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容的诗《划分》的赏析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5 13:5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6:19
陈敬容的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6:19
这是一首极美的诗,初读再读,终不厌倦。掩卷之余,似觉有潺潺流水,在心头缓缓淌过,时而安分静穆如处子,时而绚烂夺目如云霞。徜徉诗中的我如天地间的一份子,尽情享受着莱辛评价拉奥孔所拥有的那份“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雨是忧伤,是惆怅,是柔柔的千思万绪,是撩人的思想。雨后的黄昏,静谧、干净;闭上眼,青草香泥土味扑鼻而来;被淋洗过的天空是这般的纯洁,是那虔诚祈祷的少女上的披肩,印上生命的神圣。树叶上的雨滴儿映着新的绿,汇成一个流动的海;沐浴在这灵动的世界,那尘世的热意、那俗世的烦躁,从躯体里慢慢流出,化成那凉凉的山风一阵,吹着披肩的下摆,吹进我们的心底。
我们踩着欢快的节奏,一路小跑进槐树的怀抱。在一树一树的槐花下,我们十指相扣,闲等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猜想着那云的背后一定还有云飘过。等到无限好的夕阳渐渐隐退,夜的黑爬满天空;突然,那林梢间的一颗星,映入眼帘的唯一而美丽的光,闪闪烁烁,如生命的律动,温婉却也迷离。
有什么在时间里沉睡,带着假想的悲哀?那万家灯火里又有多少烦热的身躯,注定今夜无眠?生活的非易、人心的欲火都带着种种的虚妄,对于疲于奔赴人生的我们,雨后的今夜,飞去了什么,又有什么飞来?什么才是永恒?此情此景,犹似朱自清《匆匆》里的一段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们手握着手,心靠着心,溪水书写着我们的表情、我们的心事,它也在倾听,我们的世界和生命。当一只青蛙在草丛中跳跃,我们仿佛看见了大地的眼睛,那份深情与悸动,那份沧桑与沉浮,那份顽强与沉稳,那份静谧与淡然……都在这大地的眼睛里,深邃的大地的眼睛里。通过那双深深深无比的眼,生命横亘在眼前,就在这一刻,我仿佛悟透了这一沉重而又庄重的问题——生命,生命。
还记得《哈姆雷特》里那句震撼人心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生命的思考从来都是非易事。陈敬容实在是一个情感细腻到极致的女子,她把这沉甸甸的话题轻巧的融入钢琴曲般的文字里,如那曲《kiss the rain》,在黑键与白键,热情与柔情的交集里,感受生命的气息。雨后的黄昏,雨后的天空,雨后的树叶,雨后的云霞,雨后的你我,雨后的一切,都在这一刹那豁然开朗。一切都只是顺应自然的过程,一切都只是我们人生中的风景,那个流动的海会干涸,那颗闪烁的星会消失,那个黄昏会退去,那个黑夜会降临,那颗槐树会枯萎,那些假想的悲哀也都会过去……但是这些动态的更替并不会改变人生的本质,生命中的那些疑惑、困难、失意终会过去,人生本就是一种明净、安详、自然的姿态,我们要学会的是诚然坦然释然。
《庄子·逍遥游》有言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如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我想超脱于此神人的境界该是多么不易,逍遥于天地之间,神游于大千宇宙之中,顺应造化,宠辱偕忘。如此也就有同于陈敬容笔下的《雨后》,回归原始心态和本真情怀,以凝望而非参与的姿态来看待这个世界,体会什么才是生命的永恒。生命的真谛尽在这里,看懂了《雨后》,也就明白了生命的方向。
请原谅我以如此浅薄的文字抒写下此时此刻的情怀,假想雨后的我的感悟。谢谢陈敬容在我深处烦躁都市不能自拔之时,带来如此清新的空气,这雨后的清新明丽,恰似一场春雨的淡泊,空山新雨、曲径通幽、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