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0:4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9:26
特点如下:
其一是凸显教材主旨。依据教材内容,师生共同确立一个概念主题(名词或语句),作为一节课的学习重点。这样既不脱离教材,又避免了对教材的依赖,可以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认知创新性。
其二是贴近生活实际。主旨、主题为师生教学确立了核心和切入点,但所谓的漫谈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在围绕主旨、主题过程中自由展开。
其三是避免虚浮热闹。为了深化、内化思想品德主旨与主题,在课堂的某些节点,比如问题的转换之际或激烈讨论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静下来,闭上眼睛,如放电影一样,回忆、沉淀刚才内容,并且冷静地想一想,自己到底赞成什么样的观点。
其四是激活学生情感。主题漫谈式教学,因为脱离了具体知识的“桎梏”,给人以抒发的自由,较容易激活学生的情感。
其五是强调知行合一,付诸实践性作业。思想品德课课改的方向,是摆脱纸上谈兵式的说教与文词默写式的评定所带来的弊端,强调知行合一,重点在行。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内心、规范言行并最终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社会人格。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认识到社会所倡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类社会真、善、美相统一的终极价值目标的指向是相吻合的,并能真正理解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价值。
这是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它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想学好它,掌握它,并用于指导人生,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思想品德是意识行为方面的,也是*道德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学校德育是中小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初中思想品德课急需怎样的改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9:26
特征有:凸显教材主旨、贴近生活实际、避免虚浮热闹、激活学生情感和强调知行合一,付诸实践性作业。
1、凸显教材主旨。依据教材内容,师生共同确立一个概念主题(名词或语句),作为一节课的学习重点。这样既不脱离教材,又避免了对教材的依赖,可以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认知创新性。
2、贴近生活实际。主旨、主题为师生教学确立了核心和切入点,但所谓的漫谈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在围绕主旨、主题过程中自由展开。实践中发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教学效果更好。这就要求课堂上要明确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所以师生漫谈中应当涉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3、避免虚浮热闹。为了深化、内化思想品德主旨与主题,在课堂的某些节点,比如问题的转换之际或激烈讨论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静下来,闭上眼睛,如放电影一样,回忆、沉淀刚才内容,并且冷静地想一想,自己到底赞成什么样的观点。这个短暂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激活学生情感。主题漫谈式教学,因为脱离了具体知识的“桎梏”,给人以抒发的自由,较容易激活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情感闸门一旦打开,他们的活泼个性及天真率性也随即而至。教师要善于捕捉随机性问题,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强调知行合一,付诸实践性作业。思想品德课课改的方向,是摆脱纸上谈兵式的说教与文词默写式的评定所带来的弊端,强调知行合一,重点在行。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内心、规范言行并最终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社会人格。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初中思想品德课急需怎样的改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9:27
"品德与生活"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方案中增设的面向小学低年级(1-2年级)学生的一门新的课程,这个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是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需要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提倡通过儿童的自主实践活动,学习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感地生活,有创意地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门新型的低年级课程,有其特定基本特性。
一、生活性
德育在学生课程中占时不少,晨会、思想品德课以及各类*活动都是德育的阵地。可是,教导出来的学生却常常出现口是行非、知行脱节的弊病。有些学生任教师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却依然“我心依旧”,所说所写与所做所为不一样,课上与课下不一样,校内与校外不一样。何故?我们的德育常常局限于课堂之上、学校之内,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是最主要的原因。
传统的德育往往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运用讲故事、念儿歌、演小品、观看录像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激发强烈的道德情感,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整堂课的教学都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一种灌输教育。这就给学生一种误导,认为上课就是上课,生活就是生活,完全是两码事。只要记住老师所讲的能应付考试就行了,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这样做,是没有人管的。这样,就出现了一些在课堂上和在生活中表现截然不同的“两面人”,把一部分原来天真活泼、喜欢学习的儿童,教育成怕进校门的学生。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要从小学低年级教育的任务谈起。
1.实现儿童由小学教育向正规学校教育的过渡
当学生走出幼儿园、走出家庭,进入小学,他们所面对的是正规的小学教育。这与幼儿园、家庭的学前教育无论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等都与正规学校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当学生走出幼儿园,或走出与学前教育相似的家庭教育时,他们面对的是正规的小学教育。要想让学生平和的过渡到小学,在班级授课模式下,学生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的严肃性是学生所不适应的,这是在学习方式上。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身体得到正常发育。因此,小学与学前教育不同。那么,怎样适应这个过度,如果不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那么学生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环境,会使学生一进校门就产生厌学情绪。从学生的发展规律来说,应该有个过度阶段。所以说,小学1-2年级应该是学生从学前教育向正规教育过度的关键阶段。那么怎样过度呢?
首先,是学习方式的阶段性延续。其次是学习内容上的衔接儿童从幼儿园来到学校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学前教育中,儿童的学习方式主要以游戏为主。因此,在学习方式上应继续保留,并相对的在时间上给予延续,使儿童能够适应从学前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过度。一到学校,学生就端端正正地听老师讲那些抽象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学习内容上也要考虑怎样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这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方式。因而,在小学低年级,应以活动作为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设置和实施源自于儿童生活的活动课程,将有助与儿童由学前教育向学校教育的顺利过度。
2.养成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初步的品德意识。
学会学习是现代培养人才一个重要的标志,学会学习是建立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昂的学习热情基础之上的,学生不仅要喜欢学习,同时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适应学校的学习习惯。这一学习习惯首先要在学校教育中开始培养,那就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关于生活习惯问题,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有一定的进行生活或生活准则的习惯了,所以有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德意识。
3.引导儿童热爱并适应学校的生活习惯。这是小学低年级教育的任务。应当说根据在我们国家原有的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社会课程、自然课等,在设计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品德教育在内容上陷于教条化,在方式上强调说教式。这种教育不仅违背了儿童道德观念的养成的基本规律,而且使儿童在此方面产生了厌烦甚恐惧的心理。事实上,生活是儿童良好品德形成的源泉,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不仅能为儿童的学习注入极大的乐趣,而且将使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的真切体验中逐渐形成。
“品德与生活”课程就是要突破了“思想品德课”的概念,它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接受德育的地点冲出了小课堂,走向了大社会,时间也不再局限于40分钟,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似乎在不经意之间,学生就受到了道德的熏陶和感染。课前,学生自己去观察、记录,使“品德与生活”课上所要讨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课上,学生讨论交流的是自己或他人亲身经历的事情、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想;课后,学生在劝一劝、问一问、写一写等活动中深化了道德认识,有关道德信念通过生活深深地镌刻在他们心中。
二、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是儿童的课程,而非*的课程。人文主义者强调课程不是与儿童相对立的、引起儿童反感或恐惧的课程,而应是能够引发儿童兴趣并能引导儿童自觉成长的课程。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和生活教育,都首先需要使儿童形成强烈的对规则或规范的情感认同,在此前提下儿童才能真正地将各种规则内化为素养并转化为自觉行为,任何的规则与规范不经儿童的情感认同都不可能真正地转化为儿童的素养。如:电视广告中,一个儿童看到妈妈在给奶奶洗脚时,孩子也给自己的妈妈端来一盆水说:"妈妈你洗脚吧"。还有一个广告大意是:妈妈出去找工作,孩子在给妈妈洗衣服。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些都是儿童的切身体验,情感的认同,而不是简单的说教。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生活在一起这个历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它扩大且启发经验,刺激并丰富想象,使我们负责言论和思想的准确、*真。"(杜威)"我们一开始生活就开始教育自己了。"(卢梭)也就是说,"品德之知"不同于"见闻之知",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并通过生活过程加以确证的实践之知,是一种"亲知",而不是"闻知"或"说知"。在此前提下儿童才能真正地将各种规则内化为素养并转化为自觉行为,任何的规则与规范不经儿童的情感认同都不可能真正地转化为儿童内在的素养。为此,课程设计应从儿童的情感需要和认知特点出发,使设计出的课程能够真正引发儿童的兴趣,并与儿童的生活保持零距离。长期以来,课程设计往往从*对儿童的需要出发,以*化的方式设计课程,设计出的课程与儿童的兴趣和认知特点相距甚远,这种课程对儿童来说是没有生气、僵硬、呆板的课程,它不仅会消退儿童的认知兴趣,更会打击儿童的学习情感,尤其会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相反的作用。基于此,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设计上坚持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尊重儿童权利,使课程在设计上坚持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尊重儿童权利,使课程对儿童自身具有意义等原则,构建了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课程。
“品德与生活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等都是开放性的,旨在努力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
1、开放的课程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三条主线,指导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品德与生活”的教科书不是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把社会上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活动内容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
2、开放的教学形式.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项活动来实现。可以说,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本课程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主要有讨论、调查、情景模拟、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教学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只有形式多样,充满童趣,愉悦童心,放飞童思,才能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同时,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3、开放的教学时空.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可以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这样,就给教师捕捉课题,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留有空间。同时,一项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有课前准备阶段,也可以有课后延伸活动,这是不受时间*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决定了我们应该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框,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观察,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到社会上去调查了解。总之,只要是教学活动的需要,哪里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课堂。
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中的“走进大自然”单元的四个主题,春天来了、我们和太阳做游戏、风儿吹呀吹、小苗快快长。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
4、开放的课程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评价功能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因此,它关注每个学生的活动过程,重视儿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重视儿童在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及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的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随着评价功能的转变,评价的方法也随之改变。本课程的评价采用灵活多样、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它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真实、细致地再现学生活动、发展的过程,如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儿童作品分析等。另外,评价的主体、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尺度也变得多样而灵活。在评价主体方面,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同时,让家长、学生、教师、其他有关人员等共同参与,使评价更民主。在评价角度方面,可以是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也可以是收集儿童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学生、家庭等各方面信息。在评价尺度上,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给每个孩子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探索的自信。
三、活动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内容包括教育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教育学生愉快、积极地生活,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教育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以上教学内容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呈现突出了活动性,而不是仅仅是课堂上的灌输。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来学习。教师角色就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主要的任务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各种组织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