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4: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5:30
前人通过研究认为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但并未发现石炭系生烃的确凿证据。本书作者野外地质调查中发现柴达木盆地石炭纪地层中存在疑似油砂,经荧光薄片鉴定,确定样品中为油质沥青侵染(表8-3)。如表8-3所示,由于样品均采自露头,石炭系样品中荧光显示普遍较弱,但总体上样品中的生屑和裂缝中都存在油质沥青的侵染,说明所采样品中存在烃类残留痕迹,将其定义为油砂,显示发生过油气的运移或油气充注。
表8-3 部分石炭系样品荧光薄片鉴定结果
在柴东北的石灰沟、城墙沟、旺尕秀露头及埃北1井岩心,柴东南阿拉格尔泰山,柴西南牛苦头沟、石拐子沟及柴西北绿梁山剖面石炭纪地层中均发现油砂(图8-13)。其中柴东北与柴西北地区的油砂主要分布在石炭系怀头他拉组灰岩中,沿厚层生物灰岩层间和裂缝带发育,沿生物礁、化石带尤为突出;柴东南与柴西南油砂主要发育上石炭统缔敖苏组灰岩中。旺尕秀和石拐子沟的砂岩中也发现了沥青质夹层。油砂带厚度从五六米到近百米不等,带内由多层油砂组成,单层油砂厚度30~40cm,最多达12层。
图8-13 柴达木盆地石炭纪地层油砂分布点
图8-14 柴达木盆地野外油砂点照片
柴东北石灰沟地区发育中厚层灰岩夹薄层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中含大量群体珊瑚,形成小的礁体,灰岩层间和裂缝中含油砂,油砂带出露宽度146m,发育6层油砂,每层1~25m,油砂层累计厚度46.5m。灰岩中夹一层4m厚的贝壳层,为贝壳滩沉积,中间夹一层50cm化石层,化石层中有沥青渗染,化石层中全部为腕足类(图8-14a);城墙沟地区发现的油砂带厚度较厚,为100.09m,在生物礁和化石带中尤为突出(图8-14b);旺尕秀地区发现的油砂带主要分布在旺尕秀克鲁克组砂岩、怀头他拉组灰岩中,油砂带厚6m,有10层油砂,单层油砂厚20~30cm。薄层砂岩缝隙中有黑色碳质充填,所夹薄层灰岩裂缝中见黑色沥青质,油砂层中发育大量化石,为化石层(图8-14c);埃北1井1311.04~1318.79m所取石炭系C1h灰岩岩心裂缝中可见黑色沥青质充填(图8-14e)。
柴东南阿拉格尔泰山地区发育厚层灰色燧石条带灰岩,灰岩中含腕足类、海百合茎化石,其下为深灰色页岩,页岩顶部与灰岩接触处发现油砂(图8-14d)。
柴西南牛苦头沟剖面灰色灰岩中有沥青渗染,裂缝中见油迹(图8-14f);石拐子沟石拐子沟组上部发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含珊瑚化石,夹燧石条带,该组下部发育砾石,含砾砂岩和砂岩逐渐过渡为灰岩,在生物碎屑灰岩层间见多层油砂呈灰黑色,整个油砂带厚25m左右,单层最大3.5m,沿化石层油砂很发育,在化石层中发育大量单体珊瑚,横断面直径4~5cm,长度可达10~12cm,在单体珊瑚越发育的层中,油砂越发育(图8-14g)。
柴东北结绿素地区发育石炭系生物碎屑灰岩,含珊瑚化石,出露厚度约10m,北侧为奥陶系灰绿色页岩,南侧为第四纪坡积物,由于两侧断层接触,地层比较破碎,灰岩裂缝中有沥青渗染,顺层间和裂隙均可见油砂(图8-14h);绿梁山地区油砂尤为发育,油砂出露带长度超过100m,宽约50m。经探槽揭露,在50m的探槽中,发育5层油砂,最厚一层油砂宽度达9m,油砂已到达地表坡积物中,表明油气运移目前仍在进行(图8-14i)。
大量油砂的发现,进一步说明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具有广阔的生烃前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5:30
前人通过研究认为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但并未发现石炭系生烃的确凿证据。本书作者野外地质调查中发现柴达木盆地石炭纪地层中存在疑似油砂,经荧光薄片鉴定,确定样品中为油质沥青侵染(表8-3)。如表8-3所示,由于样品均采自露头,石炭系样品中荧光显示普遍较弱,但总体上样品中的生屑和裂缝中都存在油质沥青的侵染,说明所采样品中存在烃类残留痕迹,将其定义为油砂,显示发生过油气的运移或油气充注。
表8-3 部分石炭系样品荧光薄片鉴定结果
在柴东北的石灰沟、城墙沟、旺尕秀露头及埃北1井岩心,柴东南阿拉格尔泰山,柴西南牛苦头沟、石拐子沟及柴西北绿梁山剖面石炭纪地层中均发现油砂(图8-13)。其中柴东北与柴西北地区的油砂主要分布在石炭系怀头他拉组灰岩中,沿厚层生物灰岩层间和裂缝带发育,沿生物礁、化石带尤为突出;柴东南与柴西南油砂主要发育上石炭统缔敖苏组灰岩中。旺尕秀和石拐子沟的砂岩中也发现了沥青质夹层。油砂带厚度从五六米到近百米不等,带内由多层油砂组成,单层油砂厚度30~40cm,最多达12层。
图8-13 柴达木盆地石炭纪地层油砂分布点
图8-14 柴达木盆地野外油砂点照片
柴东北石灰沟地区发育中厚层灰岩夹薄层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中含大量群体珊瑚,形成小的礁体,灰岩层间和裂缝中含油砂,油砂带出露宽度146m,发育6层油砂,每层1~25m,油砂层累计厚度46.5m。灰岩中夹一层4m厚的贝壳层,为贝壳滩沉积,中间夹一层50cm化石层,化石层中有沥青渗染,化石层中全部为腕足类(图8-14a);城墙沟地区发现的油砂带厚度较厚,为100.09m,在生物礁和化石带中尤为突出(图8-14b);旺尕秀地区发现的油砂带主要分布在旺尕秀克鲁克组砂岩、怀头他拉组灰岩中,油砂带厚6m,有10层油砂,单层油砂厚20~30cm。薄层砂岩缝隙中有黑色碳质充填,所夹薄层灰岩裂缝中见黑色沥青质,油砂层中发育大量化石,为化石层(图8-14c);埃北1井1311.04~1318.79m所取石炭系C1h灰岩岩心裂缝中可见黑色沥青质充填(图8-14e)。
柴东南阿拉格尔泰山地区发育厚层灰色燧石条带灰岩,灰岩中含腕足类、海百合茎化石,其下为深灰色页岩,页岩顶部与灰岩接触处发现油砂(图8-14d)。
柴西南牛苦头沟剖面灰色灰岩中有沥青渗染,裂缝中见油迹(图8-14f);石拐子沟石拐子沟组上部发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含珊瑚化石,夹燧石条带,该组下部发育砾石,含砾砂岩和砂岩逐渐过渡为灰岩,在生物碎屑灰岩层间见多层油砂呈灰黑色,整个油砂带厚25m左右,单层最大3.5m,沿化石层油砂很发育,在化石层中发育大量单体珊瑚,横断面直径4~5cm,长度可达10~12cm,在单体珊瑚越发育的层中,油砂越发育(图8-14g)。
柴东北结绿素地区发育石炭系生物碎屑灰岩,含珊瑚化石,出露厚度约10m,北侧为奥陶系灰绿色页岩,南侧为第四纪坡积物,由于两侧断层接触,地层比较破碎,灰岩裂缝中有沥青渗染,顺层间和裂隙均可见油砂(图8-14h);绿梁山地区油砂尤为发育,油砂出露带长度超过100m,宽约50m。经探槽揭露,在50m的探槽中,发育5层油砂,最厚一层油砂宽度达9m,油砂已到达地表坡积物中,表明油气运移目前仍在进行(图8-14i)。
大量油砂的发现,进一步说明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具有广阔的生烃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