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6:0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13:36
1.二次曲线可以用其第二定义,使用极坐标方程来表示(具体定义可见相应各类教材):
ρ=ep/(1-e cosθ)
其中:p为焦点F到准线的距离,e为离心率:
当0<e<1时,曲线为椭圆;
当e=1时,曲线为抛物线;
当e>1时,曲线为双曲线。
2.但由于在Excel中,极坐标方程是无法直接绘图的,就要将其转换成直角坐标,而这一切对于Excel来讲可以很容易实现:
X=ρ COSθ
Y=ρ SINθ
3.也就是说,先由极角θ在[0,2π]上的变化,根据极坐标方程可以求得每一个θ角对应的ρ的值;然后由ρ的值转换为X、Y的值,可以据此绘出图像。
4.先以椭圆为例(本例假设e=0.6,p=10.)。
5.先在F2单元格设定e的值,在G2单元格设定p的值,对它们可以使用绝对引用。
A列从A3开始为X在[0,2π],即[0,6.28]上取值,为了使曲线圆滑连续,数据点可以多取一些,数据间隔为0.1.
B列从B3开始是公式,先取得ρ的值:在B3中键入=$F$2*$G$2/(1-$F$2*COS(A3)),对F2单元格e的值和G2单元格p的值使用绝对引用,θ取值为对A3单元格的相对应用。然后向下拖曳复制到与A列相对应的B66.
C列从C3开始也是公式,转换数据点的X坐标:在C3中键入=B3*COS(A3),对B3单元格ρ的值使用相对引用,θ取值为对A3单元格的相对应用。然后向下拖曳复制到与A列相对应的C66.
6.同理,D3开始也是公式,转换数据点的Y坐标:在D3中键入=B3*SIN(A3),对B3ρ的值单元格使用相对引用,θ取值为对A3单元格的相对应用。然后向下拖曳复制到与A列相对应的D66。
7.注意:A、B两列只起辅助作用,不参与作图,作图只需C、D两列。选中C3:D66,在图表向导中选择xy散点图中的二行二列的无数据点平滑散点图,即可完成,删去图例、背景,设置、调整网格线、尤其是坐标轴等相应格式后即如下图所示。此例对坐标轴的最大最小值要及时调整,否则图像会有较大变形。
8.以双曲线为例(本例假设e=1.1, p=2.)。其实,本例公式基本不变,只需在上面椭圆的基础上,改变e的值和p的值,还要对坐标轴最大值最小值的取值做一些调整即可。但为了完整起见,所有做法完整再重新叙述一遍。
9.先在F2单元格设定e的值,在G2单元格设定p的值,对它们可以使用绝对引用。
A列从A3开始为X在[0,2π],即[0,6.28]上取值,为了使曲线圆滑连续,数据点可以多取一些,数据间隔为0.1.
B列从B3开始是公式,先取得ρ的值:在B3中键入=$F$2*$G$2/(1-$F$2*COS(A3)),对F2单元格e的值和G2单元格p的值使用绝对引用,θ取值为对A3单元格的相对应用。然后向下拖曳复制到与A列相对应的B66.
C列从C3开始也是公式,转换数据点的X坐标:在C3中键入=B3*COS(A3),对B3单元格ρ的值使用相对引用,θ取值为对A3单元格的相对应用。然后向下拖曳复制到与A列相对应的C66.
10.同理,D列从D3开始也是公式,转换数据点的Y坐标:在D3中键入=B3*SIN(A3),对B3ρ的值单元格使用相对引用,θ取值为对A3单元格的相对应用。然后向下拖曳复制到与A列相对应的D66。
11.注意:A、B两列只起辅助作用,不参与作图,作图只需C、D两列。选中C3:D66,在图表向导中选择xy散点图中的二行二列的无数据点平滑散点图,即可完成,删去图例、背景,设置、调整网格线、尤其是坐标轴等相应格式后即如下图所示。此例对坐标轴的最大最小值要及时调整,否则图像会有较大变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13:36
1.二次曲线可以用其第二定义,使用极坐标方程来表示(具体定义可见相应各类教材):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13:38
先定义X。然后使用极坐标公式计算出Y。使用他的图标功能应该就可以搞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