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8: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1:41
宋朝是中国诗词遍地开花的时代,当时的诗词已经火到什么样的程度了呢?据说连几岁的娃娃都可以随便说几句诗词出来。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正是宋朝的,这个女子不但是才女,而且还是胆子非常大的才女。
那些连男人都不敢打的官司,愣是让她这个女人给打赢了,除了李清照以外还有很多,个个都在诗词方面大放异彩。
那么,如果三个小县令坐一起对诗词,又该是怎么趣景呢?
那些大诗人的作品,往往让读者有种高大上的感觉,所以大诗人、大词人往往都是很有个性的。而且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定律,诗人们在得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足于让人铭记的作品,但是当他们经历了被贬或者其他不好的经历后,却可以写出名留千古的诗词。
比如说王安石,他原本是宋朝的宰相,在经历了三次辞相之后,才写了很多名留千古的绝句。再比如杜甫,他原本也是朝中当官的,可是真正让他成名的却不是他得志时的创作,而是他被贬以后的。
和那些大诗豪相比,小编今天所说的这三位诗人可就显得寒酸多了,甚至连姓啥名谁都不知道。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三人一个是在三鸦的地方当小县令,另一个人是在吴中当县令,最后一位更寒酸,只知道官职是县令,别说姓名,连在哪里任职都不知道。
这三个县令既然不是在同一个地方任职,为什么却会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呢?这就得感谢当时的科举制度了,因为他们正是在赶考的途中认识,并且成为朋友的。
后来这三人都顺利通过了科考,分别被派到不同的地区担任小县令。有很多人在还没有当官的时候,都说自己如果当官的话一定要做个好官什么的,结果才上任不久就被金钱迷住了眼睛,把初衷给忘得一干二净。可是这三人却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正因为他们都非常清廉,所以他们都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
就在他们任职两年后,三人同时到了京城。好不容易有机会见面,这三人自然是少不了坐下来喝酒聊天的。就在聊天期间,三人各自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首还被后人用来做灯谜呢。
咱们先看看第一位县令所写的诗,这位县令正是在吴中任职的。吴中靠近太湖,所以当地最不缺的便是各种河鲜了。河鲜可是非常美味的,很多人都会花高价去买。
偏偏这位县令却是安徽人,他非常喜欢吃羊肉,对河鲜却有些反感。既然身在吴中,就不得不吃河鲜。最心塞的是,他很想吃羊肉,当地的羊肉却又贵到买不起,所以,他写了这首诗: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只把鱼虾供两膳,肚皮今作小鱼塘
这位县令名叫高公泗,因为还稍微有点名气,所以后人还知道他的名字,到现在为止还有两首诗在这世上流传。上面这一首的诗名为《吴中羊肉价高有感》。
不管是诗名还是诗的内容都非常容易理解,就是因为吴中的羊肉实在太贵了,他在吃不起的情况下只好天天吃鱼虾,吃到他的肚皮都快成为一个小鱼塘了。
做县令能做到这个份上,看来他确实没有贪图百姓一分一毫,否则以一个县令之力,怎么可能连自己最喜欢吃的羊肉都吃不起呢?
第二位就寒酸多了,连姓名都没有人知道,只知道他是在三鸦当官的。因为他的诗写在了三鸦镇的某墙壁上,所以大家把这首诗取名为《三鸦镇题壁》:
二年憔悴在三鸦,无米无钱怎养家。
每日三餐都是藕,看看口里生莲花。
所谓的三鸦镇,也就是如今的河南。这块地方在当时非常贫瘠,种的农作物都不容易成活,可是莲藕却长势很好,所以整个三鸦都种满了莲藕。
这位县令的家里和其他百姓家里一样,都快到了没米没钱的程度了,因为经济不足,所以天天都吃莲藕。有了这样的背景,他在与好友相聚的时候才会写下这首诗,并且嘲讽自己嘴里都要开出莲花了。
这首诗后来还被设成了灯谜,它的谜底是:吃得开。
第三位县令比前面两位县令更加寒酸,人家至少还有姓名,就算没有姓名,至少还知道在哪里当官。可是这位县令不但无名无姓,就连在哪里当官都不知道,只知道他当官的地方有很多竹子。
既然有那么多竹子,吃竹笋肯定成为他的日常生活了,所以他才写下了这么一首关于竹笋的诗:
东瓯倦客又西征,路入芝田已绝腥。
每日三厨都是笋,看看满腹万竿青。
虽然这首诗连作者和诗名都没有,但却同样有趣。这首诗和前面两首诗是相对应的,那位天天吃河鲜的县令至少还能闻到腥味,可是这位县令却连腥味都好久没闻到过了,一日三餐都以竹笋为食。
如果吃进肚子里面的竹笋可以长出竹子的话,这位县令的肚子早已是一片竹海了。更让人觉得有趣的是,这首诗同样被后人用来做灯谜,它的谜底是:胸有成竹。
宋朝皇帝向来都喜文不喜武,文官手中掌管着重权,武将却只是打仗才会被想到的莽夫。正是在这种风气下,才养出了那么多有名的文臣。
可是这些*个个都贪得厉害,以至于那么富有的朝代,到了后期却无法供应战争所需要的物资。
在不贪则不成官的年代,这三位县令竟然可以保持自己的初衷,实在太难得了。不管一个地方有多穷,都不会穷到当官的,可是他们却在当官后依然过着如此清廉的生活,像这样的*又有多少呢?
可惜他们没有被皇帝发现,更别说被提拔起来,否则,肯定会有一翻大作为。不管这三位县令是否名留青史,至少他们的行为和品性都是值得大家称赞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