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0:2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9:01
1、涨
(1)原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读音: [ zhǎng ] [ zhàng ]
(3)组词:
①zhǎng:上涨 [ shàng zhǎng ] (水位、商品价格等)上升:河水~。物价~。
②zhàng:涨闷 [ zhàng mèn ] 因身体内壁受压而产生不舒畅的感觉。
2、了
(1)原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读音:[ le ] [ liǎo ]
(3)组词:
①le:为了 [ wèi le ]表示原因,一般用“因为”不用“为了”。
②liǎo :了事 [ liǎo shì ]使事情得到平息或结束(多指不彻底或不得已):含糊~。草草~。应付~。他想尽快了了(·le)这件事。
3、散
(1)原句: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读音:[ sàn ] [ sǎn ]
(3)组词:
①sàn:驱散 [ qū sàn ]赶走,使散开:~围观的人。大风~了乌云。消除;排除:习习的晚风~了一天的闷热。
②sǎn:零散 [ líng sǎn ]分散;不集中:把~的材料归并在一起。桌子上~地放着几本书。二十多户人家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几个山沟里。
4、转
(1)原句: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2)读音:[zhuǎn] [zhuàn ] [zhuǎi ]
(3)组词:
①zhuǎn:转让 [ zhuǎn ràng ]把自己的东西或应享有的权利让给别人:~房屋。技术~。
②zhuàn:轮转 [ lún zhuàn ].旋转;循环:四时~。轮流:~着值夜班。
③zhuǎi:转文 [ zhuǎi wén ]说话时不用口语,而用文言的字眼儿,以显示有学问:说大白话就可以了,何必~呢!
5、和
(1)原句: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读音:[ hé ] [ hè ] [ huò ] [ huó ]
(3)组词:
①hé:和好 [ hé hǎo ]和睦:兄弟~。恢复和睦的感情:~如初。重新~。
②hè:附和 [ fù hè ]不加辨别地跟着别 人说或做:随声~。和(hè)。
③huò:拌和 [ bàn huò ]搅拌:~饲料。饺子馅儿要~匀了。
④huó:和面 [ huó miàn ]用水揉和面粉。
⑤hú:七和 [ qī hú ]又称“上大人”,是湖北省广水市当地独有的一种特色纸牌,与“四色”、“麻将”一起,同为当地老百姓日常或农闲娱乐的主要工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9:02
涨、藏、散、混、弄、转、和、薄、晕、擞。
散,读音有二:sǎn和sàn。文中“散在草丛里”的“散”读什么呢?从意思入手看看:
读sǎn时,有三个意思。①没有约束、松开,如散漫、散文;②零碎的、不集中的,如散装、散居;③药末(多用于中药名),我们大家知道的魏晋文人喜好的“五石散”。
读sàn时,也有三个意思。①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如散会;②分布、分给,如散传单;③派遣,如散心。
比较读音的所有意思,可以看出:“散”读三声时,多为形容词,而读四声时,则全为动词。再看原文“散在草丛里”中的“散”明显是个动词,与“在”一起作谓语,而“草丛里”则是宾语。自然,“散”应读“sàn”,意思为“分布”。
再来看“薄”,这个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báo、bó、bò。原句是,“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先来看bò,读这个音只有一个词“薄荷”。这个读音可以排除。
读báo时,有四个意思。①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之间的距离较小的,跟“厚”相对,如薄饼、薄片;②(感情)冷淡,(情谊)不深,如待我不薄;③(味道)淡,如酒味很薄;④不肥沃,如土地薄。
读bó时,有六个意思。①义同“薄(báo)”,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淡薄、浅薄、薄田、厚古薄今;②轻微,少,如薄技;③不庄重,如轻薄;④看不起,轻视,如鄙薄、妄自菲薄;⑤迫近,如薄暮、日薄西山;⑥姓。
两个读音的第一个意思,不好区分,举例中“薄饼、薄片”和“薄田”都是偏正关系的合成词。而人教版七上语文中《春》有“薄烟”、《看云识天气》有“薄云”、《绿色蝈蝈》有“薄膜”,这三个词也应是偏正关系的合成词。因此,个人认为,当表示“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之间的距离较小的,跟‘厚’相对”的意思时,两个读音都可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9:02
涨、藏、散、混、弄、转、和、薄、晕、擞。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9:03
少了三个,还有弄,看,藏。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9:03
涨 [zhǎng]~潮。~落。~水。河水暴~。~价。~钱。物价飞~。
[zhàng]~红脸。泡~了。
了 [liǎo]明~。一目~然。完~。~结。
[le]完~。
散 [sàn]分~。解~。涣~。~落。~失。~逸。
[sǎn]松~。~漫。懒~。~曲。~记。~板。
混 [hùn]~杂。~和。~同。~淆。~为一谈。
[hún]同“浑”
地 [dì]~质。~壳。土~。田~。~政。~主。
[de]慢慢~。
藏[cáng]躲~。隐~。~身之处。
[zàng]西·~
转[zhuàn]~椅。二人~。~ 轴。自~。~圈。
[zhuǎn]~让。辗~。~移。~赠。婉~。~化。
[zhuǎi]~ 文。飞沙~石。
和[ hé]~气。~平。~好。温~。~ 睦。柔~。 缓~.
[huó]~面。
[huò]~药。~弄。~稀泥。
[hè]附~。唱~。酬~。~诗。倡而不~。遥相应~ 。
[hú]~牌。
薄[bó]~雾。刻~。~弱。菲~。轻~。~暮。~利。
[bò]~荷。~荷脑。龙脑~荷。
[báo]~饼。纤~。
晕[yūn]~厥。气~。头~。
[yùn]~车。眼 ~。红~。
擞[sǒu]抖~。精神抖~。抖~精神。
[sòu]斗~。~抖抖。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文笔清新,所著合编为朱自清全集。[1]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和风格;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