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6: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28
1933年2月至3月,红一方面军(约7万人)在周恩来、朱德的指挥下,运用并发展以往反围剿的成功经验,粉碎*军40万兵力的分进合击,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并创造了红军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兵团伏击歼敌的范例。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约50万人的兵力,向*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这次围剿,蒋介石确立了持久战与堡垒主义相结合的战略,用以守为攻、合围之法的战术,在苏区周围广筑碉堡。此时,历史背景是什么四次反围剿斗争考验和锻炼的红一方面军和*苏区地方部队已发展到约10万人,如果战略战术得当,红军有可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可是,已在**取得统治地位的左倾领导者,首先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当9月28日敌军攻占黎川之后,他们指挥红军仓促向敌人重兵扼守的堡垒地带进攻,结果连连失败,遭受到重大的伤亡。
1934年1月下旬,蒋介石重新开始围剿。这时,左倾领导者完全放弃了红军擅长的在运动中歼敌的打法,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转为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他们命令红军在苏区的重要城镇和交通要道构筑碉堡,以阵地防御和阵前反冲击的短促突击战术,抗击敌人的进攻。结果,红军在阵地防御战和短促突击战斗中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却没能阻止敌人推进。
7月上旬,敌人向苏区中心发起全面进攻。左倾领导者仍命令红军六路分兵、全线抵御。在激烈的战斗中,无数红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苏区大部分丧失,形势危殆,红军*于1934年10月实行战略转移——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