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以左为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1:5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5:11
古代中国,是「左」尊还是「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存在著不同的规定。
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右尊左卑表现在建筑住宅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
至于在交际场合,其座次则以左为尊。因为古人坐北朝南,则左为东,右为西,故座次上以「左」为尊。《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信陵君为迎接夷门侯生,大办酒宴会宾客。并「从车骑,虚左」,亲自前去迎接。
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又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这时期,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蒙古族建立元朝后,一改旧制,规定以右为尊,当时的右丞相在左丞相之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复改以左为尊,此制为明、清两代沿用了五百多年。现在戏剧舞台上上演古典剧目,客人、尊长总是坐在主人、幼辈的左侧,这反映出明朝崇尚「左」的礼仪。
老子曰:"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是“左”为尊的一个证明,圣人拿着“左契”(借条的左半边)而不会去*着人还债。另外还有乘车,经常出现“虚左”(空出左边的尊位给别人)的说法,《史记·魏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而且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
参考资料:http://bj3.netsh.com/bbs/101275/messages/15599.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5:11
中国古代崇“右”,以右为上,为贵,为高。《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两例中的“右”均要释为“上”。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左”指较低的地位,“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中“闾左”指贫苦人民,《后汉书·张衡传》“又多豪右,共为不轨”中“豪右”即富豪大户,因古时贫者居闾左,富豪住城右。右代官职亦有“左”、“右”之别,且以“右”为高。如《〈指南录〉后序》“予出右丞相兼枢密史”,“士大夫萃于左丞相府”,《海瑞传》“十二年冬,居正已卒,吏部拟用左通政。”“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等。 古代以“右”为尊,从《鸿门宴》的座次中亦可得到佐证。“项王、项伯东向坐”,“东向”即坐西向东,古地理上西边即“右”,可见项王当仁不让地坐了尊位;“张良西向侍”即坐东向西了,地理上东即“左”,即是通常所说的“坐下席”作陪了。 古代崇“右”,也有例外的情况。同是《史记》,在《魏公子列传》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一节中,先记“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后文又说侯生“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左”为何又变成了“上坐”呢?这就要另当别论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说:“古代车骑以左为尊位”。此处的“虚左”则表现了公子的仁而下士。 “左”、“右”孰尊,古今有别,情形各异。近现代尚“左”,古时候崇“右”,古时车骑又以“左”为尊。了解这一古代文化常识,对我们正确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内容有重要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5:12
因为古人的观念大体是:左主吉,右主凶。
即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以左为上为尊,以右为下为卑,君子贵左,吉事尚左。而在丧事、军事等所谓凶事活动中,则以右为上为尊,以左为下为卑,用兵贵右,凶事尚右。
这是因为古人在天道观领域持有天道尚左、地道尚右。
扩展资料:
秦汉时期,先民观念发生了演变,秦汉时期崇尚地道、人道的观念发展了起来,居于上风,“人道尚右,以右为尊。”于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逐渐演变成了以右为尊。
之后各朝代又时有不同。
其实左好还是右好,《诗经·小雅》有诗云:“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意思是:要向左就向左,君子应付很适宜,要向右就向右,君子发挥有余地。
不过,中国古代社会是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左右及位次的尊卑无时不体现在帝王将相以及百姓的生活中,只有很好地理解了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才能将之发扬光大(至于各个时期的左右尊卑,在同一时期大体相同,可具体分析理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尚左尚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5:13
古代中国,是「左」尊还是「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存在著不同的规定。
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右尊左卑表现在建筑住宅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
至于在交际场合,其座次则以左为尊。因为古人坐北朝南,则左为东,右为西,故座次上以「左」为尊。《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信陵君为迎接夷门侯生,大办酒宴会宾客。并「从车骑,虚左」,亲自前去迎接。
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又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这时期,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蒙古族建立元朝后,一改旧制,规定以右为尊,当时的右丞相在左丞相之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复改以左为尊,此制为明、清两代沿用了五百多年。现在戏剧舞台上上演古典剧目,客人、尊长总是坐在主人、幼辈的左侧,这反映出明朝崇尚「左」的礼仪。
老子曰:"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是“左”为尊的一个证明,圣人拿着“左契”(借条的左半边)而不会去*着人还债。另外还有乘车,经常出现“虚左”(空出左边的尊位给别人)的说法,《史记·魏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而且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
参考资料:http://bj3.netsh.com/bbs/101275/messages/15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