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管理》-摘要-读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3 06: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6:06
[《德胜管理》-摘要-读后感]
2009-8-5
《德胜管理》-摘要-读后感
摘要:
1. 永远要“以能定产”而不是“以销定产”,当管理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永远牺牲发展而保障管理;
2. “质量是道德,质量是修养,质量是对客户的尊重”;
3. 做人准则: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
4.
报销费用*,是真实还是弄虚作假,这纯属个人信誉问题,《德胜管理》-摘要-读后感。既是个人信誉问题,理应由个人自己承担责任。报销*让上级签字,实际上是委托上级来担保下级的个人信用,用上级的权利来承担下级的信用风险。废除上级签字,就是停止把个人信用交给上级来承担,而由个人来担保自己的信用,自己承担违规风险。
5.
健全的制度化管理有三个部分:制度要求条款、实施执行细则、监督检查程序。一般企业只有第一个部分,而缺乏后二个。一般企业这三个部分的比大概3:2:1,而德胜做到了1:2:3。其中监督检查是核心环节,执行细则也要重于制度要求条款。
6.
制度学习:一个月2次,高于工作,高于上班。上班可以请假,制度学习不可以请假;不许带病工作,但可以带病制度学习;上班不需签到,制度学习必须签到。由主持人朗读改为轮流读,加强警觉性,起到效果;
7. 管理就是教育,是不断的说教,这种说教的次数越多,效果越好;
8. 衡量工作质量,工作过程有没有按照程序做,要比对复杂多样的软性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容易的多;
9. 时刻牢记(与你共打油:制度严执行、办事需预约、信用有价值、矛盾无意义)
10. 程序执行的恒定性,是产品和服务质量恒定的前提,也是程序化管理成败的关键;
11. 看似形式的东西,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变成实质性的东西了,也就是量变引起质变;
12.
干部一定要是下属的好老师,工作上要不厌其烦地跟下属讲解工作方法和要领,解答并帮助解决下属提出的疑难问题,培养下属按程序认真细致做事的好习惯,做到管理步步到位;
13. 员工是否敬业,由三个方面来衡量:满负荷、按程序、乐干精神;干部是否敬业,由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来衡量;
14. 企业管理水平与员工培训时间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15. 做大不是唯一的战略模式,相反,做强,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可能是更经济有效的选择;
读后感:
先看了《德胜员工守则》,再看这本,很轻松2小时看完,读后感《《德胜管理》-摘要-读后感》。作者并没有过多阐述,基本引用守则内容,例子也少有新鲜的,就当复习守则了。管理书看多了,虚的多,实在的少,实在的往往读着没什么意思,守则却做到了实在而有趣。
很多的办法,自己看来很有感触,因为曾经在工作中尝试过,有失败也有成功,权限是一个因素,自己有没有坚持也是一个因素。管理者就是布道者,说的很对。不厌其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时候会想放弃说教,觉得下属能理解自己良苦用心的少之又少,上级能懂得自己用意的也是如此,夹在中间,未必讨好,常常问自己:我何苦来哉?
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很敬佩能“一以贯之”的布道者,因为信所以能坚持,因为能坚持,所以能成就,因为能成就,就更会坚定信的力量。
圣经里有个故事,大意是:海船出事,信徒向上帝求救,上帝出现在海面上,伸出手说:你走过来。信徒踏上海面,一犹豫,人往下沉,上帝拉住他之后说:你应该相信我!
德胜的故事,归根到底是一个“信”的问题,老板相信企业是可以这样来管理的,员工相信老板是有信誉的,不断的磨合,不断的纠偏,最后成就一个靠信来支撑模范,这是我读德胜故事的最大感受。
〔《德胜管理》-摘要-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