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六号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9:11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6:58
神舟六号飞船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整船外形和结构与原来相同,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飞船入轨后先是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然后变轨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由于此次飞行没有交会对接任务,神舟六号取消了用于这项功能的附加段,另外,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
神舟六号的改进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围绕两人多天飞行任务的改进。首先,准备了足量甚至余量的航天员消耗品,包括食品、水、睡袋等。食品柜置于轨道舱中,以前处于空置状态。按照每人每天一个半暖壶的用水量,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准备了航天员用水。其次,提高了座舱的环境控制能力。一人一天呼出近一升水,神舟六号提高了对水汽冷凝的能力,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舱内的氧气、温度和湿度都可自动感应并调节。
二、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很多航天员生活的必需品,如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失重状态下人其实可以浮在空中睡觉,但考虑到人在地面养成的习惯,所以通过睡袋人为地制造一种“床”的感觉,否则航天员睡觉时可能会产生坠入万丈深渊的错觉。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面的湿巾等物品进行清洁。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三、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返回舱中航天员的坐椅设计了着陆缓冲功能,这是为了在反推火箭发生故障时依然能够保证航天员安全。神舟五号飞船里只有杨利伟乘坐的那个坐椅有着陆缓冲功能,并且有个小的缺陷,就是返回前坐椅提升后航天员难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神舟六号对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与整船结合进行了反复试验,从高塔、飞机上抛下的3次试验每次均获得了成功。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如果在返回时关闭不严,将威胁航天员安全。俄罗斯曾经有3名航天员因此而丧生。神舟六号科研人员研制成功了舱门密闭快速自动检测装置,并花费了数月时间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洁舱门。
四、持续性改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启动,至今已经过去了13年,飞船上最初使用的元器件和原材料有的已经不再生产,个别技术已经稍显落伍。神舟六号做了一些日常的持续性改进。比如神舟一号到五号上的“黑匣子”,是1994年研制的,存储容量只有10兆字节。现在的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神舟六号飞船构成
轨道舱:“多功能厅”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5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神六”的轨道舱之所以被称为“多功能厅”,是因为2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他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盥洗和方便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逃逸塔:保飞船万全
逃逸救生塔:位于飞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火箭运行距离在0至100公里,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拽着“神舟六号”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迅速逃离险地,并利用降落伞降落到安全地带。
留轨舱:航天员的“家”
轨道舱:也叫工作舱。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体,它是航天员的“太空卧室”兼“工作间”。它还兼有航天员生活舱和留轨实验舱两种功能,所以也称留轨舱。轨道舱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结构,用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飞船的能源、与地面进行通讯等。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返回舱:航天员的“驾驶室”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神舟六号”完成绕地飞行任务后,两名航天员也将乘坐返回舱回归地球。
推进舱:又叫仪器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帆翼。
缘何选择秋季发射?
晨报讯综合新华社电细心的人会注意到,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今年神六的发射,又逢金秋时节,难道是巧合吗?不是。这是因为秋季的气象条件,最适合我国发射载人飞船。
飞船发射季节的选择,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影响到发射的因素,其中气象条件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飞船上天后,要由航天测控网对飞船实施测控管理。如果把神舟飞船比作放飞太空的“风筝”,那么,航天测控网就是那根重要的“风筝线”。我国的航天测控网由多个地面测控站和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组成。这4艘测量船分别是太平洋上的“远望”一号和“远望”二号测量船,印度洋上的“远望”四号测量船,大西洋上的“远望”三号测量船。其中,3艘测量船都在纬度相对较高的南半球。
南半球的季节正好与我国相反。我国的春夏季节在南半球是秋冬季节,海况很恶劣,即使正常航行都难保安全,更不用说在海上执行测控任务了,因此不宜发射飞船。我国的秋冬季节在南半球是春夏季节,海况较好,便于航行和执行测量任务。因此,我国神舟一号至五号飞船的发射时机都选在与南半球相反的秋冬季节。
另外,秋季和冬季相比,尽管2002年12月30日发射的神舟四号曾突破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但在载人航天飞行中,以人为本、充分保障航天员的安全,成为发射的最大特点,因而发射段的气象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显然,秋季比冬季更适宜。因此,两年前的神五和今年的神六载人飞船都选择了在秋季发射。
据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研究员龚建村介绍,“今年正是接近周期谷底的位置,预计神舟六号飞行期间太阳活动稳定,适合人类开展空间活动。”
龚建村说,人们已经掌握了太阳的活动周期是11年,2000年是这个周期的最高峰,2006年达到谷底。因此今年太阳异常活动频次较低,大趋势有利于人类开展空间活动。神六将在“晴好天气”中飞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6:58
10月17日4时33分,5天前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平安飞行115个小时32分钟后重返神州,缓缓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草地上,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指挥大厅掌声雷动。飞天梦想、千年夙愿实现了。当人们看到神六回家的电视画面时,激动的心情难以形容:5天前,中国人的心与神六一起飞上了太空,此时又和它一起稳稳地落回了家。整整五天的牵肠挂肚,终于迎来了欢呼雀跃。
第一天:在飞船上过生日
10月12日清晨,很多中国人早早就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神舟六号飞船发射的现场直播。9点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点火”命令的发出,重达479吨的神六在烈焰中离开发射台,飞向太空,在天际划出一道优美的白色弧线。
9时30分,长江二号USB(S波段统一测控系统)发现目标,航天员的画面出现在大屏幕上。9时33分,航天员打开面窗,挥手致意。地面医监医生首次与航天员通话。航天员聂海胜和费俊龙躺在座椅上,边看手册边交谈,显得非常愉快和从容。
10时33分,费俊龙和聂海胜摘下手套,解开束缚带。11时5分,他们吃上了在太空里的第一餐。神六飞船带了总重量达40多公斤的食品。餐后,按飞行计划安排,地面调度指挥员要求一名航天员开始休息。要知道,在飞船噪音较大且失重状态下,要达到“睡得非常香甜”极不容易。14时17分,在飞船第四次飞经远望二号测量船上空时,地面指挥调度员按计划呼叫,通知航天员休息结束。此次睡觉时间约3个小时。
17时29分,费俊龙打开返回舱舱门,聂海胜用手推着费俊龙的脚,帮助他进入轨道舱。费俊龙进入后,脱下压力服,换上工作服,检查设备,开始工作。
飞船运转一切正常,两位航天员也开始有时间放松一下。费俊龙轻松地玩着手中的笔,系着绳子的笔在他面前飞来飞去。聂海胜摘下自己的航天表,让表在空中自由漂浮翻滚。
21时过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指挥大厅接通了天地通话,航天员听到了来自地球上亲人的声音。费俊龙的妻子王洁抹着激动的眼泪说:“看到你们精神状态非常好,我们很放心,同时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家里人都很好。”儿子费迪问爸爸:“失重的感觉怎么样?”费俊龙说,感觉很好。聂海胜13日将在太空迎来他的41岁生日,女儿聂天翔动情地为爸爸唱起了生日歌,全场为之鼓掌。
第二天:从台北上空�望
13日4时16分,费俊龙结束了大约7小时8分钟的睡眠,从轨道舱来到返回舱进入工作岗位。他进行了活体细胞搭载医学实验,这也是世界上首次进行空间心肌细胞搭载实验。两个小时后,两位航天员感觉有些饿了,他们开始吃早餐。早饭是饼干和月饼,他们吃得高兴,两个同伴还试着互相喂饭,据说在太空喂饭给人一种体育运动和做游戏的感觉。这时候,费俊龙和聂海胜已在太空飞行了21小时24分钟,超过了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的飞行时间。
9时24分,远望号测量船告诉航天员,飞船正飞过台北上空时,两位航天员赶紧拿出相机,对着窗外,激动地按下了快门。14时25分,在飞船绕地球第20圈飞行时,航天员进行了第三次穿舱,结果表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常飞行。
由于饮食比较规律,航天员“方便”的时间也比较规律。这次飞行在轨道舱里安装了一个大小便收集器,机器上有两根管子分别用来对准大便和小便器官,能够强力吸走排泄物,同时通过除臭装置除去异味。
第三天:费俊龙连翻四个太空筋斗
14日,费俊龙起得非常早,2时30分就结束了休息。起床后“刷”牙,然后又小心地修了一下胡子。航天员在太空不能刷牙和沐浴,他们吃一种类似口香糖的清洁剂代替刷牙,用专用纸巾清洁身体。此时,飞船已进入了第30圈飞行,飞船发动机点火,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
在返回舱里,航天员们又开始了精彩的表演。只见费俊龙伸展双腿,稍微打开身体,在返回舱内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前空翻动作。当做了第二个翻滚动作后,费俊龙打开了摄像机,将其交给同伴聂海胜,让聂海胜把自己的空翻动作拍摄下来。当完成了第四个前空翻后,费俊龙向摄像镜头挥手致意,飞控中心笑声一片。
这一天,地上天上都传来喜讯,神六着陆做好了强有力的保障。当天,担负神六返回舱回收任务的一条专用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公路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四子王旗境内,连接飞船着陆场,总长64.96公里。遨游太空的神六飞船,在太空并非形单影只。我国研制发射的风云二号C气象卫星正为飞行中的神六观测风云、保驾护航。
第四天:*同航天员亲切通话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要格外注意身体健康,他们每天都会为自己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15日2时11分,费俊龙把左臂从工作服中抽出来,开始为自己量血压,血压正常。几天来,两位航天员每天都接受地面医监的2次询问,身体状况始终不错,舱里准备的药没有用武之地。
16时许,**总*、国家*、****来到北京航天飞控中心。16时28分,飞船进入测控区,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在飞船舱内的图像清晰地显示在大屏幕上。*拿起电话,同两位航天员亲切交谈:“祖国人民期盼着你们胜利凯旋!”
第五天:等待神六平安归来
16日3时10分,神六正常飞行60圈,两位航天员目睹了60次日出日落,飞行90小时,行程约256万公里。飞船的各种飞行参数正常,舱内温度、湿度及氧气、二氧化碳浓度等各项环境指数十分理想。与此同时,着陆场系统全部就位,只待神六平安归来。
这一天中午,神六飞船的主着陆场进入警戒状态。四子王旗*抽调警力配合部队,对主着陆场区域实行警戒,重点是100多平方公里的核心着陆区。
第六天:回家的感觉更好
17日是激动人心的一天,神六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境内着陆。1时35分,主着陆场举行飞船返回搜救战前动员大会。300多名搜救人员即将展开行动。参加飞船返回舱搜索和航天员救援的包括4架搜救直升机、2架增援直升机、14台特种车辆。地面搜救车辆灯火通明,长达数百米。
2时49分,飞船飞行在非洲纳米比亚上空,费俊龙和聂海胜开始了着陆的准备,他们再次翻看了飞行手册,计算着剩下的时间。
3时43分,远望三号测量船向飞船发出指令,飞船第一次调姿。3时44分,飞船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解锁,两舱成功分离。3时45分,神舟六号正式踏上返乡征程。飞船要经受烧蚀、黑障、过载、冲击四大难关,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造成的后果都会难以想象。4时7分,神六返回舱与推进舱成功分离,随后进入黑障区,无线电信号中断,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厅屏幕上可以看到飞船像一团火球划过夜空。4时19分,神六飞船主伞打开,搜救直升机报告发现目标,两架直升机向神六返回舱飞去。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厅屏幕上,看到神六返回舱在巨型降落伞下轻轻飘落,4时33分,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舱门打开,费俊龙、聂海胜先出走出飞船,他们是那么镇定,大厅内一片欢腾。中国神舟实现了新的跨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6:59
中新甘肃网12月16日电 “神州六号”初样船已经完工问世。按照即定安排,样船已在年底前顺利制成,“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地点仍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最迟将于2005年秋天升空。
据了解,“神州六号”飞船不会进行交汇对接,搭乘“神州六号”飞行的航天员也不会出仓活动。据悉,参与“神州六号”选拔训练的仍是当初的首批14位宇航员,他们与以
前最大的不同是要从“单人”变“双人”,最迟在明年年初,他们就会被分成7组,2人一组,最后筛选剩下3组,进入最后的选拔,杨利伟也参与其中。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继续搭乘“神州六号”的机会很大。
2005年10月12日,合肥市府广场前的大屏幕在转播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实况,市民们欢呼不已,庆祝神州六号飞船发射成功。当日上午,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两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合肥众多市民在该市市府广场大屏幕前一起收看了电视实况转播,欢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200510月12日,合肥市府广场前的大屏幕在转播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实况,市民们欢呼不已,庆祝神州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7:00
可以去相关的网站查一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7:00
神舟六号飞船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整船外形和结构与原来相同,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飞船入轨后先是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然后变轨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7:01
本报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李健)神舟六号引发的航天科技热,席卷了全社会特别是在校学生,不少同学纷纷致电本报,希望能够了解载人航天过程中究竟进行了哪些有趣的实验内容,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今天向本报记者介绍了这些内容。
中国科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载人飞船工程应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空间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及技术实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阶段)应用系统的目标是大力推进和发
展我国空间科学与空间应用技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有重要价值的贡献,同时为今后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与技术实验打下基矗
其中,“对地观测任务”是以与国际同步发展先进空间遥感器及开拓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为目的,确定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器、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包括微波高度计、辐射计和散射计)、地球环境监测和遥感应用研究等在轨实验和应用任务。地球环境监测包括太阳常数监测、太阳和地球紫外辐射监测以及地球辐射收支探测。遥感器应用研究为我国遥感应用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开展成像光谱技术和微波遥感技术在海洋、陆地和大气方面的应用研究和应用示范。
“空间科学研究”安排了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包括空间材料科学项目,微重力流体物理研究项目),还有空间天文项目、空间环境预报和监测任务,目标是全面提高我国空间科学水平。“空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制了多种空间实验设备,开展空间生物学效应研究、空间蛋白质结晶、空间细胞培养、空间细胞电融合以及空间蛋白质和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等研究;“空间材料科学研究”研制多工位晶体生长炉和晶体生长观测装置,开展二元和三元半导体光电子材料、透明氧化物晶体、金属和合金等材料研究和空间生长,研究空间晶体生长动力学;“空间环境预报和监测”研究可以建立空间环境预报中心,发布长期、中期、短期空间环境预报和警报,进行效应预测,保障航天员、载人航天器和空间设备安全。
参考资料:http://news.sina.com.cn/z/szlh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