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会引发植物神经紊乱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3:26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9:21
喝酒能一定成程度上麻痹脑神经,造成脑神经功能紊乱,也容易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对脑神经的损害非常大。经常喝酒的人会导致大脑处于一个长时间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状态,经常会感觉到很疲惫、无法思考、情绪化严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发生精神错乱。首先,需要戒酒,因为长期饮酒过量的饮酒对脑神经的损害非常大同时也能够引起动脉硬化,进一步造成脑梗塞。针对喝酒引起的植物神经紊乱,一定要戒酒的基础上,应用一些营养神经,以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药物来调节,常用的就是奥拉西坦注射液以及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注射液,具有营养神经的作用,一般输液疗程大概在两周,两周之后,也可以通过口服谷维素配合着奥拉西坦胶囊来进行序贯治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9:22
植物神经紊乱是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以及生气,或者精神受到刺激等因素,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比如心率突然加快、血压不稳、胃肠功能紊乱、头晕、心烦、胸闷、血脂血糖代谢紊乱等。
这些疾病让患者非常痛苦,但是进行全身检查时,一般又查不出具体的疾病。患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人不能饮酒。因为饮酒时人体处于兴奋状态,可以使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还可以使记忆力下降、视觉感知错误,使语言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都下降。
正常人饮酒后会出现上述不正常的表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本身调节能力弱,饮酒会增加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不建议饮酒。物神经功能紊乱,最好是不要喝酒,因为酒精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喝多了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喝酒以后有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更加严重。
酒精对大脑等有一定的兴奋性,同时对胃肠道还有一定的刺激性,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有的有可能会诱发胃痛胃炎等。所以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最好是不要喝酒。有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再加上酒精对胃肠道的刺激,会导致胃肠症状更加严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9:22
植物神经紊乱是神经内科一种比较常见的功能性疾病,通常以头晕、头痛、胸闷气短、视物模糊和心悸为主要症状,通常不会引起器质性的改变,所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不会导致死亡的。
另外除上述症状外,植物神经紊乱还容易引起手心、脚心发热和手脚麻木的情况,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诸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对于植物神经紊乱的治疗来说,临床上一般以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疾病为主。当患者伴随有抑郁症状时,可以加用西酞普兰来缓解抑郁症状;
焦虑的患者可以服用劳拉西泮、丁螺环酮来减轻焦虑状态;患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以服用地西泮和阿普*来缓解症状。
还可以口服些维生素B1和谷维素等药物来营养神经。同时提醒患者要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状态,注意休息,可以适当增加些运动。
喝酒后头疼主要和以下几种原因有关:一、脑血管扩张。酒中主要的物质是乙醇,乙醇可以扩张血管,导致脑部血流量增加,从而出现头疼的症状。二、刺激神经末梢。酒精中含有一定量的胺类物质,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从而出现喝酒后头疼的表现。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大量饮酒的情况下,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影响到大脑的供血,出现头痛的感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9:23
酒精到底有哪些危害呢?让我们具体说明一下。90%的人饮酒,40%-50%的男性公民有暂时的酒精类问题;10%的男性和3%-5%的女性发展成为普遍而持久的酒精类问题(酒精中毒)。
通常酒精中毒者有家庭和职业,仅5%的患者贫困潦倒。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与其他药物相互发生有害的作用;暂时性大量饮酒还可加重大多数内科疾患。酒精中毒可假象地表现为许多不同的症状和精神疾病。酒中发现的同类物质对严重酗酒者的身体也有损害,这些物质是:低分子量的物质(如丁烷、甲醇)、乙醛、酯类、组织胺、酚、鞣酸、铁、铅和钴。乙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它可以减少神经元活性。2%(低血液酒精浓度)到约10%(高血液酒精浓度)的乙醇直接通过肺、尿、汗排出但大部分由肝脏乙醛化代谢。上述途径最终产生乙醛。如较高浓度的酒精堆积在肝、脑或身体其他组织,则可引起器官损害。在较低血液认识障碍;许多人的血液酒精浓度两倍于法定毒性时可诱导麻醉或沉睡;在每分升300-400毫克血液酒精浓度之间,即使在未同时用药的情况下也可致死。
一旦细胞适应了慢性酗酒其结构和生化改变在数周或更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适应之后,这些细胞需要乙醇才能发挥更好的功能,也就是产生了身体上的成瘾或药物依赖,这种状况不同于心理依赖,这个概念模糊的定义意思是如果不服用这些药物,心理上就会感到不舒适。
一杯酒里的乙醇和碳水化合物含292880-418400焦的热量。因此8-10杯酒每天产生大于4184千焦的热量,但缺乏无机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类营养物质。酒精中毒患者其小肠主动吸收维生素和肝脏储存维生素的功能均有缺陷。这些维生素有:叶酸、吡多醇(B6)、硫胺(B1)、烟酸或烟碱(B3)和维生素A。低血钾、低镁、低钙、低锌和低血磷可由于饮食中缺乏所致,也可由于过多的酒精摄入或戒酒后酸碱平衡紊乱引起。低血钾可导致周期性麻痹和反射消失;低镁可导致感觉迟钝和其他神经系统症候群;低锌被认为可导致性腺功能低下、厌食、伤口愈合延迟和免疫缺陷;低血磷可导致心衰、脑功能紊乱、肌无力(包括呼吸)和白细胞、血小板功能紊乱。若空腹饮酒,健康人在6-36小时内可能会产生短暂的低血糖。
(1) 中枢神经系统
除急性行为影响外,晚间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中毒性“记忆缺失”,即:对饮酒时的全部或部分情节遗忘。其中30%-40%的人在青少期(即指十八、九岁到二十出头这个年龄段)就可能出现这种症状。长期吸收大剂量乙醇可导致5%-15%的酒精中毒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病人主诉的双侧肢体麻木、剌痛、感觉异常,且远端较近端更明显的这些症状尽管可以致残,但麻木或疼痛常常只是轻中度损害,所以治疗目标应为戒酒和补充维生素B1。
约1%的酒精中毒患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而发展为小脑变性,这是一种进行性姿态,表现为步态不稳症候群伴轻度眼球震颤;酒精中毒后可能出现严重的认知问题和几周到数月的近事和远事记忆障碍,有可能是皮层下损害,可持久存在;脑室、脑沟的容积增大可见于50%以上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这些改变部分是可逆的,在戒酒后一年或更长时间内可恢复正常;也有可能伴随产生酒精中毒性痴呆。20%以上的慢性燥狂病人先前可能已经有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性痴呆症候群决不会单独出现,更确切的说:这个称呼习惯于用来称呼慢性酒精中毒期间出现明显不可逆的认识改变的病人。
最后借用一句古成语,即酒精可谓“伟大的模仿者”。因为在大量酗酒期间或酒后可以见到几乎所有的精神病症状,如:酗酒期间剧烈的情绪沮丧持续数天到数周,可被看作酒精的“正常”作用产生的问题;戒酒后的严重焦虑,在停止饮酒后常持续数月;戒酒后症状的最严重表现形式——精神病;完全无戒断症状而有幻听或偏执狂样妄想,这称为“酒精中毒幻觉症或酒精中毒偏执狂”;另一个与酒精有关的精神病症候群是病理性中毒,或特异体质酒精中毒。这是一种严重的激动状态,意识模糊、暴力行为状态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常见于在饮用过非常少量的乙醇后,且不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