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 沙欧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是用( )的表现手法表达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2:3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3:04
新月
沙鸥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谁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1.“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这种情景是真是的吗?为什么?
答:不是真实的,这里诗人化虚为实,将对故乡的赞美用“春天”“花香”“夜香”等形象来寄托,给人以多感官的体验和美的享受。
2.“你睡着了么”中的“你”指什么?
答:你指的是故乡.
3.诗人是借助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答:诗人借助小船,春天,靠岸这样的想象来把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的感情表达出来.
乘一弯新月,撷一缕乡音
沙鸥,原名王世达,重庆市人。1940年用沙鸥笔名开始发表作品。1946年大学毕业后到上海参与主编《新诗歌》与《春草诗丛》。1949年后调北京《新民报》工作,同时和王亚平主编《大众诗歌》。1951年调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工作。1957年在《诗刊》担任编委。1962年调黑龙江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后主持编辑《北方文学》。出版有《农村的歌》、《故乡》、《初雪》、《梅》、《情诗》、《失恋者》、《寻人记》等诗集31种,诗论4集,散文2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诗人将新月比喻成船,虽浅显但却真挚,它使我们想起那首儿歌“弯弯的月儿像只船”,让人倍感亲切。这句也是全诗的引子,后面依此展开想像。“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身处异地他乡的诗人只能借助这叶扁舟,踏上回乡(思乡)之路。“花香。夜香。故乡正是春天。”这里诗人化虚为实,将对故乡的赞美用“春天”“花香”“夜香”等形象来寄托,给人以多感官的体验和美的享受。“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仿佛故乡的亲人也在做着同样的梦,在欢迎着游子的归来,从而表现诗人对故乡亲人的眷恋、向往之情。
在这首短诗中,诗人将对故乡的眷念和向往之情表达得淋漓酣畅,丰富的想象力无疑是让诗人思绪腾飞的翅膀。两个“你”指的是故乡,在诗中的作用是使表达真切。诗人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意境,读了这首诗,我们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低吟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酸楚。
来,就乘一弯新月,去撷一缕乡音,感受诗歌,感受人生。
课文探索
1.“遥望”的意象。
在这首诗中,诗人展开了对他整个一生的遥望和沉思。诗中的两种“遥望”之间,显示了一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诗人的艺术概括力就在于他从岁月中提取了两种不同的“遥望”:前一节的“遥望”写出了年轻时代的可爱,而后一节的“遥望”给全诗带来了无尽的重量和感慨。对漫长而充满磨难的一生的超越和感叹都产生在这“回头”的一瞬,正是在这一瞬,“遥望”被改变了方向,漫长的一生变得清晰,年轻时代那个向未来热情遥望的自己又出现在视野里,遥遥在望而又遥不可及,因为在两个自己之间,已隔开了一道茫茫的历史的海洋。
两个不同的“遥望”既连接了此岸与彼岸,写出了一种阔大的人生的沧桑感,同时又使不同阶段的人生呈现出来。因此,两种不同的“遥望”,已在诗中成为一种相互的遥望,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展开了一种不无艰难的自我辨认和对话。
2.“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之含义。
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那是因为年轻时遥望未来,颇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像人生的“六十岁”是一个遥远的“远在异国的港口”。而在第二个比喻中,因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因为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变化,所以回头遥望过去时,不免有一种难以辨认之感和迷茫伤感之情,因此“烟雾”一词会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还可以说,这里有一种人生如梦的至深感叹。
3.朴素又极有功力的语言。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语言朴实无华,但读起来却有惊心动魄、一波三折之感,因为这其间充实着极其艰辛的人生内涵。另外,诗中的两个比喻也非常贴切,它们不仅把时间空间化、把时间意象化了(即通过比喻把时间变成可以遥望、可以看见的具体地点和意象),同时也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彼时”和“此时”内心的情感。
领悟导析
曾卓(1922~2002),祖籍湖北黄陂,生于武汉。是40年代前后“七月诗派”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当时“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主办的《七月》(1937年创刊)为主要阵地而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它形成在民族危难的年代,强调对现实的“搏击”和“拥抱”,该诗派诗人们的创作大都以深重的忧患意识和现实郁愤色调著称……没想到早年的文学活动尤其是与“七月诗派”的关系给诗人带来了巨大的不幸,使他遭受到长达二十多年的极不公正的待遇。
然而,在这难以置信的劫难中,诗人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信念。1970年,他在人生最困难的日子里写下了《悬崖边的树》一诗,它写一棵孤独、寂寞而又倔强的、被吹到悬崖边上的树:“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这首诗成为曾卓的代表作。这首仅仅十二行的小诗,其容量与重量是巨大的。他用简洁的手法,塑造出了深远的意境与真挚的形象。那棵树,像是一代人的灵魂的形态,从作者以及许多同龄朋友变老变形的身躯上,我们确实看到了悬崖边的树的感人风姿,写出了让灵魂战栗的那种许多人都有过的沉重的时代感,节奏与意象具有*人的感染力,凄苦中带有一些甜蜜,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他的诗句是湿润的,流动的:像泪那样湿润,像血那样流动,感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这一切,都是我们理解《我遥望……》这首诗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