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变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5:3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1:33
哈尔滨市的命运是不平凡的。20世纪初,哈尔滨不仅是俄罗斯划归铁路用地带、同时也是大型铁路枢纽和经济中心,它几乎半个世纪都处于各种时代和文化的交汇点。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变化和该地区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对哈尔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有这些已载入俄罗斯和中国的历史史册。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页便是俄罗斯的哈尔滨文化生活。早在20年代,哈尔滨已经成为整个远东俄分散侨民的文化中心。历史的进程证明了这一点:数万名各代俄罗斯侨民在这里不仅保留了本国文化的传统信仰,同时也努力发展了它的精神实质。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其中之一—俄罗斯的哈尔滨文化遗产。目前,俄罗斯的旧书、旧报、旧杂志和旧丛刊、汇编的泛黄扉页上还保留有这笔遗产,可以看出,它的年代已经久远,数十年了,但就某方面而言,它是俄罗斯侨民在远离祖国的漫长岁月中精神生活的唯一写照。当时,在俄罗斯,人们对这个城市和整个铁路划归地带的生活了解的还很少,虽然它已经有了一些名声—这是蕴涵巨大机遇的地方,是《远东的克朗代克》,是《东方的圣彼得堡》:连街道的名称都与圣彼得堡的一样—花园街,第一大街,第二大街,大直街。晚些时候,在其他一些方面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哈尔滨具有丰富的音乐与舞台生活,*以前,有许多知名演员来这里演出。
四几年的哈尔滨城,没有多少人。城市风格酷似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市。树种颇多……还有极多的麻雀。城市中几乎所有的房盖上,都覆盖着雪。的的确确是一座雪的城市,雪的故乡。似乎也颇似雪中的斯德哥尔摩。
中国大街两旁有许多店铺,像面包房、熟肉店、鲜花店、乐器店、五金商行、时装
店、美容美发店、啤酒馆、咖啡馆、旅馆、外文书店、渔具店、猎具店、邮电局、首饰
店等等,一家挨着一家。当年在人行道上行走的,除了部分中国人外,大多是由于战争
的原因*到哈尔滨的洋人。他们分别来自德国、丹麦、波兰、奥地利、俄罗斯等十几
个国家。大约有几万人。他们当中不乏才华横溢但生不逢时的建筑师,头脑机敏又一筹
莫展的商人,端庄而又悲怆的牧师,不知天高地厚又满脸泪水的诗人,风情万种又喜欢
到处游荡的娘们,良知未混已经打算重新做人的贼和杀人犯,以天下之忧为己任的失意
政客,胸前挂着银十字架又放荡形骸的酒鬼,浪迹天涯的画家和委屈得不行的音乐家,
以及活得幼稚而又固执的探险家。当然,大多数是背井离乡的、普通的外国侨民。在他
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手里都有些钱。*地哈尔滨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梦。于是,他
们像天真的孩子似的,出钱,出智慧,出劳力,在这座城市里建各式各样的楼房、商店、
街道、民宅、花园,总之,努力把这里建成他们自己家乡的样子,使他们的灵魂能够生
活在一个真实而又充满着理想色彩的环境里。尤其是中国大街,简直成了世界各国建筑
的博览会,法国风格的、英国风格的、俄罗斯风格的、巴洛克风格的、雅典式的等等。
要知道,这些建筑大多数出于一些*的建筑设计师之手,而这些*的建筑师又多受
欧洲特别是法国建筑师的影响。在这些建筑上无不体现着折衷主义、法国古典主义,以
及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让人看得脖子发酸。
这座城市中所有教堂的钟都被敲响了,大大小小,清清脆脆,嗡嗡颤颤,在城市的上空连成了一片——圣尼古拉*大教堂,伊维尔卡雅教堂,乌克兰风格的波克罗夫卡雅大教堂,圣索菲亚教堂,连同勃拉格维辛斯卡亚大教堂的钟声都响了起来。一群群栖息在钟楼里的鸽子扑校校飞向蓝天去了。这来自天堂的钟声把整座城市打扮得神圣而又庄严。而且,大凡此时此刻,行走在街道上的洋人侨民都就地站住,冲着教堂的方向在胸前划十字祈祷,待钟声过后再走——这种情景,哈尔滨人都见惯不怪了。
哈尔滨是个仅有百年历史的城市,但一个城市的个性并不与她脸上风霜的多少成正比。我在闲适家翻看一本反映哈尔滨百年历史变迁的报纸纪念刊,那些老照片反映的场景可能比旧上海滩还要洋化。当时*的工程师为哈尔滨制定了详细完整的城市规划图:南岗区是城市的行政中心,以今天的博物馆广场为中心,以大直街为轴线陆续建造了圣·尼古拉教堂、中东铁路管理局等建筑。
老哈尔滨建筑在消失 自然的侵蚀,人为的破坏,促使老哈尔滨建筑在消失。认识的偏差,行动的过激是老哈尔滨建筑经典作品遭遇毁灭的根本原因。40年代日伪的人为破坏,50年代的生产大跃进运动,60年代的文化大*运动,70年代的城市无序建设,至使原哈尔滨火车站大楼、圣尼古拉教堂等一批城市早期标志性建筑彻底毁灭。80年代,哈尔滨市同全国一样开始大规模建设开发。大量冠以"国际式","标准化","后现代"等美名的趋同建筑在城市中涌现。数量之多,体量之大、用材之之高贵都占据了城市的主导位置。另有一些毫无文化内涵、粗制滥造的仿欧式古典建筑的假古董,堂而皇之地占据城市的主要地段上。幸免保留下来的饱经历史苍桑的老哈尔滨建筑,被困在难以透气的角落里。城市的固有整体形象在消失,老哈尔滨建筑文化品位在失落。
近几年,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脚步锐不可当,大面积的绿地,无数的高楼大厦,已然把城市打扮得焕然一新,但也难免让人感觉千城一貌、万屋一面。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风格魅力,在它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沿着固有的历史文脉塑造它,才会让这座城市保持着特有的魅力。
在近期全国著名规划专家为省城的未来发展把脉的时候,有关专家就曾提到未来城市的竞争力之一,便是城市的文化竞争力。这座多民族融合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特殊的文化资源。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时龄教授认为,要想参与全球化经济背景下的竞争,不能仅仅局限在“冰雪文化”上,应该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高起点上。诚然,冰雪文化已让哈尔滨财源广进,去年冬季旅游入境人数已突破百万大关,我们正应借冰雪的助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大历史文化的保护、开发的力度。让哈尔滨发展的后劲更足,“文化名城”也如“冰雪名城”一样名传千古,不论冬夏都有八方来客。
哈尔滨,是座美丽的北方城市。20年前,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也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20年来,哈尔滨的变化,这变化也正如我门所感受的那样,日新月异。在市中心,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地下新建起 全国数一数二的国际商业城。那一座座新修的线条简洁流畅的现代派高层建筑,给哈尔滨独具特色的欧式建筑风格增添了时代特色。
1984年,松花江上第一座大跨径公路大桥建成了,给哈尔滨这座秀美的城市又增添一份壮丽。现在全方位的水陆空建设使交通更加四通八达,无论是居家还是出游都能让人感到既方便又快捷,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也为振兴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哈尔滨成为东北北部的经济和物资集散中心。
哈尔滨人爱美,爱穿着。改革开放使人们富了,哈尔滨人更爱打扮了。现在,严冬的北方再也看不见以前被称做“棉猴”的厚重的大棉衣,取而代之的是毛皮大衣、羽绒服、呢大衣,各色各样,漂亮的姑娘小伙神采飞扬,构成了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是迄今为止哈市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为53.12亿元、建成后日供水90万立方米。目前引水工程也已经开始施工,在哈市通往磨盘山的路边不时可以看到巨型水管。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将分两期建设:2006年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实现道里、道外、南岗、平房区等哈市大部分城区居民喝上来自磨盘山原始大森林的洁净水;二期工程拟从2006年开始建设,在2010年前完成,届时,哈市居民生活用水将全部取自磨盘山水库,松花江水改为工业、大生活、基建用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1:33
有钱能使鬼推磨呀,这问题提了好几天都没人理,加了100分就有人发言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1:34
不好意思,我不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1:35
付 v 天天 v 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1:35
额(⊙o⊙)…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