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17 15:2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0 00:59
翻开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便会发现:在传统文化中,弘扬母爱的文化多,宣扬父爱的文化却很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古代父亲要养家、治国、平天下。父亲的天地在外面,不是在家里。他们和孩子接触的时间比较少。在孩子的记忆中,父亲只是严父的形象,没有让孩子们眷恋的地方。
古代女子围着锅台转,她们没有机会建功立业,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没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她们的作品只有儿女。儿女出息了,母亲脸上有光彩。她们把一生都献给了家庭和孩子。
古代女子对子女的陪伴是全天候的,不像现代女子,母亲要工作,对孩子的陪伴比较少。古代孩子对母亲的感情都很深。
儿女长大了,离开家了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母爱。因为他们的身上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衣服,脚上穿着母亲千针万线做的鞋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儿女是母亲的一切,母亲为儿女奉献,从来不求回报。她们的付出,儿女都有切身感受。因此写出许多歌颂母亲的诗篇,并且流传下来。
父亲有自己的工作,他们对儿女的付出比母亲少。儿女的记忆中,只有母亲,很少有父亲,因此写母亲文化的多,写父亲文化的相对较少。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
古代那些有才干的人,大多离家去外地打拼,希望能考中功名,光宗耀祖,或者为了生活,去外地谋职。他们无法带着父母走,只能只身前往。
父亲如山般稳重,他们不会轻易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儿子离开家的时候,母亲总是最舍不得孩子的那一个,眼泪汪汪地和儿子告别。母亲的泪眼刺痛了儿子。因此他们会留下诗篇,表达对母亲的不舍。
清·黄景仁有一首《别老母》,读来,热泪盈眶。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将去往河梁,掀起门帘依依不舍的与母亲告别,母亲白发苍苍,愁容满面,欲哭无泪。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上柴门远去,留下母亲凄惨地独自生活,不禁感叹:养儿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母亲看到远行的儿子,眼泪都流干了,母亲对儿子依依不舍的情绪感动了儿子,所以儿子才写出了这样感人的诗句。读者与作者都有同感,因此这首诗流传千古。
母爱,成为历代人们讴歌的主题。
父亲对儿子的爱,藏得很深,轻易不表现出来。他们对儿子的爱,有时候通过棍棒表达出来。他们奉行:“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政,非常爱儿子。对儿子满心赞赏。可是在试才大观园的时候,明明他很喜欢宝玉题写的对联、匾额,却不断地骂着宝玉!不是骂“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就是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稍不如意,就喝命:“叉出去!”刚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回来:“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
幸亏宝玉聪明,才思敏捷,否则胆小的孩子被老爹这么一吓,也吓得呆若木鸡,啥也不会了,哪里还能写出好诗词来。
贾政打了宝玉一顿,自己反而哭了好几回。贾政对儿子的爱,非常隐蔽。贾宝玉见贾政犹如耗子见猫,吓得半死。儿子不知道父亲爱他。
贾宝玉对父亲的记忆都是呵斥、毒打和批判,他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歌颂父爱的诗篇。
古人对父亲的感情都是敬畏、害怕。他们和父亲的感情很一般,所以很少写描写父爱的诗词。这导致描写父爱的诗词少,描写母爱的诗词很多的原因。
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父爱是有保留的,是理智的。母亲是儿女感情的依赖,是心灵的港湾,儿女不由自主地发自心灵深处地要讴歌母亲,讴歌母爱。
正由于上述原因,传统文化中,弘扬母亲文化的多,宣扬父亲的很少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0 00:59
因为母亲是非常伟大的,母亲在一个家庭里的地位是非常高,对孩子的影响非常的大,母亲的爱幼是非常温柔的,所以传统文化中弘扬母亲文化的比较多。而父亲呢,还是比较低调的像大山一样,所以宣扬父亲的爱很少。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0 01:00
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思想流传过程中,母亲对于家庭的奉献更多,母亲身上拥有的可贵17号品质更多,对于孩子的教育也付出的比较多,千百年来,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永远都是少之极少的,所以人们都会弘扬母亲的文化。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0 01:00
人类社会是从母系氏族开始的,孩子刚出生首先面对的就是母亲,而且长期以来母亲所有的重心都是在孩子身上,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久,付出的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