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工作的员工会让老板感动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1:1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30
简单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农民伯伯赶的大黄牛,每天早起晚归努力的耕田拉犁,却吃的是草,睡的是棚,甚至有的不过给个干草窝……
为什么?
你能力与技能的不可替代性,核心价值是否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假如大黄牛罢工了,农民伯伯一可以接过来自己干,大不了就累点、辛苦点吧;二可以随便再买一头牛,无需培训立马上岗;三可以再买一台耕种机,速度更快,更能更强大……如此一来,我们得出结论是对于农民而言庄稼获得好收成与大黄牛努力耕地拉犁关系不大。那么,一只大黄牛有什么核心价值能感动农民,不被取代,甚至有更好的待遇和发展?
显而易见,职场中利益当头,在职场中任劳任怨的努力工作,想要感动老板,获得升职和更多的报酬,关键在于你是否不可替代。如大黄牛这样的,你在或不在,天依然晴朗,只能看啦。
老板心情
你努力的方向是否与企业发展策略一致,是否遵循“二八法则”
在我所服务的企业里,千万级的销售不过寥寥数人,而大多数销售业绩都在几十万左右,这断崖式的差距是怎么形成的?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你所做的事情中,给到你的是哪些?你所在的公司里业绩最好的员工与一般的员工比例,以及成交金额的比例……
成交感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经调查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个“二八法则”反应了一种不平衡性,你的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因此,你应该选择在几件事上追求卓越,而不必强求在每件事上都有好的表现。
这里重点是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是正确的。
因此,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盘点下你的工作内容哪个是重要并能更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
ok,很多人会问怎么盘点?
1、将你目前负责的工作一一列出;
2、结合公司*与部门任务进行分类,找出应该聚焦的工作重点;
3、对应列出每天你在这各项工作中所耗费的时间,思考你的时间分配的合理性;
4、根据盘点结果,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目标,将时间和精力聚焦在能够容易出成绩的工作上;
5、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做一个清晰的GPS.
GPS是什么?
好吧,GPS涉及的内容包括:
达成这个目标的明确可衡量的标准
达成目标的时间节点
达成目标的收益与损失(尽量详细,列出越多越好)
想的
达成目标目前面临的挑战、或者困惑(你与目标的差距)
这些挑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手段解决
执行这些解决方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障碍,意志?坚持?方向?有什么方法可以规避?
列出详细的执行步骤与每个行动步骤的完成时间
列出行动过程中需要涉及的人(不管这些人在行动的过程中会帮助你还是会拖你后腿),针对性沟通,确保行动外界因素干扰
的
具象化(想象你达成目标后的场景或者具体的收获),加深目标执行的必要性。
好吧,这用文字描述也许不够直观,有需要可以留言发图表格式给大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31
努力也是有区别的,只有当你的努力用对了方向,才会被老板刮目相看。
在职场中,无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竞争总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尤其是当大家的工作岗位、工作性质都差不多的时候,更容易比较。
很多时候,你会疑惑,为什么身边的同事就能够独占先机,受到上司老板的重用?难道他们有什么秘笈不成?
他们勤奋努力,可我也每天早出晚归,辛苦的工作呀。别人聊天,我在干活;别人吃饭,我在干活;别人下班了,我在干活。那为什么人家高薪?为什么人家高升加薪了,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呢?除了努力的付出,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从众人中间脱颖而出,做出不一样的成绩呢?
每个人都想把工作做得更好,这不仅是因为努力的工作能使我们获得满足感,能让我们享受工作的过程,更是因为它能使我们在职场竞争中更胜一筹、脱颖而出,不仅可以获得物质的奖励,还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但是面对竞争,我们常常容易把竞争的焦点放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上,比方他和老板的关系好,他喜欢拍马屁,他是一个很有手段的人等等等等。其实在正规的公司里、正常的市场下,慢慢你会发现,这些绝对都不是脱颖而出的人真正成功的原因。
一个人是否能够在岗位上脱颖而出,是看你有没有把这个岗位的工作做出不一样的成绩,看看你是不是能够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法,看起来岗位职责都一样,但是每个人做出来的成绩可谓是千差万别。
总结成一句话,如果你想要在工作中脱颖而出,那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独一无二的工作方法,并且很好的完成它。
那么怎么才算是建立了自己的工作方法呢?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新浪微博的申晨老师是我的朋友,他老说自己的秘书让他爱到不行,开玩笑说恨不得她一辈子都不嫁人,只跟他做搭档。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一件小事上,就能看出来。
「秘书每次给我发邮件,都会在邮件的标题上标注阅读该邮件需要占几分钟。」
你想想看,作为一个部门的领导每天需要阅读的邮件量惊人,根本没有时间仔细阅读,肯定要有选择的挑出最重要的先处理。我的朋友陈默,原来是宝洁公司大中华区的公关总监,他也时常跟我抱怨,说自己的邮箱里永远躺着上千封未读的邮件,每次想到得要从大量邮件当中去先选出重要的、紧急的,他就特别头疼。
相比之下,申老师就幸运多了,因为他的秘书会帮他分门别类计算阅读一封邮件所消耗的时间,使他在处理这些大量信息之前,就有了一个选择的预期。这样,他就能够只需要对重要的和简单的邮件先回复,然后再死磕剩下的就行。
其实在邮件标题上做小提示一点都不难,难的是什么呢?是大多数做这个工作的人根本就没有想过怎么去改变原有的已经成套路的工作模式,大部分时候,大家总是顺理成章的认为工作一直都是这么干的,已经成了惯性了,没有想到其实还是有优化的可能性的。
申晨老师的秘书在邮件标题上加注时间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工作模式进行了优化,换句话说,这位秘书建立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工作方法。
你可别小瞧这一点小变动,能做到的人真的不多。至少对于申晨来说,他只发现了一个。所以如果你能在完成工作的基础上再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自然就会在人群当中脱颖而出。
当然,这里我得提醒大家,我所说的对工作模式、业务流程的优化,绝不是在工作中为了省力、偷懒而琢磨出来的套路。比方说在传媒行业当中,有的记者经常会做同一类型的节目,也经常会采访同一类型的人群,时间一长有了经验,就开始在采访的时候提前准备好说辞,然后让被采访对象念出来。
这样的做法表面上好像是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好像是对业务流程的优化,可实际上却忽略了采访的本质是追求真实的,所以说这不但算不上优化,反而是降低了工作的成果。建立起自己独一无二的工作方法。目的一定是为了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为了偷懒和省力。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够优化自己的工作模式,让自己在同样的岗位中脱颖而出呢?在这里,我要跟大家分享两个原则,只要做到这两个原则,我相信你都有可能去改进你的工作。
第一个是在工作当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第二个是在工作当中要树立以始为终的思维。
我们先说第一个,换位思考。听起来非常简单,举个例子,以前我们部门有一个策划叫昭阳,很棒的电视人,原来我们做节目的时候,导演都会在嘉宾结束采访后去补录一些关于祝某某节目收视长虹,祝哪里的观众新春快乐这样的祝福语。有一次的嘉宾是一位台湾歌手,采集祝福语之前,昭阳就把导演手里准备的稿子全都撤了,换成了几份繁体字写成的祝福语。
导演起初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但录制完后,台湾歌手突然停住对导演组说:「我们从小接触的是繁体字,简体字我也懂,但是这真的是第一次有节目组准备繁体字给我念,非常非常感谢你们的准备。」
在这件小事上,昭阳优化了节目录制的流程,打动了嘉宾,然后也换来了嘉宾更高的配合度。这一切都源自于他能够换位思考,能够在心里从头到尾去感受流程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虽然花费了一点的时间,但却能够让他体会到更多隐藏在水面之下的细节。他不脱颖而出,谁会脱颖而出呢?
接下来我们说说第二个原则,在工作当中,要树立以始为终的思维。什么是以始为终呢?其实很好理解,在接手工作之后,你要首先思考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什么,领导对这项工作要求的结果是什么。只有这样,你才能清楚的知道我做这个工作达到完美是什么状态,我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
如果从一开始,你就对工作预期的结果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那么你就赶紧去找到工作过程当中可以进行优化的点。
我自己就有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光线以前有个节目叫《最佳现场》,有个岗位是公司部门当中的唯一,叫电视策划。
以前是没有这个岗位的,策划的工作以前被分摊到了各个节目的主编身上,可是我觉得主编要负责审片,又要负责前采,还要负责广告,像策划这样需要沉心思考的的创意性的工作会受到干扰。
所以我决定优化工作的流程,向公司申请独立设立了这个岗位。一开始申请岗位的时候确实很麻烦,因为公司从来就没有过,所以你不仅要写工作说明书,还要写岗位这个责任书,一遍遍向大家解释单独设这个岗位的重要性以及这个岗位和主编岗位的区别是什么。
一次一次申请的过程当中,我几乎都要放弃了。但是每次想到能专门依然负责第一时间提供国外最新的节目素材,找到最有创意的各种短片,我的斗志就上来了。因为我是制片人,要让这个节目变得更好,我要对这个节目负责。
最终,策划的岗位被批准之后,终于我有了一个人能够每天帮我固定观测其它的竞争节目,将一些新鲜的元素融入到现有的节目当中,提高节目的活力。然后再将一些节目用不到的创意提供给广告进行血液输出,让广告客户也有惊喜。
事实证明,有了策划这个岗位之后,我的工作起码轻松了 30%,这样能够让我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别的地方。
所以,一定不要被眼前的阻力和困难吓倒,只要你确信找到了工作中可以优化的点,那就勇敢去尝试,也许惊喜就在不远的未来等着你。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只要你在工作中时常换位思考,明确目标,并且敢于尝试,要相信你能够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工作方法,实现自己的飞跃。我们一直以为并坚持的东西也不会错得离谱。同样的工作,稍微改一些习惯的思维,你就能变得和别人不一样了。
备案号:YX11MOPOG4k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31
没有老板会为员工的努力而感动,除非你带来真实的价值;
老板可以假装被感动到,但要为此买单,对不起;
如果你总是加班到很晚,还做一些浪费时间的工作,还是不要感动老板了。
职场上绝大多数的人,常常错把努力=结果,以为努力了就可以升职加薪。
但是老板要的是结果,而不是努力。
Excel堪称是职场的必备技能之一,能够快速地做出一份高质量、高颜值的Excel,无疑能够让老板直观地感受到你的价值。
几乎每一个职场人都有着这样的困难:
老板临时要求出一份分析报告,两小时后要交差,但摆在面前的数据有七八份表格。心里估算了一下,光是统计数据就不止两个钟,更别说交出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
同样一份数据,自己用三四个公式都算不出来,忙活半天。无奈之下求助同事,没想到同事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就算出了结果。
自己花一个小时的工作,别人一分钟就搞定遇到不懂的数据公式,硬着头皮照着百度教程自学。百度上虽然有图文,但实在太过复杂,花了很多时间算出来的结果依然和预期效果相去甚远。
给客户展示销售效果,隔壁小组的同事图文并茂,图表一眼就能看懂。但自己做的表格密密麻麻只有数字,还花费不少时间给客户解释每个字段的含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32
我从老板的角度来谈谈吧。去年接手了一个工厂,大小也是个老板,也算得上一只脚进了老板圈。
有句话叫*决定脑袋。文明一点的说法,叫做“位置决定想法”。一个人坐什么位置,往往决定了他思考的角度和范围。
作为一名员工,为企业付出那么多,自然希望能够感动老板,得到该有的回报。这个很容易理解。我刚进入职场那会,也这样想过。
后来,我成了老板,就觉得当初自己想着努力工作,感动老板的想法,真的很书生气。
作为一名老板,我们有自己的情感,自然会被那些为我卖命的员工感动,但是,一到涉及到实际利益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很多考虑。
作为老板,我当然可以被你感动,只要你不要我为这份感动买单,我可以一天感动好几次,每次都感动出*。
但是,你要我为这份感动买单,对不起,我得先想想。
如果你想通过感动我,然后来获取更多的东西,那我也会先衡量你能给我带来多少利益,你为我创造的利益是不是能大于我给你的支出。
1、第一种感动买单,是虚的。比方说,如果一张奖状,几句好听的话,就能打发像题主这样的员工,那我分分钟都可以给你刷奖状,你想要多少,我给你发多少,百十块钱,盖个公章的事。
这就是感动带来的虚回报。几句好听的话,几张奖状,换取你的免费、义务劳动,还能拿你做榜样,教育其他员工,简直不能再划算!老板们超爱这种,有木有。
2、第二种感动买单,是实打实的。如果,你想要通过感动带来实打实的回报,比方说,大家都想要的升职加薪。那我得静静,让我静静地思考一下你的价值和潜力。作为老板,都是会做一张员工价值表的。这张价值表里,有员工的业务水平,才能变现能力、社会关系潜在价值等等。
因为,升职加薪,牵涉到了企业的支出和收益。我直白地告诉大家,老板们想的都是用最小的支出获取最大的利润!能不花钱,就不花钱,能少花钱,就少花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32
不要想着仅凭努力工作,去感动老板。
感动了老板又怎样,你自身没有核心价值,核心竞争力,累死也捞不到多少实际好处。纯粹就是浪费自己的业余时间,损耗自己的身体。
让自己拥有核心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公司,千万别说苦劳
跟老板,千万别谈感情
当然,这里说的不是不用努力,得过且过,而是你要让你的努力成为你的工作招牌。
在史玉柱的脑海里:在公司只认功劳,不认苦劳。这句话也是巨人企业文化中的第一条。
这听起来有些无情,不过,史玉柱是这么做的。史玉柱说,在巨人第一线的销售人员做不好连300元的底薪也难保,如果做好了就可以拿到高得惊人的销售提成。
史玉柱还制定了十分特别的激励*:对于完成销售任务最好的前五位,史玉柱给予金光灿灿的奖杯以示表扬,而对于末尾的5个市场开拓团队,则交以黑色锦旗一面,上书烫金的“倒数第X名”字样,令人无地自容。
看着挺残酷的,但史玉柱的激将法确实奏效了,得到“倒数第X名”黑旗的团队,因为羞耻感,继而发愤图强、迎头赶上。
这些做法听起来都有些“*”,不过,史玉柱确实打造了一支在全中国竞争力都数一数二的营销队伍。
掌管17万多名员工的任正非就提到,“华为不是家,与员工是雇佣关系。”
在华为,有一个规定。每个人进入华为后,要为自己定一个KPI考核目标,你需要去答辩,说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比如你管理微博,那么你可以达到多少粉丝数,活跃度是多少。每半年考核一次。一年考核两次。
所以,在公司,千万别说苦劳;跟老板,千万别谈感情。你创造的价值越大,老板回报你的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