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写的《清塘荷韵》里面的古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2:0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5:41
1.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诗名:【入若耶溪】 作者:【南朝·梁·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创新。2.很多植物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自古至今很多文人不断歌咏着这种生命力:春天的小草、岩缝里的种子、漫天飘舞的飞絮……本文从叹息宅前荷塘空荡荡写起,由此引出投莲子入塘以及漫长的期待。这以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作者每天多了一件工作,心里多了一线希望。几棵弱小的莲子,就在这关注、企盼中慢慢长叶、开花,最后蔓延成片,被朋友喜称为“季荷”。这繁茂的“季荷”,不正是绵绵生命的象征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5:41
作者简介
链接:老季新莲
来源:荆楚网
最近,我接到印度驻华使馆寄来的一本刊物《今日印度》,上面刊登了一则消息:印度*授予季羡林先生"莲花奖"。这是印度国家最高荣誉奖,由印度总统批准颁授。季羡林成为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
已届97岁高龄的季老,系我国的国宝级人物。
印度是古代佛教昌盛之地,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清正高洁,以莲花之形象加身于以毕生精神弘扬东方文化的季老,是完全相配的。
以我辈之固陋,仰季老如泰山。
约二十年前,我有一次机会与季老同出席一个学术会议。那次会很有特色,安排在从武汉到重庆的长江轮船上开,记得会上还有日本学者。会议边开边行船,架在船甲板上的天线锅,就把会议情况直接播出去了。
我过去并不认识季老,但他是泰山北斗,愚钝如在下,也是敬慕在心的。
因为,没有读过他的学术著作的人很多,但没有读过他写的散文和译作的人却很少。我在复旦中文系读书时,就读过他翻译的古印度剧本《沙恭达罗》、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当然,他在*后写下的《牛棚杂忆》引人读之长叹;至于在最近几年达观豁朗、视死如归的谈死录,更是令人敬佩:"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当时,季老送给我了一本他的著作,这本书太专业了,好像是谈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方面的。以我之浅薄,很难读懂这么深奥的论著,但是,我仍然一页一页把它翻了一遍。我感到那书页之间,说的好像是天书一样的学问,非凡人所能理解。亦非有特殊毅力的人,能够在千年之后破解。
季老与湖北有没有更多的渊源,我不知道。
但是,让湖北人可以倍感亲切的有季老的一篇散文:《清塘荷韵》,它是季羡林于86岁高龄时完成的佳作。而散文的起源,令人欣喜的是———几颗来自湖北洪湖的莲子!
洪湖的莲子带着季老的希冀和怜爱,被老人撒入了楼前清塘。一种顽强而高洁的生命,在黑暗和淤泥的包围中开始萌芽和生长,直至荷香满塘。这来自洪湖、生长于京的莲子,被人称作“季荷”。
季老深爱着这满塘"季荷",每天数次徜徉于湖畔,默坐静观。塘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有时,他望着坠落的莲瓣,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宁静,这便是对生命的彻悟。随着天气变寒,翠妆褪尽,满池残荷,继而消逝得了无影踪。此时他也不为之伤感哀叹,该去的终将会离去,该来的必然会到来。待到来年春水溢,又该是翠盖千叠,满塘红艳了。
季老的散文风格清新,文笔优美,寄情山水,妙论人生,读之如闻香听钟。
印度人是聪明和睿智的。在季老进入黄昏夕照之年,以生命力极强的莲花奖颁至,想必季老内心是十分认可的。
湖北洪湖莲,印度莲花奖。我们湖北人非常欣慰,一莲相牵,能给季老带来精神的喜悦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