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西为什么公厕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9 16:2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5:39
大城西的胚胎,是在现在的莫干山路、保俶路一带,虽然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是绝对的市中心了。但这一片是省直机构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改革开放后陆续重建或新建的高校、陆续迁杭或在杭重建的部委/央企院所的大本营,形成了“文教区”和“高新区”的雏形——这是后来“大城西”的基因。
现在一般所指的“城西”,指的是丰潭路以西。特别是楼市概念的狭义“城西”——所谓“老城西”。
这个地方以前是湿地。湿地一直延伸到杭大路一带,所以那边有“西溪路”,并且杭大被合并后叫“西溪校区”。
1983年的杭州,黄龙一带还是荒原一片
80年代开始,文教区和高新区的建设日渐侵蚀湿地的空间。但1992年的杭州城市规划,仍然以丰潭路为界,丰潭路以西被列为湿地保护区,当时叫做“古荡水乡旅游区”。
1992年杭州市总体规划修改补充图
但90年代房地产开发的大潮,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规划的红线。从丰潭路到紫金港路的广大地界上,成片商品房拔地而起。这一块区域成了杭州当时规模最大的连片商品房区域,因为当时买商品房的多是成功的私营业主和各类富裕人士,所以城西也就逐渐具备了“富人区”的面目。并且老城西靠近老的文教区(丰潭路以东,保俶路以西),承接了文教区优质中小学的溢出,加之很多高校教师也在老城西置业,因此这里的学区质量也属上乘。
并且,在那个城西大开发的热潮中,崛起了杭州楼市的品质标杆——绿城。
绿城早期的作品,丹桂,兰桂,紫桂,桂花城,都在丰潭路到紫金港路的这一片“老城西”区域里。
1995年的杭州,丰潭路以西开始出现连片的商品房住宅
到了21世纪初,那个“古荡水乡旅游区”已经被侵蚀得命垂一线,东边是房地产开发,西边是各种养猪场,到处是垃圾和污水,房地产开发的界限也不断西移。
这个时候,那个“苏东坡之后最伟大的杭州地方官”(陈文茜的说法)横空出世,叫停了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开发和养猪,以紫金港路为界限,拆空了西边的农居点和养猪场,最终打造出了蜚声中外的西溪湿地。后来,这个地方事实上成了半个杭州城的“*公园”——面积是纽约*公园的3.3倍。
秋日的西溪湿地
“一路向西”的野蛮扩张被遏制,老城西也逐步成为成熟的市区,并开始有资源的溢出。在老城西的北边,跨过余杭塘河,一个在房地产市场叫做“申花”的板块,伴随着浙大紫金港校区和大量省直单位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逐渐成为和老城区无缝对接的成熟区域,并且由于浙大和省直公务员的存在,申花直接移植、复制了西湖区最优秀的小学群体,这一带竟有了些“杭州的海淀区”的面目。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5:40
是一个问题,你可以向当地的有关部门去反映一下对吧?就是这个公厕的确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