为眼等诸根所牵,安隐淡泊,即可除破五欲的过患。
弃五盖—前说五欲是指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境生起爱欲染著。若前尘落谢的
影子转入意根,追缘过去,逆虑未来,虽然无境可对,而内心中妄念丛生,盖覆
了修行人的真心,使得道业不进,善法不生,所以应当立予弃舍。
1.弃贪欲盖—引取顺情的尘境而无厌足,不知本来所愿,不辨善恶好丑,一
切依自己的情意所趋,狂醉于渴爱的漩涡里,不知惭愧忏悔,不能摄受正法,
这样的人永远处身污秽,远离涅盘圣域,永远不得禅定的境界。因此贪欲是
「贤圣所不亲,愚□所爱近」,应当修「不净观」加以除灭。
2.弃嗔恚盖—对于一切的苦境,违理境等生起憎恚,「思惟此人恼我,及恼
我亲,赞叹我怨,思惟过去未来,亦复如是」,由嗔而生恨,常思仇报,于
是身心热恼,造出了无边恶业。对治当修「慈忍观」加以除灭。
3.弃睡眠盖—心智昏沈而失去觉知叫「睡」,缘境不动,五识暗冥叫「眠」。
睡眠的时候无觉无知,犹如死人,因此是最下的恶法。对治当如遗教经说,
于二六时中勤修善法,思惟人生无常迅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必须
用持戒的方法加以摒除。
4.弃掉悔盖—坐立不安,心口不能专一,六根不能收摄,终日随情放荡,纵
意嬉戏,叫做「掉」。为了修行,知有掉举诸事,于是产生懊悔,使心中不
得安静,叫做「悔」。「掉」是凡夫的通病,为定心不够,戒行不足及缺乏
智慧的现象;掉后生悔为修行人本有的,这个「悔」如能配合忏法,于事理
两忏后,即能万缘放下,安心修道,未免不是美事一桩,但凡夫终归凡夫,
不但缺?
回答者:00cici - 助理 * 2-16 10:59
--------------------------------------------------------------------------------
修行、*,并不是你在修行、*,而是你的灵体,即生命能量体,那个真的你在修行或*,而际仅仅是在摆摆姿势,装装样子。这个问题,若你能体悟得好,对你的修行、*是十分有益的,否则效果是极为不佳的,你会发现,炼了半天,也无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06:36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你好,你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下面有我来为你解答。深夜修行的意思就是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更适合修行。修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08:27
如何修证佛法
南怀瑾
...........
因为时间关系,密宗与瑜珈的三脉七轮没有讲,姑且欠账,将来有机会本利一齐交代。
第二十八讲
内容提要
只有行愿
三千善行,数千功德
打开心结
情的慈悲与智的慈悲
动摇心行
如何转变气质
四重恩三涂苦
检查再检查
行行重行行
今天的课程是最后一次。
这次讲课,原则标榜的是见地、修证、行愿。其中较偏重于修证做功夫方面,行愿只略为提到一两句。
实际上我们大家学佛修道,都是想证果。但是为什么学的人那么多,而真正能证果的人那么少见呢?主要是行愿不够,不是功夫不到。
今天站在行愿的立场来讲,如果没有行愿,见地是不会彻底的;没有真正的行愿,修证功夫是不会进步的。但我们最易忽略的,就是行愿这方面,所以大家用功会感觉不上路。
现在以见地、修证、行愿三样合一来讲,比如有一个很明显的心理。世界上很多人为什么要学佛学道?就算不走学佛求道的路子,也要求另外一个宗教信仰,乃至不找宗教信仰的人,也要另外找一个东西来依靠。基本上来说,下意识都是有所求,像做生意一样,想以最少的代价,求一个非常大的成果。
等于求菩萨保佑的人,几十块钱香蕉,几十块钱饼,几块钱香,充其量花个壹百块钱。到了庙里,烧香、叩头、拜拜,要丈夫好,要儿女好,又要升官、发财,一切都求完了以后,把香烧了,最后把香蕉带回去吃,自己慢慢吃。
这种祈求的心理多糟糕!好像人犯了错,跪在那里一祈祷,就办了交待一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我们自己要想一想。
至于我们这些修行的人,心中一定会想,我绝对没有这种心理。但是依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方式不同而已。虽然没有这种心理,可是也想打打坐就能成道,虽不求香蕉,也在求腿。
大家打坐都想明心见性,成佛成道,并且最喜欢的是功夫、境界。只要听说哪个人有道有功夫,反正好奇就去追求了。至于道与功夫究竟是什么定义,也搞不清楚,这就是见地不清。为何见地不清呢?严格追究起来,就是行愿不对。
佛学的基本是建立在六道轮回、三世因果上,但是据我几十年的经验所知,学佛学道的人,没有几个真正相信六道轮回,更没有人相信三世因果,至少没有绝对的相信。这并不是迷信,至少在理论上搞得清楚的人没有,至于事实上求证到的更是没有。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
因为不相信六道轮回、三世因果,所以你学禅也好,学密宗也好,学净土也好,根本基础上是错误的,等于想在沙滩上建房子一样,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们的心行都往这方面走。
比如我们学静坐,坐起来都想空一下,然后都在那里高谈学理,空啊!有啊!般若啊!这些佛法道理谈得头头是道,却没有研究心行。为什么要求得空?空的后面是什么?假定真空了,是个什么样子呢?这些教理上都说了,可是我们没去研究。
所以,有些人尽管功夫修得好,气脉做得好,也是没有用的。多少人说自己的奇经八脉打通了,三脉七轮打通了。打通了又怎么样?你说我气脉打通了可以不死,还没有一个气脉通的人不死的。你说气脉通了的人可以死得好一点,也有气脉不打通的人死得蛮好的。那么,所谓气脉打通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没有去思考,反正人家说气脉通就跟着叫气脉通。
又比如神通,神通又怎么样?先知又怎么样?多少个自称有神通的人死于高血压、糖尿病。
我们有没有仔细想想,究竟学佛修行是为了什么?都在高谈阔论,不切实际。
真正的修行,最后就是一个路子:行愿。
什么叫行愿?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
我们的思想,起心动念是没有发出来的行为,一切的行动则是思想的发挥。我们想求得空,这是在追寻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追寻能够发生思想的根源。在行为上、思想上真正做到了空,几乎是不可能的。假定有人做到思想完全空,变成无知了,那又何必修道呢?所以空的道理不是这样。
大家坐起来拼命在求空,基本上有一个最大的错误,对于空性的理,根本没有认清楚。所以上次提出要大家看肇论,这本书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大弟子僧肇法师所作。当然,这本书不大容易看,它是集中佛法之精华,以及老、庄、孔、孟思想而成的文章。比如它写“般若无知论”,我们天天求般若大智慧的成就,他说智慧到了最高处是无智慧。等于心经上讲的无智亦无得。又说物不迁论,物没有去来,无动也无静,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当前这一下。又说:不真空论,空而不空,这些形而上空与行为配合为一的道理,应多去研究。
我们做功夫、打坐为什么不能进步呢?大家一定以为是方法不对,拼命找明师求方法,不是的!不要受自己的骗。功夫为什么不能进步?为什么不能得定?是因为心行没有转。心理行为一点都没有改变的话,功夫是不会进步的,见地也不会*。这在中国文化上,不论是儒家、道家,说法都是一致的,都是同一个论调。
比如学道家的人讲,学道成仙有五类(好比佛家的五乘道),有鬼仙、人仙、地仙、天仙、神仙(也叫大罗金仙,相当于大阿罗汉)。道家认为“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光练气脉,做身体上功夫,而认为这是道,这是修行的第一大毛病。又说“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学佛的人只高谈理论,对于生命根源没有掌握住,经一万劫也证不到圣人的境界。不论怎么说,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想成仙要修无数功德,无数善行才行。
什么叫善行?以道家标准,一个人危急了,濒临死亡边缘时,把他救出来,起死回生,这样算是一件善行而已。以这个为标准,要满三千善行,数千功德,才够得上修天仙。其他儒家、佛家都是一样,佛家要求我们起心动念,内在的思想行为要转变。但据我所知,一个个的心行都没有丝毫动摇,太可怕了。为什么不能证果?是自己心理的结没有打开,八十八结使的结,根深蒂固。
学佛的人有一个基本的毛病,大家要反省。首先,因为学佛,先看空这个人世间,所以先求出离,跳出来不管。因为跳出来不管,慈悲就做不到。我们口口声声谈慈悲,自己检查心理看看,慈悲做到多少啊?这是个非常非常严重的问题。第二,贪瞋痴慢疑,我们又消除了多少?比如有一个例子,我们大家修行越修得好,脾气越大为什么?你打坐坐得正舒服,有人来吵你,你还不气啊?这种心理作用是不是跟慈悲相反呢?
还有功夫做得好的人,静的境界尽管好,下坐以后,所有的行为同静的境界完全相反。理论讲得也很对,做出来的完全相反。所以佛家要我们先从戒着手,小乘的戒还只是消极的,只防止自己行为的错误,这是小乘戒的基本原则。大乘菩萨要积极培植善根,这样才是大乘菩萨戒的基本。但是我们连消极的也没有做到,积极的更谈不到。
大家要注意,不论出家在家,以后学佛修持之路,应注意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当中的瑜伽地,这里面包括了密宗所有的红、白、花、黄教的基本理论,修气脉、修止观的原则,也都告诉我们了,这点顺便提及。
比如我们晓得学声闻,要学八关斋戒,其中一条戒云:沙弥不准坐高广大床。为什么?高广大床就是上座、上位。为什么沙弥不能坐?是先要养成谦虚的德性,叫你不要处处自我傲慢,动辄自私自利,坐在上面很了不起那个样子,就是要我们学谦虚。我们看了这条戒,不管在家出家,先反省自己有没有谦虚,做到了谦虚没有?据我了解,凡是学了佛的人,或信了任何宗教的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傲慢。以为别人不信,就是魔鬼,自己自认是圣人。我们学佛同样也犯这种毛病,不过换一个名词而已,觉得:他唉呀!很可怜,地狱种子啊!一样的道理,不肯谦虚。
尤其是有点功夫的人,只要学佛打坐三天,然后“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起来了,别人的功夫都不行。专拿一个圣人的尺码,去量人家,而且这个尺码还是自己定的,眼光说有多短就有多短。人们在它的尺码下,当然都不是圣人,可是他却从来没有量量自己有多长、多大,决不反照自己,这是最要命的。这个心行怎么办呢?所以为什么不能证果?为什么不能得定?就是这个心行,贪瞋痴慢疑一点都没有转化,非常可怕,反省起来非常严重。
我再三强调大家,修道没有证果,不能证到空,就是心理行为自己转化不了,所以坐起来,只抓到意识境界造成的一点空,以为那就是道了。
今天有位同学提出报告,昨天打坐坐得最好的当儿,忽然发现自己的手伸上来抓脸。当时他想,奇怪,前一秒怎么不知道自己的手在抓脸?用功还用得很好呢!当时他觉得有点难过,忏悔自己的无记。失念了,自己做了,不知道。无记也有无记的果报,你说你是无心的,将来你所得的也是无记的果报。比如我们有时莫名其妙地受人打击,那也就是无记果报。这位同学继续打坐,后来又发现自己在抓脸,他说这就叫“无明”失念了。
不过,这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普通谈空这一念,只是起码的,最初步的一点,还只是诱导法,诱导我们成就、成圣的最初步路子,但这个心念在同一秒钟,同一刹那中,可以起很多的作用。所以我们真静下来时,六根同时并用,万缘俱来时,若能万缘都知,那就是六祖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不是光修空,要能够全知才行。
在清静专一的时候,你还能够用手抓痒,嘴里咬咬牙齿,脚同时敲两下,这些都是念的作用,你不能说“我的心念在这个时候空了,而抓痒并不属于念。”你们要知道,本能的反应就是念,那是阿赖耶识的念。所以有许多人打坐修道,遭遇很多魔境界,实际上这个魔,都是自己这一生造的。不但如此,很多着魔的人,就是下意识喜欢玩弄这个东西,换句话说,他在心性方面根本没有转化。
所以,我经常告诉同学:易经六十四卦中,没有一卦全好,也没有一卦全坏,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只有一卦比较算是六爻皆吉,那就是谦卦。所以佛家叫我们学空,戒律上第一个要做到谦虚。试问有几个人做到了?自己反省一下,谁做到了。
真正做到了谦,才真能做到菩萨的慈爱。道家老子云:“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佛家也是这样,佛家谦到什么程度呢?谦到“无我”,谦虚到了极点就是无我。
所以我们光想打坐达到空,在心行上做不到是空不了的,因为我们坐在那里守空,是“我”去守空,没有做到无我的空,假定无我,何必求空呢?无我就已经空了。
所以以行愿来讲,“行”才是真见地,行不到,见地没有用,要做到这个才能谈到真慈悲,因为慈悲就是无我。其实,我们普遍讲慈悲都属于“情”,不是“智”。佛法大乘道的慈悲是智,是般若的慈悲。以其真无我,才能真慈悲。说我要慈悲你,就落于下乘了。比如父母爱儿女那个仁慈,尤其是母爱,决不要求代价的,这是普通人道的父*女之爱,但那还是“情”,这情是由“我”爱而发;菩萨的慈悲是“智”,只是“无我爱”而发,这可严重了。
所以讲行愿、行门之重要,我们随时在静定中,要检点自己。什么是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随时检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随时在检查自己行为的人,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认为有个方法,有个气功,什么三脉七轮啊,或念个咒子啊,然后一天到晚神经兮兮的,那是不相干的。我们看到多少学佛学道的人,很多精神不正常,为什么染污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正常呢?因为没有严格地在修行。换句话说,没有严格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
比如贪瞋痴三毒,你说我们哪一点不贪?你说你一点都不贪,一天到晚想跟我在一起,想多跟老师一下,这是不是贪?我那里没有东西可给你的,因为你“贪”,你希望老师那里也许有点东西可挖了来,这是什么心理?为什么自己不去用功呢?我当年向我的袁老师学习,不是我向老师问问题,都是老师在问我。
比如有一次,两人由成都到重庆,那时交通不发达,到了内江,人很累。抗战时候搭汽车只能站着,整整站一天,到了内江茶馆里,袁老师问:你累不累啊?当然累。你现在的心境如何?我答:同在山上闭关时一样。那真一样,没有动过,就是“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没有觉得动摇过,也没觉得风尘仆仆是辛苦。但是这个时候觉得自己有一点疲劳,还是不对的。袁老师讲:唔!这可不容易啊!我答:大概还要一年,我会把这问题解决。次日早起,我说:先生,你昨天睡觉时打呼好厉害啊!袁老师问:你晓得我为什么打呼?我愣住了,为什么?这是个大问题。接着袁老师问:你晓得有一个不打呼的东西?我说那个我在理上知道。差不多了!要求证。理上知道有一个在打呼,还有一个不打呼的,在看这个在打呼。
举上面这个例子,是说大家贪问,事无大小一概问。我们检查自己的心理,贪瞋痴慢疑要断,谈何容易啊!你说,你打起坐来会空,没有用的。你在事上过不去,心事来的时候过不去,瞋心来的时候比谁都大。
什么是瞋心?怨天尤人就是瞋,这是瞋的根。对环境,对一切不满意,有一点感觉不满意维持着,就是瞋心的开始。
至于痴,那就更不用谈了,引用袁老师的诗:
业识奔如许 乡关到几时
五蕴明明幻 诸缘处处痴
你看学佛的人,个个都晓得谈空,可是每一个人都有心理上,感情上的痴、利害上的痴、生命上的痴等等,无一而不痴。没有智慧嘛!这些根会在哪里发现呢?行为上没发现,梦中都会发现的。梦中会有这样的行为,就是因为自己永远在贪瞋痴中。行为如果转变不了,要想转变气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认为气脉转变就是得了道,那也是荒唐。听了多少人气脉通了,可是现在都到黑茫茫的那个地方去了。
所以,如果大家在心行、行愿方面没有动摇,不要谈四禅八定,更不要想谈证果。
老实说,一个人真做了一件善行,这一天盘个腿打坐看看,马上就不同,气脉马上就不一样,心境马上就扩大了,这个是绝对不能欺骗自己的事。不要说真正善的行为,或内在的善心,今天如果真把贪瞋痴慢疑这些毛病解决了一点,那个境界就不同一点。所以我们坐起来不能空,心境空了,就得找找看,看今天自己的病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今天上座不能空?你的心念在贪瞋痴慢疑当中,一定有个东西挂在那个地方。这是阿赖耶识的问题,不是第六意识的事情。如果没有检查这个,光是打打坐求一点空,求一点功夫,没有用的,奉劝你不要学道,你会把自己给害了的。
所以心行方面要特别注意,这也只是说行,还没有讲愿。至于发起救人救世之愿,能有一点行为为别人着想,处处能牺牲自己的人,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做得到,一点也做不到,所以要想证果,决无此事。
讲义上,八十八结使与三界的关系,明白地摆在面前。能解开了多少个结,你就得了那个果位,这些考验都摆在眼前。别以为腿能盘一个钟头就能升上什么天;一个半钟头又能升上什么天,没这回事。腿是靠不住的,修“行”,修的是心理行为,不是修腿。
佛学叫我们除烦恼,佛学的翻译“烦恼”两字用得好极了。拿普通的学问来研究,烦恼是我们心理行为一个基本状态。“烦”,烦死了;“恼”,讨厌。这些就是烦恼。烦恼就是罪恶,对自己心理染污的罪恶。以形而上本体来讲,我们的自性本来清静,因烦恼连带发生的行为,变成了后天的罪恶。比如一个人杀人,是因为火大了。而基本上,只是由一点的烦恼开始来的,它对自己来讲,是最大的罪恶;对外界来讲,发展下去,久了可以成为害社会、害国家、害人类、害世界的大罪恶,所以烦恼两字,不要轻易小看它。
我们讲行愿方面,这个心理的“行”,要做到清静、做到空。要想得定,要想明心见性,应该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不是有一丝毫的烦恼存在?如有烦恼存在就很严重了。
有一种烦恼是来自生理的,由生理不平衡所引起的,就是儒家所谓气质之性,所以修道要变化气脉,也就是要变化气质。气质是一个实在的问题,不是空洞的理论。
为什么修道的人功夫好了,气色会好、气脉会通?因为受心理行为的影响,气质在变化,每一个细胞都在变化,不是假的。所以烦恼能转成菩提,转成觉性,随时清明。
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学佛的人,随时在烦恼中,我们回转来检查,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有几秒钟身心都是愉快的?当然严格来讲,后天的愉快也属于烦恼之一。维摩经上讲:烦恼即菩提,就是说,你能把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因烦恼的刺激,引起你的觉悟,发现自己在烦恼中,这可不对,立刻警觉,这样一转,当下就是菩提。
但是,我们的烦恼不是菩提,因为我们不知不觉中,总是跟着烦恼在转。比如刚才一个同学在讲,打坐腿子发麻,生理不好,烦恼来了。这个烦恼最重要的一部分,当然是生理影响,所以生理完全转了,变成绝对的清净,修道的基础、定的基础才算有了。所以气脉对于这一方面很重要。
气脉又与心理行为有绝对的关系,你多行一点善,念头转善一点,虽然是消极的善,不是对人有利的行为,但是你能先去掉自己心中的烦恼,也算是自我本分的一点善,能够这样做到了一些,气脉就会转一分,你的定力自然就增加一分。所以,我们打坐为什么静不下来?检查起来就是因为烦恼。烦恼里头隐藏许许多多罪恶的种子,许多罪恶的因素,都是由“烦恼”而来。
假如我们转掉了烦恼这个东西,完全转清了,这个时候,心境会比较清明一点点,然后我们才能够检查自己念头的起灭。
比如我们坐在那里,觉得心境很清净,这是意识境界。但是你可知道,我们在清静这一刹那中间,隐藏了多少罪恶烦恼,能不能检查得出来?假定有人说大话:在这一念清静当中,我绝对没有一点烦恼,没有一点罪恶。那么这个人不要谈修行了,他根本就没有见地嘛!我们在这一念清净当中,烦恼与罪恶的根根,有八万四千之多,这是假定数目,比喻很多很多的意思。佛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因此就有八万四千方法,来对治这些烦恼。
刚才有一个同学问:为什么一到空的境界,或空灵境界一来,就起恐怖?非常怕,这很奇怪。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分几点来谈。
第一点,佛说堕落久了的人,见到空性,哈哈大笑,欢喜无比;堕落轻的人,见到了空性,会恐怖、大哭。
第二点,另外一种说法,见到空性不起恐怖心理的人,就是金刚经上所讲:当知是人,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学佛的人天天求空,善根浅的人,真的空来了就害怕,无法面对现实,去接受这个空。原因在哪里?因为执著,所以人生来总要抓住一个东西,忽然到了空境界,没有东西可抓的时候,你害怕起来了。这是普通人的心理,自然会起恐惧。
第三点,当空境来时,忽然有恐惧心,这就说明你心里头已经有个恐惧,并不是空了,是有个恐惧占进来了,因为我们的习惯上爱执著,爱抓一个东西,就抓住了这个恐惧。
这么一点东西,有那么复杂的心理因素。我们大家是不是在一念空当中,隐藏了许多烦恼、许多罪恶?有没有检查出来?这都是修行当中看起来很空洞的理论,但却是非常实际的话。尤其是年轻同学们,闭起眼睛,觉得有一点清净,认为这就是空,空不了的,那也是心理的一个状况。也就是说,当我们打坐时,眼睛闭起来,脑子进入半休息的状态,不是完全睡眠,眼神经也没有完全地休息。只是下意识当中,空空洞洞的,在下意识的记忆习惯上,呈现一个类似空的景象而已。而这个景象前面,还是黑茫茫的,然后在这里头忙起哲学来了,玩起话头来了,然后觉得自己都懂了,还认为自己是一箭破三关呢!这是一。
第二,等你精神养好了一点,脾气也大,尤其是青年,第一关情欲就来了,也就是男女间的爱欲就强了。这点不要自欺,功夫做不好没话说,功夫一做好了,男女爱欲之念,尤其生理上的压迫就来了。这是什么原因?贪瞋痴。贪欲的第一个根本无明马上就爆发了。没有这个来,气脉也不可能打通;来了以后,欲念又引起。这个中间的行——心行、行门,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它对治过来?怎么去处理它?怎么去调理它?它的原理是在什么地方?它的病根究竟怎么来的?是心理先引起生理呢?或是生理先引起心理?这里头是个很大的关键。至于老年人以为自己没有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你衰老了,要想把西沉的夕阳挽回到东面来,这件事真能做得到的话,第一关还是会碰到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根本烦恼。
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八十八结使,唯识百法明门论的五十一种心所,什么是根本烦恼?什么是随烦恼?随眠烦恼?这“随眠”二字译得非常好,它缠着你,跟着你,使你在睡眠昏迷的状态中,自己也检查不出来,被它迷糊住了。其实,这也是自己的魔障。
一层一层检查,八十八结使能去几层,你禅定的功夫绝对就到了那里。若按照普通*,念住就是初禅,这个只是普通说法。至于真正的初果位,就不是这样了。所以,你即使得了初禅,却不一定证得初果。因为果的标准就是根据八十八结使,也就是你那个下意识的罪恶烦恼的根,贪瞋痴慢疑去掉了几层,就是果位的考验。我们不能不通教理,不要以为光是打打坐,抱一个话头就行了,没有用的。所以别人问禅,我就说:我有“馋”,你那里有好吃的我就来。哪有那么简单?不容易的。你就是做到念住,还要看你是住在什么念,念住在昏沉也是住,没有用的。气质没有转,心行没有转,没有用的。
其次,就算做到气住,呼吸停止了,充其量是二禅,并不一定就是二果。单单气住,并不能证果位。气住可以用意志控制做到,与道不相干。而且气住了以后,只要一逗他,他发起脾气来比谁都大。所以修行不是如此,不要搞错了。你认为气住了,自己有功夫、有道了,那个道卖几毛钱一斤啊?没有用的。主要关键在心理行为。
二禅气住后,同时要查查八十八结使,心理的罪恶烦恼去掉了多少?身口意三业去掉了多少?所以有许多人都讲功夫,讲了半天,身口意三业一点都转不了,自己不要自欺了。
脉停,印度很多瑜伽士都能做到,埋在土里不会死,这都是能够练出来的。这只是说明我们的生理功能,能够用心训练成各种状况,这个是唯心所造,做得到的。至于说,这是不是道果呢?不是的。
至于三果、四果,每个道果,都可以在发给大家的八十八结使那一张表查到。自己每天要随时检查自己,看看心理行为中,烦恼罪恶的状态解除了多少,检查今天善行做了多少,所以古代儒家有功过格,用红黑豆来标记,以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
功夫做到了气住脉停,只能说明心行的功能,证明唯心所造的功能,的确可成就这些功夫、神通等。至于说证道,或证到空性,却不一定。证得三身——法身、报身、化身,那就更难。
这三身成就,也就是禅宗所讲的三关,真正的三关做到了,才能有三身的成就。禅宗祖师门,或其他许多人,虽然谈空说有,比如上次提过的雪岩钦禅师,道不可谓不高,但是不是三身成就?我们不得而知。
三身成就是可以现生做到的,先把气质变化过来,有善行开始做起,配合四禅八定的功夫,就有一点希望。我个人几十年来投身在这里头,也在试验求证阶段。没什么功夫,也没什么修养。在没有到达那个绝对的求证以前,不要随便给自己定一个范围,下一个定义,一下就错了。
以上是行的部分。
愿呢?更难谈了,行愿不到,见地不会到的。换句话说,行愿不到,修证功夫也不会到。坐得好有什么用呢?你说:我打起坐来,能够坐三个钟头,心里清清净净。那是你在那里偷懒,也可以说是一种“道者盗也”。阴符经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取用天地的精华,借用生命原有的功能,就能*成道。人一生下来,偷天地间的食物、空气,打起坐来还子午卯酉,想吸天地正气,日月精华,这个强盗多厉害!所以说道者盗也。但是阴符经常鼓励我们当盗,真把宇宙的东西偷得来,我们的生命就成功了,我们的生命就是宇宙。然后你可以再让别人抢去,这是道家的观点。
墨子的思想出自于道家,墨子要我们“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等于佛家大慈大悲的精神,牺牲自我,这是墨家的思想。墨子是道家神仙传上的人物,道家神仙传上说,墨子到汉武帝的时候还在世间。但是谁又见过他呢?
杨朱则绝对自私自利,自由主义的思想也出在道家。
现在回到主题,所以我们学佛打坐都是坐在那里偷盗,而在同一时间中,社会上那么多人却为我们在忙碌。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很了不起,就是早晚课诵的一句话: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这就是行愿的愿,每天都提醒我们做功德。我们学佛的人都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每天要上报四重恩,这四种恩都是我们所欠的:佛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
众生对我们有什么恩呢?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靠社会上很多人的努力成果,所以学佛的人要上报四重恩。我们活者一天,都要麻烦很多人提供生命所需给我们,事实上如此。
下济三涂苦,同时也要想到下三道——畜生、地狱、饿鬼的苦痛。换句话说,随时要想到不如我的人的痛苦,要想到怎样去帮助他们。可是我们做到了没有?学佛的人只想怎么为自己求到法财侣地,你帮忙我成道,如此这么一个动念,就是自私的基本。你为什么不先帮助人家成道呢?所以上面讲行,下面讲愿。愿发起了没有?自己想想看。
至于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真是在念经,念过去就完了,心里根本没这回事。首先众生无边誓愿度,只要度我就好了。烦恼无尽誓愿断,最好你帮忙我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你教我就好了。佛道无上誓愿成,将来总有一天会成。这四句话我们往往是这样下的注解,只要一反省起来,就很严重了。所以说行门很难很难的。
所有的佛经、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10:35
很多人以为吃素念经、礼佛拜忏、做慈善工作,甚至修神通、修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是身上的气脉打通了,就叫做修行。其实,所谓修行,简单的说,就是修正自己身体、语言、行为的偏差,通过任何方法而达成这个目的,就是修行。所以,上述如诵经拜忏、吃素礼佛,这些作法的确可以让我们得到身心的平静安定,因此,它也是修行方法之一,但不是修行的目的,这要弄清楚才行。至于修神通,佛教主张因缘果报,一切的一切皆缘于过去生中的业力牵引,而有现前的受报,未来的出路,也要*着各自本身的努力才会慢慢好转,单凭神通是无济于事的。
很多人梵呗唱得很好,诵经持咒都很熟练,这样固然很好,但这只是修行的入门功夫。所谓:「诵经不如解经,解经不如行经。」经典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知道方法、熟悉方法,还要一步一步确实的去做,才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之间,还是跟以前一样,动不动就怨天尤人、牢*满腹,那表示吃素诵经只做了表面功夫,对于修正自己的习气、行为和观念都没有丝毫的益处。
我们要转变行为和观念,就是把贪、嗔、痴、慢、疑这些毛病改正过来。与人相处的时候,除了要用慈悲心,包容、宽恕别人的错误;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成果奉献给众人,随时随地能运用理性和智能,解决各种烦恼。所以,一个修行深厚的人,非但对自己有利益,他的行为举止也一定能嘉惠他人。
所以,修行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气,让自己做一个有理性、有智能的人。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态,那么,再恶劣的环境都可以泰然处之;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身心安乐,也可以帮助身边的人开发内在智能,得到身心安乐。这就是修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13:00
修行;就其简说;就是,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细点说;就是把自己过去的不正确的想法、说法、做法〔心、口、意〕全部修正过来。作为我们学佛人来说,应修自己哪些错误的行为呢????这是问题的关键!!!
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移动自己的、不良的、错误的、本性〔既无明以来的不良习气〕既是修行!!!
作为自己应修什么错误呢??有句老话;聪明人看到的别人的缺点;智者看到的是自己的缺点。古人云,一日而三醒吾身。一个立志学佛、跳出轮回、修成正果;或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难道还不如一个古人吗???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其缺点自然也不一样。比如我这个人,心眼小〔胸怀不宽〕心浮气燥、以前有不良的口头语言〔骂人〕、性急、等等.....,还有十余种错误。大家的和我的缺点一样吗???我一个不良的口头语言以改了五年了。何况还有其他的毛病。我准备再花十年时间改心小的毛病。这自己改缺点的过程就是修行。应这些毛病不是这一生形成的,当然也不可能一朝一夕能改过来的。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15:41
修行、*,并不是你在修行、*,而是你的灵体,即生命能量体,那个真的你在修行或*,而际仅仅是在摆摆姿势,装装样子。这个问题,若你能体悟得好,对你的修行、*是十分有益的,否则效果是极为不佳的,你会发现,炼了半天,也无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18:39
"修"理无明烦恼---觉察省修
妄念一起就压-----只怕觉迟
如此一路"行"去---坚忍不退
可保就路还家-----必证菩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21:54
"修"理无明烦恼---觉察省修
妄念一起就压-----只怕觉迟
如此一路"行"去---坚忍不退
可保就路还家-----必证菩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1:25
小杠头同志,修行?哈哈哈哈哈哈 ~~~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5:13
佛说旧城喻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
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众俱。
尔时佛告诸苾刍言。苾刍。我于往昔未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独止一处心生疑念。何因世间一切众生受轮回苦。谓生老死。灭已复生。由彼众生不如实知。是故不能出离生老死苦。我今思念此老死苦从何因有。复从何缘有此老死。
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今此老死因生而有。复从生缘而有老死。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生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生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生因有起。复从有缘起此生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有因何起。复以何缘起此有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有因取起。复从取缘起此有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取何因有。复从何缘有此取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取因爱有。复从爱缘有此取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爱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爱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爱因受有。复从受缘有此爱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受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受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受因触有。复从触缘有此受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触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触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触因六处有。复从六处缘有此触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今此六处何因而有。复从何缘有六处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而彼六处因名色有。从名色缘有六处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今此名色何因而有。复从何缘有此名色。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而彼名色因识而有。复从识缘有名色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识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识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如是识法因名色有。从名色缘有此识法。唯此识缘能生诸行。由是名色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是故一大苦蕴集。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以何因故得无老死。何法灭已得老死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若无生法即无老死。生法灭已老死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生法得无。何法灭已生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若无有法即无生法。有法若灭生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有法不起。何法灭已有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若无取法有法即无。取法灭已有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取法得无。何法灭已取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若无爱法即无取法。爱法灭已取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得无爱法。何法灭已爱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受法若无爱法即无。受法灭已爱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受法得无。何法灭已受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触法若无受法即无。触法灭已受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触法即无。何法灭已触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六处若无触法得无。六处灭已触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六处得无。何法灭已六处亦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名色若无六处得无。名色灭已六处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名色得无。何法灭已名色亦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识法若无名色即无。识法灭已名色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识法得无。何法灭已识法亦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行法若无识法即无。行法若灭识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行法得无。何法灭已行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无明若无行法即无。无明灭已行法亦灭。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由是一大苦蕴灭。
一一了知如是法已。又复思惟。我今已履佛所行道。已被昔人所被之甲。已到昔人涅盘之城。
佛复告言。诸苾刍。譬如有人欲远所诣。即履昔人所行之道。又被昔人所被之甲。乃寻昔人旧所都城。或行深山或行旷野。行之不已到彼旧城。其城广大乃是往昔王之所都。而此都城严丽依然。池沼园苑皆悉殊好。人之见者心无厌舍。是人见已。即自思惟。我今回还诣于本国。具以斯事上奏于王。既至本国即奏王曰。大王当知。我被昔人所被之甲。乃履昔人所行之道或行深山或行旷野。行之不已到一旧城。其城广大。乃是往昔王之都聚。而彼城隍严丽依然。池沼园苑皆悉殊好。人所见者心无厌舍。大王。宜应往彼都止。王闻语已。即允所奏。乃与臣佐寻都彼城。而彼都城由王居止。转更严丽人民炽盛丰乐倍常。诸苾刍。我亦如是。履于诸佛旧所行道。被于诸佛所被旧甲。行诣诸佛涅盘旧城。
诸苾刍。何谓旧道。何谓旧甲。何谓旧城。即是过去诸佛所行八正之道。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诸苾刍。此八正道。是即旧道是即旧甲是即旧城。先佛所行我亦履践。乃可得见彼老死集。是故我证得老死灭。乃至观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等皆灭。又观行集亦令行灭。行法灭已无明亦灭。无明灭已即无所观。是时我以自神通力成等正觉。
诸苾刍。我所宣说如是正法。汝等精勤。应如是学应如是行。记念修习成诸梵行。天上人间宣布法化。广为众生作大利益。乃至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婆罗门外道尼干子等。亦应如是修习宣布。广为众生作大利益。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一切大众闻佛所说信受奉行。
修行是什么意思
修行是指通过特定的精神或道德实践,追求内在提升、达到某种目标的过程。一、修行的概念 1、修行是一种在宗教、哲学、灵性或文化传统中常见的实践方式。它通常涉及一系列的精神、道德、心灵或身体上的修炼,旨在培养人的品德、意识、智慧或境界。2、佛教修行:佛教鼓励修行者通过八正道(正确的见解、思想、...
修行的意思是什么?
实行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叫做“修行”。 【修行】 修行者,谓既了知观法之相,则善能修习一切妙行,无有过失也。 【修行】 含有实行、修养、实践之意。宗教生活中欲实现生活上之统制、调节、规定等则必须藉修行以完成之。宗教本来就有信仰与修行双重要求。以佛教而言,行者自身欲实现佛陀体验之境界,...
什么叫修行?
你好, 修行是指具有自我意识的客观存在为了实现自主进化这一目的而主动对自身施加的一系列约束的总称。修行,即一刻接一刻的觉察情感、思想、言语、行动、念头。俗语中将修行当作做好事,如认为旧时官厅中权力大容易做好事救人,故有“公门里面好修行”之说。明·叶宪祖《金锁记》:“禁长哥呀!自古道公...
什么叫修行
修行是指宗教中的修炼或修养德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代表性体系有:道教,佛教,伊斯兰及苏非派,基督教,印度瑜伽等。修道是古人希望长生久视,通过对生命理解和平常对自己身体的观...
修行的意思是什么?
修行的意思:修养德行。美好的品行。拼音: [ xiū xíng ]引证解释:修行是一个过程,通过修正言行意,符合特定风格的生活方式,以期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人生即是一场修行。修行,即一刻接一刻的觉察情感、思想、言语、行动、念头。笔画:近义词:一、修道 [ xiū dào ]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指学习...
什么叫修行
修行是一种通过特定的方法、实践和反思,以达到个人内在精神、心灵和行为的提升和转化的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1. 修行的基本含义:修行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或哲学活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涉及个人内在的精神修炼、思想观念的调整以及外在行为的规范。通过修行,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和生命...
修行是什么意思
修行是指宗教中的修炼或修养德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1.修养德行,成就道德。李二和《流浪的梦》:“生活是最本真的,修炼是无须讲求形式的。时空中无处不教堂,无处不佛堂;...
什么叫修行,人应该如何去修行?
修行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ū xíng,一指修养德行;二指美好的品行;三指操行;四指遵行;五指出家学佛或学道;六指行善积德。出自《庄子·大宗师》:“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 成玄英 疏:“彼二人情事难识,修己德行,无有礼仪,而忘外形骸。”修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
修行是什么意思呢?
修行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ū xíng,一指修养德行;二指美好的品行;三指操行;四指遵行;五指出家学佛或学道;六指行善积德。出自《庄子·大宗师》:“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 成玄英 疏:“彼二人情事难识,修己德行,无有礼仪,而忘外形骸。”修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
什么叫修行,人应该如何去修行?
1. 修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活动的过程,包括思维、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2. 其目的在于提升个人的修养水平,达到更高境界、更广胸怀和更宽视野。3. 修道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求。4. 修道是通过修正行为,以提高精神或神识的力量。5. 古代道家追求通过修道实现超越生死、摆脱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