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失败的原因?154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7 09:0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3:55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在一系列的反侵略战争中都失败了,主要原因是清***,经济落后,军备废驰等,根本原因是制度落后,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企图唤醒这头狮子,但在中国没有引起反响。惊醒这头睡狮,还需要更惨痛的失败。这一失败接踵而至:1894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灰飞烟灭。1900年联军入侵北京,签下《辛丑条约》。
扩展资料: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开始,国祚276年。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起,总计296年。 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至1659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垦,物产盈丰,边境无事,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相对繁荣稳定,综合国力远胜于汉唐。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中国人民也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改革。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金一南谈近代中国:失败不完全是军备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3:56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清朝最后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时期。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满清皇室威严丧尽,颜面扫地。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使国人对清*更为失望,社会矛盾加剧。在统治内外交困之际,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祭起改革的大旗,宣布实行“新政”,企图力挽狂澜,延续统治。然而事与愿违,“新政”非但没有能够巩固清*的统治,反而半路夭折,连累清王朝本身也在辛亥*的风暴中垮台。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能体现清*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色彩的“新政”会失败,而成为清朝灭亡的助推器呢?就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 改革者魄力不足,“新政”具有欺骗性
亨廷顿认为,“改革者必须比*者具备更高超的*技巧,一个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一流的*家。”⑴ 细数世界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俄罗斯有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有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而中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主持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先看慈禧,虽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好事,但作为封建*最高统治者的*代表,她绝不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她大半生都是在*权力中度过,她关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免于灭亡,至于救亡图存不过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她或许具有改革的意识,但是她并没有领导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的能力,而在国人心中,她只是个擅玩小聪明的权利狂,“但知权利,绝无政见”。再看载沣,他比慈禧太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手段还没有威望。他主持所实施的一系列*,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及实行铁路国有*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有这样的改革者,改革焉有不败之理?
再者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根基,因而被斥责为“假维新”“伪变法”,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⑵从1901年1月颁布了所谓变法诏,说要实行“新政”,“变法自强”,但是回避了变法自强的关键——*改革。只是到1906年被派出国的五个大臣,在西方考察了几个月回国后,向慈禧太后力陈实行宪政以达到皇位永固,内乱可弥的母的,清廷才于1906年9月1日宣布了“预备立宪”上谕,宣称要“仿行宪政”,这才勉强与*改革沾点边。但其根本原则仍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对于何时实行立宪,上谕中根本没有提及,实际是一张空头支票,在*改革方面更没有什么实际的作为。所谓“新政”做的不过是发展实业、充实武备以及办学堂、办*、清查户口、钉门牌等等。更何况新政还有讨洋人欢心之意,博取其信任,以期早日签订和约的用意。买办官僚盛宣怀看到前引变法上谕后即说:“今两宫一心,已饬议行新政,将来中外必能益加修睦,悉释前嫌。”他为清廷草拟致列强*的信稿中这样写道:“敝国现议实行新法,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正式发出的国书中“实行新法”四个字改成了“力行实政”。这些都清楚地反映出新政的实质。
二、 国内财政拮据,社会矛盾全面激化
自从甲午战败和义和团运动,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天下之财,悉应赔款”。清朝财政已是油干灯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但改革本身需要钱款。于是从*到地方,向人民层层摊派,“部臣筹费无出,责之疆吏,疆吏责之州县,州县舍百姓将谁责耶?”“自近时新政试行,于是立学之费取之农,练兵之费取之农,其他杂款加税无一不取之于农”。清*承认:“各直省自摊还赔款、举行新政以来,用如泥沙,取尽锱铢,搜括已不留余力,额外科派,民不堪命”。自庚子赔款摊派各省之后,民间搜刮殆尽,商业萧条,倒闭相望,城市村落,十室九空,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各地无不哀鸿遍野。新政不但未给人民带来实惠,反而成了人民的灾难。加上官吏横暴,未能爱惜民力,引发人民对改革的普遍不满和反*斗争。*制度改革的十年间,以抗捐抗税为内容的民变遍及全国城乡。据不完全统计,十年间,全国大小民变不下3000多起,此起彼伏的民变给人们展现了一幅乱世景象,给改革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也给反清*造成了强大的声势,使反清之星火大到足以燎原之势,。“昔汉臣贾谊陈时局之危,譬谓抱火厝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数月以前,我国时势,盖有类于是,今则火既燃矣,且将燎原矣”。
三、 用人不当,贪污腐化现象严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末社会是一个贿赂公行和升官发财的社会,整个官场贿赂成风,*透顶,*们整天忙于逢迎拍马,受贿行贿,搜敛民财,又怎么会把主要精力用于实行新政,筹备立宪呢?“新政”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贪官乘机再捞,“既增添了?新政?的难度,也败坏?新政?的形象” 正因为任用的*都是自私自利之徒,在封建*时代都得到了好处,因而他们对待预备立宪也以是否对其有利为标准,他们害怕民权发达以后再不能为所欲为,一招不慎,还要丧失名位利禄,所以清末大小*们大都视预备立宪如洪水猛兽,嫉之如仇,千方百计地阻挠破坏,将新政中的*改革-——预备立宪葬送在艰难的实施途中,同时,在清末敷衍塞责成为*机构中的普遍现象;当权者视御旨若一纸空文,从不认真贯彻执行;地方官吏限于考试,对筹备宪政做了一些工作,但都学会了粉饰成绩,虚应故事的本领。对于吏治*黑暗,朝廷是清楚的,也曾三令五申进行整顿,仅1909年和1910年两年,经载沣批准革职的大小不称职*就达千人以上,然而,积重难返,病入膏肓,各级*上下左右之间互相勾连。盘根错节,彼此庇护,根本无法改变,*不除,败局难挽。而自清廷推行“新政”以来,山东莱阳除缴纳正赋外,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如地亩捐、学捐、戏捐、警捐、户口税、油坊捐、染房捐、牲口捐、修庙捐等等,不胜枚举。在“新政”筹办前,全县正杂各款不过数万,“新政”实施后,人民负担“骤增至数十倍”(见1910年8月13.14日《大公报》)。这年又遇春荒,农民“缺食者十之*”,该县县令与四大劣绅勾结一起,狼狈为奸,借兴办“新政”,派差役巡警四乡催缴捐税,额外多收,敲诈勒索,*得群众夺了下乡*的*械,加上土*土炮,集合数万人与省里派去的军队搏斗,*乡民被*千余人。此事曾震动全国,许多地方群众起事,声称为莱阳被杀群众复仇。在抗捐抗税风起云涌的同时,又爆发席卷全国的饥民抢米*动,也是群众反对清朝所谓“新政”的自发斗争。
曾参加戊戌变法的黄遵宪也批评清廷的“新政”:“其所用之人,所治之事,所搜刮之款,所娱乐之具,所敷衍之策,比前又甚焉,辗转迁延,卒归于绝望。然后乃知,变法之诏,第为辟祸全生,徒以媚外人而欺吾民也”。(《新民丛报》第24期)曾对“新政”抱有幻想的梁启超也感到失望。他说:“外国侵压之祸又如此
其亟,国内种种社会又如此其*,静言思之,觉中国万无不亡之理。” 清朝统治者的素质与个性表现的如此的不堪入目,新政最后的失败了想一二了。
四、 丧失改革的社会基础
首先,满汉官僚*。1906至1907年的官制改革,本是清廷筹备宪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可官制改革及由其引发的政坛纷争结果却是汉族*大受排斥。在十一个部院中、汉4、满6、蒙1。满汉的比例是六比四,还不如原先规定的各部均设满汉尚书各一员的清朝旧制。特别重要的几个部,如度支(财政)部、陆军部都由满人掌管。皇族铁良担任陆军部尚书,从袁世凯手里收回了北洋陆军四个镇的指挥权,同时宣布各省新军统归陆军部管辖。这一切都明显地反映出清廷皇族集权的趋向。担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的瞿鸿□和历任两广总督、邮传部尚书的岑春煊等汉族重硻,被清廷罢免官职。原任广西巡抚、后任军机大臣的另一汉族*林绍年被逐出枢机,袁世凯则*辞去八项兼职,并交出北洋四镇兵权,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是明升暗降。经由此次所谓的官制改革,最终是满族亲贵“联翩而长部务,汉人之势大绌”。连日本《大阪每日新闻》也评论说:“此次中国改革官制,其表面上不分满汉,与各*官不兼任他职外,无改良之可观。”汉族*对此结局必然耿耿于怀,效忠清廷之心也随之大打折扣。另外,立宪派背弃。作为国内一支重要*力量的立宪派,曾对清廷的这一*改革抱有很大的期望。他们盼望清廷能进一步加快预备立宪的步伐,多次举行国会*运动,但屡遭清廷拒绝,这本已使立宪派啧有烦言。到1911年5月,清廷又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内阁成员上谕,在钦定的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共计9人,而且有7人属皇族,总理大臣也由庆亲王奕劻出任。因此,这个内阁在当时被立宪派称为“皇族内阁”,汉族*由此进一步感受到自己宦海生涯的前途渺茫。立宪派对清迁组织“皇族内阁”极为愤慨,各省谘议局联合会上书都察院,申明“君主不担负责任,皇族不组织内阁,为君主立宪国些一之原则”。但清廷却呵斥立宪派干预朝政,“议论渐近嚣张”。立宪派对清廷更感失望,公开发表宣告全国书,阐明满清王公亲贵组成的所谓内阁完全是“名为内阁,实则军机;名为立宪,实则*”。就这样,本应赢得人心的*改革,却由于满清统治者的举措乖张,愈来愈引起国内*力量对清王朝的痛恨。
事实表明清*已病入膏肓,积重难返,就像一个烂掉的苹果,就算是给它洗洗,还是改变不了它被抛弃的命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清末新政虽然失败了,但它其中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为今天的*改革吸取教训。
首先,要重视*,从“民本”角度出发,倾听*,让百姓参与其中,而不是百姓当做改革失败的承担者,取信于民,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毕竟人民才是改革的主体,改革的成果理应由全体国民共享;第二,要重视行政人员作风问题,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大贪污腐化惩治力度,有效的预防*,增强*威信,确保*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第三,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关系,建立新的社会机制来吸附和制衡大量疏离社会外的因子;第四,抓住机遇推进*改革。要求领导人必须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危机意识,改革要在情况尚好的时候展开。同时在每项*出台前要充分斟酌,广泛征求意见,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考虑社会各阶层的接受能力,球的最大限度的支持,在渐进中化解矛盾;
最后,要扎实推进*制度改革,刻不容缓,但是不要冒进,而是一个一个脚印的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3:56
总体原因: 清*的腐朽统治.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占有人力、物力的优势,有本土作战的地利,补给方便;而英军远离本土作战,无稳定战略后方,补给困难,尽失地利人和条件。清军本应取胜,但胜利的天平却倒向了英军那边。
清军的失败,除了清朝**、社会经济落后等原因外,军事上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战争指导*,战略方针被动多变。
2。战术落后保守,无近代战争之经验。
3。军队腐朽,素质低下,缺乏实战经验和训练,各省军队不能互相配合。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失败的原因和第一次相比差不多,但第二次比第一次败得更惨。英法联军不仅占领了中国的两个省城,还占领了中国的首都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警告中国人,对付近代化的外敌入侵是不能用中世纪的方式的,否则结果只有失败得更惨,它还告诉中国人,对付近现代化的外敌入侵,必须在掌握先进武器装备的基础上,发展自身的作战能力,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满清最怕火器的发展毁了他们的骑射之本,落后的根在满清,而不是在汉人,汉人没有骑射传统的束缚,明朝的火器发展热潮就说明了这点,往前推朔,从明朝、宋朝到春秋战国,汉人对器物的研究和学习都是一流的,数一数二的。
最大的原因是*上的腐烂不堪
后来的中法.甲午.八国联军.日俄....何尝不是如此.
主要是*原因,清*为维护其反动统治,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改革开放.
而且使用的火器还是明朝时的
鸦片战争时清军使用的火器仍是明朝时的红衣炮、鸟*,整整200年清朝的火器没有丝毫的发展。在科技方面,清朝吃的还是明朝时的饭。这种拖着猪尾巴的朝代,不推翻它真是天理难容。
清朝的火器生产,较明朝不仅没有发展,反而有所退步。
清朝不仅实行重文轻武的*,而且实行轻器又不重道的*。
清朝严禁民间私自研究战争理论,稍有涉及与当时军事有关的文字,都被视为大逆不道,并处斩立决。
清朝把许多兵书列为*,如明代具有军事百科性质的《武备志》等被列禁。
清朝的军官的战争理论素养是最低的。
明代戚继光创造的有利于火力战的疏散战斗队形等新战法,清朝不仅没有继承下来,更没有发展。
清朝社会自乾隆以后,社会上造成“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坏风尚,影响恶劣深远。
等等。。。。。。
以上所述,都是清朝为巩固满人的统治地位,所实行的防汉弱汉的举措。
总之满清实行就是两条统治之道,一是禁固汉*识,扼制文化的发展,大兴*;二是闭关锁国,禁止汉民与外部世界接触,以防止出现和增强反清的倾向和力量。
打仗要靠人。
当时的清军,属于和平时期军队,官长全是花钱贿赂溜须拍马爬上来的,无一个有勇敢精神和军事知识,智商上全是庸人傻子,能打仗吗?
历代的农民起事也是如此,起事农民没有军事知识,但却有勇敢精神,逢到*极点了才起事,一起事就把官军打个稀里哗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3:57
清*推行“新政”,原想缓和国内矛盾,维持和巩固其封建统治,适应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拉拢上层资产阶级分子。但实行的结果却适得其反。首先,由于举办“新政”,清*允许地方自行筹款,每年要向各省摊派2300万两,这些都以捐税的名目直接或间接转嫁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人民不胜负担,自发斗争更为广泛。有的地方由“抗洋捐”、“反赔款”发展到武装起义,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其次,“新政”虽然裁撤了一些*和地方的衙门,裁汰了一些冗吏,但又出现了新旧机构重迭,如军机处和督办政务处、户部和财政处并存等。1905年7月的上谕也承认,实施新“数年以来,规模虽俱,而实效未彰”。(《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第5364页)再次,由于“新政”的目的与施行后出现的新生力量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引起了新旧势力之间以及旧势力内部对待新势力不同态度的派系之间的种种纷争。这就加剧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盲、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各*派别之间的斗争。清末“新政”的某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民主*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如兴学堂),或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如奖励工商),因而也有利于辛亥*的到来,加速了清王朝的最终覆灭。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3:57
清*有很多的*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安危。而且,清*掌握在慈禧太后等顽固派手中 。所以也就造成了清*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