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3: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7:16
具体说来,个人以为可以如此作答:一、文化市场化的双重影响随着文化资本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的交融,我们中国人愈来愈认识到文化也是生产力,没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建设,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难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然而随着文化资本的扩张,文化工业的发展,文化资本逻辑与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之间的矛盾也愈加明显、愈加激烈。1.形成文化生产力目前,在世界最发达国家的GDP中,80%以上来源于服务业,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扮演了主要角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提法上,美国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或“新经济”,欧盟则普遍用“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它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的道理。文化生产力,是指人们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他还经常使用“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等概念,并深入讨论过精神产品的“价值”和“交换”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化产品生产中的智力投入和物质投入,具备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基本特征。文化产品的生产,形成物质形态的生产过程,与其他产品的生产一道,共同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所创造的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彰示着中国未来发展的走势,其中提出了“文化生产力”观点。 (2)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文化是支撑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作用进行再认识,进一步发展先进文化。文化和经济历来是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社会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经济活动,也不存在纯粹的文化活动。文化与经济的日益融合,将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从而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产力在今天不仅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文化生产力具有明显的精神性特征,同时也具备非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的特征。传统的理解把文化艺术等生产简单地看作是文化艺术创作活动的另一种隐喻性表述,其实文化生产力具有不容置疑的物质性。文化生产同其他生产一样,也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特征,即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它也要改变物质的现实形态,获得物质的存在形式。实践已充分表明:文化是一种生产,而且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它就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具有市场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而不仅是某个艺术家的内在的独造精神的心理活动。2.引发文化矛盾一些西方学者看到了西方文化矛盾与危机的种种具体表现。他们概括成以下几点:(1)知识分子的危机,他们认为,目前西方知识分子处于一个“黑暗时代期”,经受着一场沉闷的、说不清楚的、令人窒息的危机;(2)科学技术的危机,科学的数学化倾向是排斥人的感性和主体性的,而文化是人的生活的自我发展,科学与人的文化是矛盾的,文化正在变成科学技术文化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的文化,一个依靠科学技术的社会就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艺术、没有伦理、没有信仰的社会;(3)大学和教育的危机,现代科技取消了大学与社会应有的功能分界,大学不再是文化的基地,不再具有思想性生活的特征,而受制于“消费社会”的本能的直接性满足,短期效应是决定一切的;(4)文明失去了伦理价值,文明变成了理论的而不是伦理的文明,现代人丧失了经济地位的自由、独立精神的自由和个性发展的自由,使人失去了社会道德感和创造性;(5)失去了诗意和意义感,现代生活造成的生活节奏和思维惯性使人对日复一日的刺激已不感新奇,人已从传统和经验世界中分离出来,成为直接感官刺激的接受者,他不会对意义作更多的思索,他不会对价值作更哲理的判断。[1]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在当代西方社会,作为理论形式反映出来的文化矛盾,可以概括为十大类:“理性与非理性;相对精神与绝对精神;实用操作与理性规范;科学技术与伦理价值;文化的主体与客体;实证方法与人文方法;多元的信仰与一元的经济社会*;理论知识的可交往性与私有财产的独占性;文化价值观念与经济社会目标;名义上的民主理想与实际上的集权*。”[2]并把它们进一步概括为两大*:第一,庞大的、日益扩张的社会*经济系统与分散的、日益萎缩的个人生活世界的*;第二,科技文明日益显露成就的现实世界与人类生存日益面临困境的价值世界的*。此外还有一些人则把文化矛盾主要归纳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文化矛盾,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文化矛盾,文化商品化引发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精神萎缩的矛盾,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矛盾,文化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失落的矛盾,大众文化与个体文化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的文化矛盾,城乡之间的文化矛盾,文化自身结构的矛盾”。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对社会历史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推动作用,除了其自身较之以往的经济形式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外,还在于它特别明显的文化价值,即市场经济将人从一切非经济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还人以独立自主的现实性存在,市场经济在刺激着技术、经济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一个时期以来,经济,包括经济的目的、经济的思维、经济的价值观等等,不断跨越自己的边界进入文化领域,在发掘出新的文化功能的同时也遮蔽了文化的另一部分功能,在推动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对文化建设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甚至在一些地方,经济的目标和功能被无*地引伸和泛化,导致文化建设的弱化和扭曲。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大发展,将文化引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引发了一系列文化改革和创新,成为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之源。经济发展后对文化投入的加大,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经济发展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在需求上不断刺激着文化的发展;经济与文化的结合,则开辟了文化产业这个崭新的文化建设领域。文化的泛经济化是指,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以经济结果为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放弃作为文化自身本应具有的追求人自由和谐发展等目标的过程。随着我国文化工业的发展,加上西方文化工业、文化资本的影响,我国文化的发展渐渐地显现出一种泛经济化的倾向,文化资本作为一种资本,渐渐地以它的经济属性吞噬着它的文化属性。在文化建设中人们热衷于数字报表式的成果,热衷于与形象、政绩相联系的成果,形成文化上的“GDP至上”的倾向,文化完全沦为经济的附庸。近几年来,我国的文化市场虽然发展很快,而且取得了很大成绩,其在解放文化生产力、发展文化艺术事业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证明,但是文化市场兴起时间毕竟较短,对一些文化管理部门来说还属新情况,而且我们的管理*一时还没有及时得到调整和适应,加上文化市场自身方面的—些因素,使文化市场在发展中存在有不少问题和不足。如以经济效益取代社会效益,忽视公益性文化事业;以经济视阈取代文化视阈,忽视文化艺术规律;以经济价值取代文化价值,忽视文化的独立存在等等。今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经济轴心期,经济对其他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理解,也十分必要。更何况目前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出现了“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积极态势。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成为混淆文化与经济角色的理由。经济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当这种追求内化为文化的意志,文化就失去了自我,只能附丽于经济之身。搞文化产业,只对产业感兴趣,而实际上,文化产业首先应该是文化,其次才是产业,如果颠倒了主次,种种片面功利化、庸俗化乃至反文化的倾向泛滥起来就不足为奇了。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一方面大力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推动文化与经济在新形势下的重组,一方面则要厘定文化与经济的界线,承认文化与经济的本质不同、取向不同、建设模式也不同。二、对策: 重建传统民族文化的话语权当前中国文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在中国文化长期凋敝之后重建中国人的价值体系,重建传统文化的话语权。鸦片战争以来,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文化逐渐受到排挤,西学东渐,中国文化逐渐衰落,西学逐渐成为社会主导文化,有些西方的糟粕文化当下极为盛行,拜金主义蔓延,大众缺乏信仰,精神空虚,道德滑坡,在这种条件下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国人当下之责乃是有选择地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以此为基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内化西方优秀文化,把其纳入我国传统文化之中与我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不可阻挡的趋势,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领域,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竞争领域。很显然许多技术是无阶级性的,但当它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时,技术就逐渐社会化,成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对外扩张的工具。而文化霸权者就是利用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媒介向世界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倾销其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迫使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创新能力方面形成对它的依赖,并借此进一步侵蚀、消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我们中国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更应该重视文化在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把其转化成为促进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以防止在“文明的冲突”中失去自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社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因此,我们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同时,应该将古代的“和合”思想赋予现代意味,并将之成为现代思想的理论来源与支柱,让民众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得到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熏陶,在潜默移化中接受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国际交往中,文化作为“软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儒家文化有利于加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可以说国际竞争不仅是经济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当今西方之所以重视文化战略的运用,正是因为文化产品本身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思想意识、自由民主的价值取向。西方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输出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可以产生巨大的*思想影响和社会效果。前苏联的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文化竞争,也就是在软国力竞争上失败。西方列强通过文化扩张的根本目的是将本国文化传播给中国,以增强中国对本国的认同感,从而为其它方面的利益扩展奠定了心理、思想基础。西方国家的这种目的,不仅打击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削弱了中国普通民众的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维护中国的文化利益,重建儒家文化的话语权。中国之所以要维护自己的文化利益,有正反两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是中国需要坚持自己文化传统的优秀成份,促进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充实、发展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目前在世界诸多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西方文化,无论是积极方面还是消极方面,中国文化都主要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文化传统面临威胁,意识形态受到不断的渗透。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一是突出中国文化的特性,二是发展中国意识的普适性。一种文化的特性是其存在的根本,如果一种文化失去了与其他文化的区别,这种文化就消失了。在冷战结束之后,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相对减弱,在经济因素地位上升的同时,文化因素的作用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强了文化扩张和渗透的全球攻势,并且美国把对外文化扩张和渗透作为实现其霸权主义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在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交往的过程中,必须把住文化这一关,大力弘扬儒家文化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看看几千年来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华夏文明圈,再看看已陷入自我中心、走上文化霸权之路而缺乏自我反思的西方主流文化,儒家文化在全球化中的价值便不言而喻。儒家文化可以在全球化时代扮演西方文化扮演不了的角色,在全球化进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话语,它可以为全球化提供精神资源和人文智慧。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旗下,儒家文化的回归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复兴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历史的趋势,是民族和世界的选择与要求,是中华民族命脉延续的关键。在我们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到一些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和形态,需要重新审视儒家思想,需要汲取在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有益于当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华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