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3: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5:24
学校需突出人的管理 校的教育管理中,要以被管理者为主体,更多地关注学生、教职工的独立性、创造性,从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存在与价值,人的情感与沟通出发。挖掘出每个人内在的潜能,使每个人都能发展,个性得到不断的完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 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 一、学校管理要正确处理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求异等关系。 1、从调动人的积极性入手。 凡事从调动着手。争取人心,力求把有形约束化为无形约束,寓约束于调动中。人的管理首先是人心的管理 。任何人在感情上都需要尊重、信任和理解,知识分子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教职工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他们才会“士为知己者死”,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约束。所以要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着手,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如目标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等。多为教职工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多给教职工一些“感情投资”。 2、协调是人的管理的重点。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一味要求下级服从,强调教职工听话;另一种是讲究民主,注意协调,以协调促服从。我们认为后一种才是正确的态度和理想的境界, 处理好人际关系,应努力建造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树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还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忠诚于教育事业,培养“四有”新人,以及实现学校近、远期奋斗目标,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共同基础。 要注意维持心理平衡。必须真正做到爱护教职工,进行心理互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考虑教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问题,随时注意调节各方面的关系,以取得协调配合。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不能拉帮结派,搞“小山头”;也不能耍手段,搞权术,做表面文章。这样做,只会产生逆反心理,破坏人际关系的协调。 3、在培养中求使用。 对人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要研究对人的使用和培养。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 核心问题,要用人必立足于育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立足培养,在培养中求使用。 要树立学校职能新观念,把培养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改革现行学校只培养学生的单一职能的管理*。必须确立“素质教育首先是对教师素质的教育”的观念,认真分析本校教师素质状况,把培养教师列入行政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使学校培养学生和培养教师两项工作一起抓 。 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培养、培训措施,特别要注意把培养年轻教师和骨干教 师作为重点来抓。 4、求同存异。 在做人的工作时,经常会碰到求同存异这个问题。,即在细节问题和局部问题上允许存异,在原则问题和全局问题上必须求同。 一所学校,思想工作做得再细,管理制度再好,矛盾和不同意见总是存在的,不必大惊小怪。教职工的思想有多种多样,个性也是各不相同的,根本的问题在能否坚持在大事上讲原则讲求同,不怕得罪一些人; 在小事上,容人之短,谅人之过,允许存异。平时要注意了解教职工的工作特点、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讲究管理艺术,处理事情能“小圆大方”,造就一个既有全局上的同,又有局部上的异,既有整体 的统一,又有个性的发展这样一个良好的局面。 二、 学校管理要关注教师的发展。1、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基础。教师个人发展的关健是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及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个人基本素质,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基本功,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个人教学风格及教学模式,成为学校关注教师个人发展的关健。我们学校近些年来在这些方面实施了:一是加强教师岗位校本培训,每一位教师每学期学校通过各种专题会议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若干方面的培训,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驾驭课堂和管理学生的方法,教师教育工作、教师教学工作和学校常规等内容,这就为教师个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注重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他们个人的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学校采用与老教师结对子的办法,手把手地教青年教师备课、上课等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学校通过听课和基本功达标、汇报课等活动,利用媒体的力量,帮助青年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关。三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为教师适应现代化教育形势下的发展打下牢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学校通过理论学习,外出参观、教研等方法,重点解决教师的育人观,变传播知识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为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四是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现代化教学提供方便。2、良好的职业感受是教师超越发展的支点。教师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于教师正确的职业观,高尚的品德和职业荣誉感。首先,突出人本管理,加强师德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在师德建设中,我们要求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地看待教育主体,树立新时期的教师形象,学校组织教师观看《师德师风风范》录像后,许多教师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教师间交流,引起很大反响。注重“教师有教师的样子”的形象塑造,期末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在教师中树立了榜样。其次,学校改革评价机制,注重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多角度多把尺子去衡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使每位教师都有一种成就感,领导对教师的态度、认可程度,信任及重用程度对教师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士为知已者死”,领导者只有把尊重教师的人格承认教师的劳动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才可能使人本管理发挥最大的效应。每期末我们对教师的工作从九个方面进行了认定。“教学成绩优秀奖”、“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先进班集体”等多角度地评价教师,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通过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体会到教师的工作有干头,有奔头,以自己工作为荣,从而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职业观,有了这样良好的职业感为支点,广大教师就能够体验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建立自信心和超越发展的*。三、学校管理要关注学生的发展。1、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有话跟老师说”,进行“心灵对话”是我校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每位学生都有一本“心灵对话”记录本,通过这个记录本在师生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学生把内心的活动向老师说,把心中的苦闷,生活中的困惑、认识上的不足、同学之间的矛盾、家庭中的困难、师生之间的不理解、学生生活中的感受、对某个社会现象的不理解等方面向老师述说。老师的导语倾注了对学生的关爱,对发现的个别总是及时面谈,在彼此的沟通中全面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育方向,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达到了教育的有的放矢,思想工作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学生的思想素质有了实质的提高。2、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生存意识。(2)帮助学生能面临自身的发展与挑战,努力认识自我,欣赏自我,*自我。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合作、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品质。(3)及时发现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3、提升育人氛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只有对学生以榜样的示范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有效地将我们所倡导的优良道德风尚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素质。学校提出:全心全意为了学生是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可以使教育者的形象变得更为亲切和鲜明,成为受教育者爱慕和尊崇的榜样。4、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人的直观感觉,无形地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作用。对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事,起着渗透和暗示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环境造就人才”就是这个道理。健康优美的环境能造就出一批个性正常发展、人格健全、行为端正、品质良好的人。这说明健康的学校环境还依赖于学校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为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对校园各处的环境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进入校园——校训、教风、学风等宣传牌首先映入眼帘。“净”、“静”、“竞”、“敬”等大字布设于教学大楼门厅,廊道内激励性、警示性等方面标语几十余幅。与此同时,班级文化建设也富有特色,班内:班风、班训、“防微杜渐”名人名言等标语都进行了精心布置得体地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