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抓好工作落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1:4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22:50
一是要提高落实的认识,要时时刻刻想到落实,时时刻刻注意落实,只有如此工作才不会流于形式,落实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套话虚话。首先,必须转变畏难情绪。工作有难易,困难有大小。工作中,不仅要做简单的工作和容易的问题,更要用于处理复杂的工作和艰难的问题,克难攻坚,把工作和问题*地处理好。其次,必须转变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落实的是过程的热闹和轰动,剪剪彩、见见报、汇汇报、做做总结,殊不知,这些只是作秀、不为实绩,只造数据、不讲实效的形式主义,没有把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只求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
二是要明确责任,才能抓好落实。责任是对人生义务的勇敢担当,责任是对生活的积极接受;责任也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一个充满责任心的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因为这份承担而让生命更有力量。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明确责任抓落实须做到
“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推进工作落实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进取心、紧迫感和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二是强化责任分解。要推行重大工作目标责任制,哪个阶段要办什么事,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目标,谁来办,怎样办,都要落实清楚。既定的目标,要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三是强化责任考核。要把“盯住办、马上办”作为落实工作的信条,建立一整套抓落实的考核机制。
三是要健全机制,才能抓好落实。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规划、好的*、好的措施要付诸行动、取得成效,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首先要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机制,激励表彰从实事求是出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处理难题的干部,鞭策教育从官僚主义出发,坐机关、听汇报、发指示、做样子的干部。其次是要完善督查机制。加大督查力度,督查忽视科学发展、缺乏统筹考虑、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干部,褒奖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干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22:50
*同志曾经说过:“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由此可见,干部抓落实对于推动工作,如期完成工作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我们干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在我们相当一部分年青干部当中,特别是新提拔的年轻领导当中,怎样抓落实的难题,始终难以破解。通过对抓而不实和抓工作落实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就如何抓好工作落实,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抓工作落实中存在的几种不良现象 1、不会抓工作落实。突出表现在部分年轻领导干部、年轻干部和少数混日子的干部,不会抓工作落实。究其原因根本有两条:一是由于先天上性格软弱、理解能力差等因素,加之后天的不努力,导致工作能力难以胜任本职工作;二是不学习,不向书本学,不向别人学,不向实践学,导致人为造成的工作能力弱,不懂,不会抓工作落实。 2、不愿抓工作落实。主要表现在相当一部分没有进取心和工作责任心的干部当中。这种人在我们的干部当中占到总比例的60%以上。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以下几条:一是没有事业心、责任感。抱着得过且过,*不犯,纪律不乱,工作平淡,领导干看,工资慢慢涨,提拔没指望;二是怕吃苦,怕受累,既不“深入实际”,又不“身入工作”。工作走过场,搞形式;三是认为搞工作是给领导干,给某个人干,没有想到自己的“俸禄”,没有想到自己的“责任”。 3、不敢抓工作落实。主要表现在怕得罪人,怕因公结私仇,怕影响社会关系网,或因工作力度大,出现过失,影响个人的“进步”和饭碗。尤其是目前乡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国家某些*在执行过程中的“右倾”,使某些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事己关己,避之百里”,“脚踩西瓜皮,两手抹稀泥,能抹就抹,能滑就滑”。这主要体现在少数“有头脑”或“滑头”干部身上。 二、抓好工作落实的几种方法。 1、多学习,解决抓工作落实的本领和能力问题。学习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学习是生活的第一需要。通过学习党的各项方针*,领会其精神,以便更好的、准确地、全面予以贯彻落实;学习农村产业发展实用技术,以便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学习法律法规,以便更好的依法行政,有效保护自己,推动工作;学习岗位技能,以便熟练完成本职工作;学习文明礼仪,以便更好地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学习他人工作方法和为人处事之道,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更好、更成功地做人。学习的途径,则是向书本学,向媒体学,向他人学、向实践学、向自己学(总结经验教训)为主。学习增强本领,学习提高水平,学习增强能力。 2、多调研,解决抓工作落实的客观性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深入现场,深入群众,深入事物内部,细致的调查,知民情,解*,弄清事实*和存在问题的内在和外在联系。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和途径,以及应急和弥补的方案。不调查,不研究,务必会形成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最终影响工作,甚至酿成严重后果,遗憾终生。 3、多思考,解决抓工作落实科学性的问题。思考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工作中,尤其是做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工作纷繁复杂,头绪凌乱,执行*多,执行难度大。工作对象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在*职能转换,群众思想“调台”的过渡期,老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干部是公仆,百姓是上宾。面对这种工作环境的局面,怎样用足用活*,怎样用最有效的办法,高节奏,快速度,高效益的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在开展每项工作的全过程中,不断地思索、研究,找办法,寻途径,纠偏差。 4、多实践,解决抓工作落实出实绩的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积累经验的主要途径,实践也是出实绩的唯一途径。我们所学的工作方法,书本知识,总结的经验教训,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运用,才能得到检验和印证。各种经验的来源也只能存在于实践活动中,主观幻想和做梦,都是不可能的。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不亲自去说,亲自写,亲自干,工作成绩永远都是零或都是属于别人的。敢于、勇于、善于实践,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不竭的源泉。实践必须要具备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吃亏的精神。怕苦怕累不愿实践,怕背憨怕吃亏不想实践,怕出问题怕得罪人不敢实践,都是不可能取得工作实绩的。实践出真知,实践出实绩。 5、多害怕,解决抓工作落实的责任心问题。我们干部之所以出现作风飘浮,工作落而不实的问题,关键是没有工作责任心。没有工作责任心的根源在于干部不知道害怕。不知道工作失误,不知道会被党纪处分、会被绳之以法,影响*前途,影响经济收入。不知道害怕,一是因为本人没有吃过亏;二是侥幸心理,总以为别人的下场,自己不会碰上;三是单位制度坚持不好,有误不纠或有错轻纠,致使某些人不畏法纪和制度。四是不知道一份工作来之不易,不珍惜现在的工作。干部在工作中,一旦知道害怕,责任心就增强,责任心强了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干好每件事。这样,工作落实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6、多总结,解决抓工作落实中指导性的问题。我们做每件事,每项工作,都要搞一个回头望,梳理一下整个工作的过程。在梳理中,寻找成功的方法,查找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工作总结。总结的目的,就是找经验查教训,以便更好的指导以后的类似性工作,扬长避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再把总结出来的经验,用于指导今后的工作,同时在今后的实践中得以检验。通过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的反复循环,使自己总结的成果不断得到印证和检验,又得到不断的升华和完善。 总之,抓好工作落实,是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的真实体现,也是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是前提,是基础,是保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22:51
“落实”的最初解释是“结出果实”,北周庾信的《枯树赋》:“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后有贯彻,安稳,踏实,确定,切实等意思。在现实当中,有很多好的规划、好的*、好的措施,因为没有迅速抓落实而成了一纸空话。而如何抓好落实,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提高落实的认识,要时时刻刻想到落实,时时刻刻注意落实,只有如此工作才不会流于形式,落实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套话虚话。首先,必须转变畏难情绪。工作有难易,困难有大小。工作中,不仅要做简单的工作和容易的问题,更要用于处理复杂的工作和艰难的问题,克难攻坚,把工作和问题*地处理好。其次,必须转变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落实的是过程的热闹和轰动,剪剪彩、见见报、汇汇报、做做总结,殊不知,这些只是作秀、不为实绩,只造数据、不讲实效的形式主义,没有把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只求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
二是要明确责任,才能抓好落实。责任是对人生义务的勇敢担当,责任是对生活的积极接受;责任也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一个充满责任心的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因为这份承担而让生命更有力量。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明确责任抓落实须做到
“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推进工作落实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进取心、紧迫感和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二是强化责任分解。要推行重大工作目标责任制,哪个阶段要办什么事,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目标,谁来办,怎样办,都要落实清楚。既定的目标,要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三是强化责任考核。要把“盯住办、马上办”作为落实工作的信条,建立一整套抓落实的考核机制。
三是要健全机制,才能抓好落实。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规划、好的*、好的措施要付诸行动、取得成效,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首先要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机制,激励表彰从实事求是出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处理难题的干部,鞭策教育从官僚主义出发,坐机关、听汇报、发指示、做样子的干部。其次是要完善督查机制。加大督查力度,督查忽视科学发展、缺乏统筹考虑、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干部,褒奖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干部。