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博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6 09:2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07:5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融图、文、声、像于一体,使教学活动成为智能化的双向教学过程,它能促进感知,调动情感,发展思维,现代技术教育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可以产生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知识表达及传递的效果,真正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一、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其它任何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特点是互交性。上语文课时,学生每人有一台电脑,教师在教学生字词时,可采用网络广播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学,软件的内容用声音、动画显示生字的结构,让学生一看即明白此字的结构、部首、声母、韵母、字义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不同颜色的动画变化将字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刺激学生的感官多层次活动,从而达到认知生字的目的,然后随机进入生词和课文的学习。对个别仍没有学会的学生可通过“屏幕监控”实施分组教学的办法,达到个别指导、抽查的目的。有了这个互交性,就能及时反馈信息,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真正实施因材施教。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这一仿生学原理,源于蝙蝠。如果用语言进行描述难以使学生全面正确的理解。上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蝙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仿生学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沟通语言文字和客观事物的联系,图文互补,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运用媒体将抽象的知识表达形象化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来源于兴趣。利用信息教育,可以运用多媒体让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得到充分展示。以声感、形感、色感、动画等较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
如在学习《会摇尾巴的狼》这课时,通过电脑显示狼各种神态的表现形式,如:如何欺骗羊、如何闭眼、如何摇尾巴,再对比狼、狗又是如何摇尾巴的,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区别出哪是狼,哪是狗。又如教学《寓言二则》中的《揠苗助长》一文时,动画出示禾苗生长的规律,然后点击屏幕,又可出现人在禾苗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图,学生一下子就能说出人可以做的是除草、捉虫、施肥、浇水。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达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供获取信息的数量,加深大脑的记忆,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
如在教学《赵州桥》这一课时,由于现存的古桥不多,学生更难得一见,因此学生对桥的认识,特别是桥栏杆上的各种图案的认识是比较模糊和抽象的。教师首先从“鹏博士”的素材库中找到了一段《赵州桥》的录像,然后通过超级解霸的抓图功能,那课文中的“相互缠绕、嘴里吐出水花的龙”“前爪相乎抵着,各自回首遥望的龙”“双龙戏珠的龙”等有关图片抓取下来,经过加工后效果如同电影镜头一般,形象、生动,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终于明白赵州桥不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同时也了解到它还是艺术的瑰宝。
三、利用信息技术,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办法
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通过各种媒体启发学生对获取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以促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人的思维和语言是相关互联、协调发展的。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思维把直观感知形象和抽象语言材料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如教学《燕子飞回来了》一文时,教师在教完课文后,适时运用多媒体演示:上海新貌。要求学生按照“小燕子飞呀,飞呀,它们看到了什么?”的句式仿说,学生看着画面,在老师的帮助下认识了上海外滩的美丽,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大,浦东开发区的繁荣,南浦大桥的壮丽,既可以进行说话训练,又可扩大视野,发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