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和青岛的 国际贸易状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1: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3:04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东省始终把发展对外贸易作为振兴经济的战略选择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对外贸易工作取得较大发展。 “入世”后,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山东省只有在正确认识自身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才能继续把对外贸易工作向更高层次推进。
--------------------------------------------------------------------------------
关键词:外贸发展现状 进出口商品结构 市场多元化战略
一、山东省对外贸易的成就�[HT5H]1、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东省进出口总额年递增幅度较大。从1978年到2000年,山东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658.3亿美元,比改革前28年累计进出口额51.8亿美元增长31倍,其中外贸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220亿美元,比改革前28年累计出口额50.4亿美元增长23倍。[JP3]2000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49.9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54.6%,[JP]年平均增长11.5%,其中出口155.3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 69.2%,年平均增长14.1%;进口94.6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35.5%,当年实现贸易顺差60.7亿美元。
2、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基本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初级产品出口不断减少,工业制成品出口逐渐增加。1996年至2000年,山东省初级产品出口低速增长,由1996年的22.8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33.7亿美元,所占比重由1996年的24.9%下降到2000年的 21.7%;工业制成品出口以年平均115%的速度向前发展,由1996年的68.9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121.5亿美元,其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 1996年的75.1%上升为2000年的78.3%。在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出口有了明显增长,从1996年14.5亿美元大幅增加到2000年的 31.3亿美元,年均增长达21.2%,[JP]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6年的15.8%上升为2000年的20.1%。[JP3]特别是2000年比 1999年出口增长45.5%,[JP]比同期出口总值增幅高出14.4个百分点。从进口商品结构来看,仍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机电产品进口由1996 年的22.5亿美元上升为2000年的30亿美元,先进设备进口比重有所增加,一般性机电产品比重有所减少。这种变化是山东省实行经济*、外贸*改革和对外开放*、调整产业结构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
3、外贸经营主体日趋合理,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主力军
1978 年以前,山东省的对外贸易基本上由外贸部门独家经营,缺少活力。随着外贸经营*的不断改革,除了更多的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拥有了进出口经营权以外,一些有条件的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也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贸易主体日趋多元化。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出口的主体,出口额从1996年的38.5亿美元上升到 2000年的79.3亿美元, “九五”期间累计出口达280.1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41.9%上升为2000年的 51.5%。而且,出口大户不断壮大,拉动作用明显。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在5744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企业就达153家,比上年增加48家,出口额为35.4%亿美元,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的44.6%,其中过亿美元的企业3家,5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的企业8家。
4、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取得积极进展
山东省自从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来,国际市场日益扩大,贸易伙伴日益增多,现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贸易往来,并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经贸关系。到2000年,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全面增长,其中,对亚洲出口92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9.2%;对欧州出口24.2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 15.6%;对北美洲出口31.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0.1%;对南美洲出口2.8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对非洲出口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对大洋洲出口2.1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4%。目前,日本、美国、韩国和欧盟是山东省四大出口伙伴。
5、对外贸易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外贸易给山东省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山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按海关口径计算)自1996年以来,进出口总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0%以上,出口依存度一直在12%以上,近1/5的产品通过出口实现了价值。1999年,山东省海关出口商品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2.54%。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对外贸易提供的收入占30%以上。“九五”至今,利用外资建成了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嫁接改造了一半以上的国有工业企业,增加了劳动就业机会。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山东产业结构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并涌现出一批规模大、信誉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外向型企业集团,对推动山东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1、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近年来,虽然山东省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但出口市场仍然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香港、东南亚及欧盟。2000年,山东省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占到了全部出口总额的85.1%,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仅占全部出口总额的14.9%,特别是对亚洲地区出口近几年来都占到了其出口总额的 60%左右。市场的过分集中,一方面,使出口企业的出口业绩极易受进口国家和地区经济因素和*、军事等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并随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变动而起伏,不利于企业规避风验,使企业缺乏应变能力,处于被动地位。例如,2001年4月,由于日本、韩国对我国农产品设置技术壁垒和实行最高限额管制,导致山东省大量农产品不能及时出口,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据统计,截止2001年5月底,仅山东省潍坊市由于日本和韩国禁止进口我国的禽肉及其制品,出口创汇减少1.4亿美元,农民的经济损失近6000万元;�①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出口企业的低价竞销,使得出口产品很容易被进口国提起反倾销调查。以山东省蔬菜出口为例,山东省蔬菜出口对日本市场依赖过大,对日本出口蔬菜占其蔬菜出口总量的一半,日商就利用某些品种过剩、出口企业竟相压价的弱点,压低价格,使蔬菜出口经济效益下降。据青岛海关统计,2000年1-4月,山东省出口蔬菜19.2吨,比1999年同期增长78.9%,但出口量 78.9%的增幅只换来价值33%的增长,平均每吨比1999年下降198.5美元。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不仅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导致出口产品经常被进口国提起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对山东省出口贸易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出口产品结构层次尚待提高
虽然山东省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已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到以工业制品为主。但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山东省出口产品结构仍然是低层次的。据青岛海关统计, 2000年,山东省工业制成品出口121.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8.3%,与1999年基本持平,初级产品出口33.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21.7%。如果纯粹按统计的百分比衡量,山东省的出口商品结构(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比)已与发达国家十分接近。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的平均比重在80% 以上。但因为山东省的工业制成品大部分属于附加值低、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是粗加工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仍然很少。所以,这种接近是低层次的,特别是机电产品。机电产品是工业制成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商品出口的高速增长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带动发达国家整体出口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发达国家这一比重的平均水平已达到50%左右。以日本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已达到75%。200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为42.5%,而山东省这一比重仅为20.1%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一半左右。而且出口的机电产品大多是小五金工具、钢材、有色金属及其制品、家用电器、空调、手工工具、农用工具等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机械设备的出口量很少,而且也大都是小型机械,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只能靠降低价格来增加竞争力,而面对当今日益走强的贸易技术壁垒,这一优势也逐渐丧失。
3、产品外销份额少,经济外向度低
据统计,山东省产品在国外、省外和省内市场上的销售比例大体是2:3:5,而广东,江苏等省份大致各占1/3,与这些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以1999年为例,山东省海关出口商品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54%,这一比率低于广东64.73个百分点。尽管目前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已具有一定优势,但形成规模优势的仅有花生仁、冻鸡、水产品、蔬菜、水果5个品种。5个品种出口总额仅占山东省出口总额的11.2%,一些占据国内市场较大份额的农副产品,如烟台苹果,阳信鸭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鲁北黑驴、鲁西黄牛等并没有真正走向国际市场,更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占据应有的份额。
4、外贸代理制的推行存在一定困难
自从1991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规范了外贸代理制及其运作以来,外贸代理的提出已有十几年了,但外贸代理制在山东的发展至今仍不理想。一方面,有条件的厂家倾向于搞自营出口不愿采用代理方式,没条件的厂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做自营出口;另一方面,专业外贸公司大部分业务仍采用经销方式,对代理出口缺乏利益驱动。再加上我国现行法规不健全而造成的现今外贸代理制不规范等原因,致使外贸代理制的推行在全省困难重重。
5、出口企业自身素质尚待提高
(1)经营观念相对落后,市场开拓能力不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观念逐步改善。但与南方沿海省市相比,山东省部分出口企业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相对淡薄,缺乏整体的国际营销观念,不重视国际市场调研,很多企业对产品的外型设计、性能、包装、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多数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例如许多产品山东不能出口,但外省企业收购后经过一定的包装加工却能出口。(2)缺少风险防范机制。出口企业由于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就其风险而言,比国内贸易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多年来,不少出口企业由于风险意识淡薄,风险管理水平低下,风险防范措施不力,在经营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造成了大量的风险损失,使不少出口企业因此而举步维艰。(3)经营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山东省绝大多数出口企业达不到合理经济规模,这是竞争较难规范,竞争力较难提高的潜在因素。目前,在全省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中,大型龙头企业不多,进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只有十几家。1999年全国出口企业200强中,山东省只有6家,其中最大出口企业仅居第68位,出口额为全国最大出口企业的1/11。以山东最现代化的专业养鸡场为例,每户(2~3人)每年最多可养殖一万只鸡,而在美国每个劳动力可以养殖一百万只鸡,尽管每只鸡只有5美分的利润,但其养殖规模决定了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注释:�
①林笑园,《日韩停止进口我国禽肉产品》,《山东对外经贸》,2001,7,19。
②王海传、周文升、王百全,《山东省农产品进出口现状研究》,《山东经济》,2000,4。�参考文献:
(1)陈建坤,《山东经济社会蓝皮书1999~2000年》,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2)林书香,《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3)徐世腾,《入世对山东省果蔬产业的影响和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