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7:5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56
已经知道有些人承受的东西是他人无力改变也无法体会的。唯一能做的是得到别人允许后,陪伴于此。跟你一起,试图感受你的感受。——柴静
“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矜持而冷静,炽热又坚定。柴静,一位外表柔弱的女性,一名内心热忱的新闻工作者。
倔强生长,逐梦同行
柴静出生在山西临汾,父亲从医,母亲执教,曾祖父曾是个秀才,可谓出生于书香门第,只是年少的柴静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憧憬,一门心思离家远行。
“走得那么急,头也不回,恨不得把过去全部抛掉。”
高考后,柴静到湖南长沙学习会计专业,然而她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电台主持人。大学期间,她从不曾忘记自己的梦想,并不断寻找实现梦想的机会。
三年后,柴静给当地著名主持人尚能写信道:“尚能也曾有梦,可否帮我成就梦想?”
正是这句话打动了尚能,他让柴静去面试。通过面试后,柴静终于走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主持之路。然而这条路并不是平坦大道,反而一路上布满荆棘。
非科班出身的柴静在工作中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她每天都带一沓稿子和磁带去做节目,甚至暑假也不回家。在简陋的出租屋里,一台CD机伴随她开始了职业生涯。
又是三年时光匆匆而过,柴静已经小有成就,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专栏作家。然而有些人注定不会为眼前的风景停留,就像年少时的她离家远去,22岁的柴静毅然决然辞去工作,赴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电视编辑本科。
就像她说的那样,“很想知道丰富的人生应该是什么状态”。于是她踏出舒适圈,朝着更广阔的天地出发。
自信、独立、沉稳、坚定,从一个懵懂少女到成熟主持人,从湖南卫视《新青年》到*电视台《*·时空连线》,在岁月的打磨下,柴静以一种锐不可当的速度飞快成长。
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
我想许多人对柴静最深刻的印象应当是在《北京“非典”阻击战》的拍摄中。
采访镜头前,救护车呼啸而过,一个瘦弱的身影紧随其后。她脸色苍白,看不到一点血色,却依然镇静地进行报导。惊心动魄的现场,摇晃的镜头、瘦弱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看到这一幕的每个人脑海中。
其实这并不是柴静的第一次新闻采访,一次偶然的机会,柴静被安排到喀什出差,到达目的地的柴静亲眼目睹了新闻现场,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什么是新闻。
在这次新疆大地震中,柴静看到倒塌校舍旁的两个小女孩,看到从废墟中走出来的老大爷,看到灾难中人力的无奈。之后她加入《新闻调查》,听制片人说要派人到非典现场进行采访时主动请缨。
因为她明白只有在一线,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才能感受到新闻的力量,才能将这力量传递给所有人。
于是她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冲在一线,七次面对面采访非典病人。她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冒死“进入非典病房的记者”。
“一个记者首先不是一个记者,而是一个人,只有你的内心先对别人袒露,才会得到别人的心灵,我希望自己永远都可以这样。”
然而作为一名记者,柴静的真情流露过于充沛。在许多次采访中她都带着浓烈的主观情感,对此她也有在反思,从李阳家暴事件到汶川地震,从工厂污染到华南虎事件,从药家鑫案到矿难现场,柴静的新闻也在朝着为大众呈现最真实的事件方向前进着。
十余年间,她始终奔走在一线,她在镜头下还原最真实的场景,在内心中怀揣最炽热的情感。
“采访不用来评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
她以自己独特的温柔与魅力,诠释着记者的责任与担当。
穹顶之下,非议不断
人们对于女性总是怀着深深地恶意,在柴静事业有成的同时,人们却在关注她的情感生活。
白岩松、邱启明、周云蓬、冯唐……很多人都和她传出过绯闻,甚至作家冯唐离婚时,网友们还将矛头对准了柴静,口诛笔伐说是她破坏了冯唐的婚姻。
对于外界媒体的种种猜测和报道,柴静始终缄默,她没有去回应,也不必去回应,从事了这么多年的媒体工作,她深谙其中之道,不作回应就是最好的发声。
2013年初,柴静与摄影师赵嘉结婚,她从一位知名新闻人转向做一名贤良的妻子、一个温柔的母亲。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也算是一个美满的结局,只是天不如人愿,柴静的女儿在未出生时就被查出患有肿瘤。爱女心切的柴静认为女儿遭受的磨难,和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关。
2015年,柴静用自己写书挣来的一百万稿费,投资拍摄了《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不惜投入全部身家,将自己对环境污染的感悟展现在纪录片中。
可是,《穹顶之下》上映仅仅七天时间就惨遭下架,有些人质疑柴静引用错误数据,该影片像一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烟花表演,绽放时光彩夺目、绚烂非凡,结束后却只剩满地灰烬,再无光芒。
这部影片对于柴静来说,是一场新闻理想主义者的献祭。她试图以一己之力引起更多人关注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却在重重打压下不得而终。
柴静做到了一个新闻人应该做的,她所做的甚至超越了一个社会普遍意义认可上的好人。然而她身上的光环太过耀眼,以至于一点点瑕疵都会成为污点。
或许是无心之失,又或许真的有私心,可柴静的出发点谁也无法否认。
“唯有完人才能向罪人扔石头。但是,完人是没有的。”
然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关注自己想看到的,并坚持认为自己的揣测就是事实,他们在屏幕背后指点江山、洋洋得意,现实中可能连北京雾霾是什么样都没有见过。
在朴实中看见生命的重量
除了是主持人、记者,柴静也写过书,在《看见》一书中,她讲述了自己在央视十年间的成长。
从对节目中事件的感悟写到与好友故事,她用最朴素的文字书写着世间的悲欢离合。以文字传递着一种平实稳重的力量。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柴静始终在向外走,用力舒展,挣脱蒙昧,倔强生长,肆意生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56
我还记得当初的那个柴静,她冲在一线的模样,令人记忆深刻,特别的优秀。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57
英雄的样子无论是过了多少年,我们都应该要。铭记牢记在心里,应以此为榜样。去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这是我们应该要做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58
我当然还记得她当时的模样,我觉得真的是太勇敢了,在这样的状况下,她还能够勇往直前,非常让人敬佩。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58
记得柴静,记得她的采访,也记得她写的那本书《看见》。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记者和主持人,我认为她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