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3 11:0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7:47
“王爷”和“侯爷”在分封和世袭和权力制度上存在差异,各个朝代对王侯的分封也不尽相同,周朝时,诸侯分封是最多,随着朝代更迭,帝皇越来越倾向于皇权集中,对王权的分封慢慢变少,尤其在明清时代,下面就以明清时代说明他们的差异。
1、封赐:
一般情况下,皇帝的兄弟,受封后会称为王爷,亲王是受封地位最高的王爷,能受封亲王的必是皇亲国戚;
而侯爷多半是因为某一方面功绩,比如文成武德突出而给与的特别封赐,地位低于王爷。
2、世袭
王爷沿用世袭制,王爷的嫡子可以继承爵位;
而侯爷无特别敕封的话,是不享受世袭权利的。
3、权力:
明清皇帝为了皇权的稳定,王爷一般无实权,但是拥有有限的私兵权(在数量上有严格*);
侯爷有一定的实权,但是无兵权。
明清时代皇权的集中达到顶峰,在此之前的朝代中,王爷的封赐并不一定是皇亲国戚,尤其是乱世朝代,皇帝为了笼络贤能而大加封赏而产生众多的王。比如唐太宗封薛仁贵为平辽王。
扩展资料:
“王”:封建时代封爵的最高一级。
“侯”:古代五等爵的第二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有诸侯的通称。秦汉以后仅次于王的爵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爷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7:47
1、分封不同
一般情况下,皇帝的兄弟,受封后会称为王爷,亲王是受封地位最高的王爷,能受封亲王的必是皇亲国戚。
侯爷多半是因为某一方面功绩,比如文成武德突出而给与的特别封赐,地位低于王爷。而伯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地位也低于王爷。
2、权力不同
王爷手上没有实权,但是有一定的兵权。侯爷在古代侯爵排行第二,不能世袭,除非有皇帝的敕封。有一定权利,却无兵权。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伯为长子,立长不立幼的传承规范,听命于诸侯。
3、世袭制不同
王爷沿用世袭制,王爷的嫡子可以继承爵位。而侯爷无特别敕封的话,是不享受世袭权利的。伯爵可以世袭,虽然不是代代降等,但封爵之初就规定了可以世袭多少代。
扩展资料
伯爵在明朝属于异姓爵位,明初一循元代旧制。洪武三年(1370),定封爵之制,分公、侯、伯三等,罢子、男不置。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外戚外,还有宦官子弟与少数民族首领。
伯爵岁禄如下:伯 千石至七百石。 一等开国辅运推诚,二等奉天靖难推诚,三等奉天翊运推诚,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但有的伯仅当侯爵俸禄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洪武十年后,伯之禄与侯等;至永乐初,规定伯之禄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阶勋皆与侯等,而伯爵益重。公侯伯入则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九卿事。
清朝异姓功臣爵位当然是封给异姓功臣的,乾隆十六年定制,分为二十七等:伯爵是其中一种,异姓功臣爵位分为9等, 伯爵属于超品,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岁支俸禄如下: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一等伯510两 、二等伯485两 、三等伯460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伯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爷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7:48
古时候根本没有王这个爵位,只有公侯伯子男。公侯伯子男都是封土建国,国内百姓只对公侯伯子男,而这五种爵位的人再对天子负责,天子与封国百姓没有瓜葛,也不干涉封国的事情。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递降,但本质上他们都是封国的老大。后来为了提高*格,有诸侯称了王,表面上看来王爵高于公爵。从西汉开始,**也分封了很多王,但多数情况下这些王缺乏诸侯的本质内涵,因为他们没有封国内部事务的治理权。就算有时候有治理权,但也很少有全部治理权,也就是说听起来是王,但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诸侯。甚至不如以前五等封国中最低等的男爵,因为即使是男爵,在封国内也拥有一切统治权。在西周时,诸侯管理封国内部一切事物,并且子孙在封国内世袭。后来的王动不动就被徙封,并且很少有全部治理权的,一般封国内政和军事一把手都由**认命,从法理上说,战国之后的诸侯王多数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土建国。至于题主所说的侯爷,战国后的侯爷虽然叫侯,但已经完全失去了侯所具有的意义,战国后的侯只有部分经济上的权力,侯在封地已经不具备传统上侯所具有的*地位。具体总结,战国及战国以前,王和侯都是实实在在的独立国家的老大,战国之后的王多数都没有全部统治权,而侯更是仅仅剩下了部分在封国内的经济权利。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7:48
王爷是皇帝的兄弟、叔伯,是皇亲贵胄,是世袭,也是受封评级最高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7:49
王爷跟皇帝是直系亲属或亲戚,侯爷是立下过功劳和威望极高的贵族,王爷比侯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