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析苏共亡国的教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1:1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8:53
苏东剧变已经过去20年了,但是对苏联解体的研究仍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苏联这个泱泱大国解体的原因,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如“经济没有搞好说”、“斯大林模式僵化说”、“*决定说”、“军备竞赛拖垮说”、“戈氏叛徒葬送说”、“外部因素说”等。科学地分析苏联模式以及苏联演变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评价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和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何在?怎样正确评价苏联时期的历史人物?苏联解体后的自身状况和世界格局如何?本刊特邀国内苏东问题专家,剖析苏联模式兴衰成败的深层次原因,以期能够以史为鉴,正确认识中国面临的执政形势,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证明,当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和制度处于*时,人们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往往估计不足,急于求成甚至盲目乐观;反之,则往往容易信心不足,悲观失望。这就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真正认清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千万不要以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
1991年,人类历史上发生了这样一件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苏联,这个有着2240多万平方公里的横跨欧亚两洲庞大疆域的大国、强国,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顷刻之间解体覆亡。苏联*党在拥有35万多名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的胜利并执掌了全国政权;在拥有554万多名党员的时候,领导人民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为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立下了不朽功勋;而在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执政地位,亡党亡国。
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内外因
震惊之余,世界各国及政党、相关国际组织、各类学术团体乃至不少个体,都在纷纷思考苏联解体这一前所未见的巨大谜团,力图借鉴这份不可多得的历史遗产。
一定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有多种原因,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外因,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和对其军事威胁与争霸。二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出现的失误和弊端。三是自赫鲁晓夫始对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的脱离、背离乃至戈尔巴乔夫的最终背叛。
以上三类原因中,第三类就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是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在分析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时,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就很容易把其他矛盾捋清楚。
一定要正确认识因果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一、任何结果都是有原因的,没有无原因的结果。现象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对苏共垮台、苏联解体这一重大事件原因分析的唯心论、不可知论以及无所作为的思想,都是不对的。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一个重大事件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原因所形成的结果。
二、原因和结果的联系,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辩证的。原因与结果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原因与结果,首先表现为它们的对立性、排斥性。比如,苏共这个执政党党内出了问题,这个原因引起了苏联的经济没有搞好、*冲突、对美争霸等等。而决不能倒果为因或倒因为果,说是由于经济没搞好等而导致党内出了问题。其次,原因与结果又表现为它们的统一性。它们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比如,事物具备了一定的原因和前提条件,就必然产生一定的结果。1991年苏联亡党亡国,是苏共20大播下的全盘否定斯大林之风并不断发展的结果。苏联党内特权阶层的出现,既是苏共20大后赫鲁晓夫集团开始背离、背叛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的结果,又是人民群众对苏共进一步丧失信心的原因,以及最终从思想上、*上形成一整套错误路线和*的原因。
一定要把对事物的认识最终上升到理论,上升到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苏东剧变的重大事实,迫使我们必须对其历史做一番新的研究。这就需要在理论方面做许多工作。因为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找到正确的答案。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明显的脉络: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出在苏联*党党内,党内存在问题中,理论上的问题是发端。理论上出现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党的主要领导人的理论素养,理论素养的低下则必然导致其对*主义理想信念的动摇。
说苏联演变的发端,是来自苏*内的理论。那么,这是不是说,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应该到人们变动着的思想中去寻找呢?不是。马克思主义明确告诉我们: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这里就有三点分外值得注意:一是苏联社会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她是在旧俄基础上孕育、突变而来。旧俄一方面遗传给苏俄一定的生产力、资金和特定社会环境,从而规定其一定的发展并具有其特殊的性质。比如,无法跨越的商品生产、货币交换,以及赎买一些人的专长所必须实行的高额工资等等。
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大的生产方式、生产体系的冲击和影响。在战争年代,人们凭着坚定的信念,支持着顽强的奋斗。在和平时期,在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主动与被动打交道的过程中,尽管从综合国力上苏联与美国可以比肩,但由于所有制、分配方式及其生活方式的不同,使得一小部分所谓的社会精英,产生对西方世界少数人占有社会绝大部分财富的深深爱慕之情。
三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手中握有的强大的物质财富即金钱的冲击。正如马克思所说:“剌刀尖碰上了尖锐的‘经济’问题会变得像软绵绵的灯芯一样”。恩格斯明确做出这样的判断:“资产阶级的力量全部取决于金钱”。早在1918年12月,列宁就指出:美国威尔逊之流“美元多得很,可以把整个*、整个印度以至整个世界都买下来”。列宁还指出,收买就是整个问题的症结所在。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这些论述,令人深思。西方强国不仅用美元收买本国的工人领袖和工人贵族这个上层,而且更加注重收买其他国家的关键人物。收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美元对苏联特殊阶层的贿赂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西方的吹捧和收买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彻底背叛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原动力之一;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们在苏*内的出现,也是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世界收买的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讲,“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们”是靠出*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方式,而非法占有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劳动的。以上三点,可以说是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苏共执政党内产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经济根源。经过理论的剖析,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一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史,同样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并且是一部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8:54
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8:54
心不齐 内忧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