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2: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20:44
野菜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及叶酸等维生素,其含量一般都超过通常的蔬菜。许多野菜的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4mg/100克,野菜的蛋白质含量一般高于蔬菜,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其色氨酸和赖氨酸可以补充谷类蛋白质的缺陷。
野菜虽富含多种维生素,但有些常含有毒性物质,就餐时应特别注意。
1、马齿苋
性味酸寒,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之功效。主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痛肿、丹毒、瘰疬等,对急性肠炎、肺病有效。含有维生素A原、B、C以及钾盐等,此外还含有草酸、黄酮类、树脂等。
马齿苋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2、荠菜
性味甘、平。具有清热解毒.止血,降压等功效。荠菜煎剂具有兴奋神经、促进呼吸、降低血压和缩短动物体内凝血时间等作用。含有胡萝卜素、黄酮甙、胆碱、钙、铁、维生素C等。
对高血压、乳糜尿、吐血、咯血、衄血、齿龈出血、肾炎水肿均有一定疗的效。
蔬菜为家庭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由于蔬菜贮藏不当或烹调方法不当,均可以发生食后中毒现象,何况某些蔬菜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毒素,因此,吃蔬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蔬菜不宜贮藏过久
有些蔬菜,如菠菜、莴苣、萝卜等含有*盐的物质,贮藏过久,会发生腐烂变质。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棱形芽孢杆菌等,将*盐还原成亚*盐;使血液携带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不能携带氧的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引起头痛、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2、未成熟的西红柿不宜食用
未成熟的西红柿中含有一种番茄碱的有毒成分。成熟的西红柿含量甚少,未成熟的含量较高,人食后会发生中毒,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等。
3、野蘑菇不宜食用
野蘑菇如白帽蕈、马鞍蕈、瓢蕈等,外形奇特,颜色鲜艳,内含多种毒素,误食后可发生中枢神经中毒,发生精神错乱;有的则呕吐、腹泻、肝功能衰竭、急性溶血性贫血,重者危及生命。
4、鲜黄花菜不宜食用
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无毒的秋水仙碱,被人体肠道吸收后,转变为有毒的二氧秋水仙碱,可使人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重者便血、尿血。干黄花菜是由鲜黄花菜经蒸晒干燥制成,其内含有秋水仙碱已被破坏,故可放心食用。鲜黄花菜食后中毒,可用绿豆、甘草煮水解其毒。
5、带有苦味瓜籽的苦瓜不宜食用
一般苦瓜中都含有苦瓜甙,通常无明显毒性。而瓜籽有苦味的苦瓜,其中含有很多的苦瓜甙,人食后可引起头晕、腹痛等中毒症状。
6、未煮熟的秋扁豆不宜食用
扁豆中含有两种毒素:一为扁豆中的凝集素;另一种为豆类中的溶血素。秋季成熟的扁豆含量极高。如果未充分煮熟,食用后往往会发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故煮扁豆,应彻底加热煮熟煮烂。
7、腌制不透的酸菜不宜食用
有的家庭在腌制酸菜时,往往用盐不足,使得一部分细菌没有得到抑制,使菜中的*盐还原成有害的亚*盐,这种化学变化大约在腌制后一个星期左右达到最高峰。如果此时食用,非常不安全,可以发生急性亚*盐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