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面的来历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3: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2:55
拌面,起源于“油泼面”。
油泼面,汉族传统风味面食,陕西很有特色的一种主食。油泼面又叫扯面、拽面、抻面、桢条面、香棍面等。
油泼面是一种很普通的面食制作方法,将手工制作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用烧的滚烫的菜油浇在调料上,顿时热油沸腾,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随后调入适量酱油、香醋即可。也可另外加入腊汁肉、西红柿鸡蛋等搭配食用。
面条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秦汉时代称之为“汤饼”,属于“煮饼”类中的一种;隋唐时代叫“长命面”,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宋元时代又改称为“水滑面”。据元代韩奕所著《易牙遗意》记载:“水滑面: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剂。一斤作十数块。放在水中,候其面性发得十分满足,逐块抽拽,下汤煮熟。抽拽得阔薄乃好。”清代朝廷大臣薛宝辰在其著作《素食说略》中记载更为详细:“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复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书中还指出:“作法以陕西朝邑、同州为最佳。”关于桢条面的形状,书中说道:“其薄等于韭菜,其细比于挂面,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其余如面片、面旗之类”。同样一块面,能址抻成多种不同的形状,可见技术的精湛非同一般。
现在拌面流行于中国大部地区,全国各地都各种各样的拌面小吃。
广东人称捞面,是指把沥干的面条拌以酱料的食品,有时亦会加上一些配料食用,
在新疆,拌面为一道传统菜,俗称“拉条子”,其来历是:
新疆拌面又称“拉条子”,古时候人们运送货物没有像现在这样先进快捷的运输工具,要将货物通过茫茫戈壁与沙漠运到西域,就只有“沙漠之舟”骆驼能够胜任了,所以过去个城市都有这些“跑运输”的骆驼客常年来往于丝绸之路。出门在外时间久了难免会想念家乡的饭菜,可那时候不像现在各地风味饭馆小吃随处可见。吃了一路干粮的骆驼客到了迪化驿站不仅可以可以好好休整一番,更要做上一顿家乡饭慰劳饥渴的胃。拉面技艺正式这样由山西一带的骆驼客带到新疆的,因其制作的时候以菜拌面而得名。
过油肉拌面的来历:
很早以前,一农户家因躲避战乱一家人走的走、死的死,家里仅剩下爷爷、孙子两人相依为命。由于连年干旱和战乱,庄稼颗粒无收。为了度过饥荒,爷爷每天进山打猎,一个天寒地冻的冬天爷爷出去半天时辰猎回一只肥大的野山羊,爷孙俩一直享用到春节后,由于天热吃剩的一大半羊肉无法存放,爷爷想了一个办法将剩下羊肉切成块状过油爆炸后存放起来,每次做饭时将过油后的羊肉与干菜爆炒做成菜,拌上土豆面、玉米面、麦面做的面条,既解决了两人度过饥荒的粮食,也让小孙子食后连声叫好。后来,小孙子经商立业,还念念不忘爷爷过油肉拌面条。为了纪念已经过世的爷爷,他在奇台犁铧尖开了一家“过油肉拌面”饭馆。当客人吃了后,都夸好吃。从此“过油肉拌面”便出了名,一直延续至今。
老宝堰干拌面:
115年前宝堰有户人家房屋上梁中午吃面之前有白酒黄酒有4个炒菜,酒后为面条冲饱。一桌4个炒菜不到15分钟就彻底消灭。4个炒菜的盘子里面只有菜汤(荤油)还有下剩的耳朵边猪头口条丝。后面上来没有吃到菜的帮工发现菜汤(荤油)还有下剩的耳朵边猪头口条丝汤干拌面特别香。这家人家刚刚好靠近街边。从此就用这种干拌面为生计。这就是老宝堰干拌面的来历。
总之,每一种拌面的诞生,都有他的故事,但最早的拌面,应该是:油泼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